第三十二章 神奇的排查法
许洋听石修这样说,立刻挺直身子,大声说了是,随后又笑着说道:
“石局,我知道这个案子对春城的影响。您放心,我们就算是不吃饭、不睡觉,也得把这件事给整透亮了。”
石修站起身来,满意地向许洋点了点头,随后又对众人说道:
“那大伙儿就各忙各的吧,我等着你们打了胜仗的好消息。”
众人闻言亦是内心鼓舞,异口同声地答是。稍顷,在送石修离开后,许洋又让赵浩将屋门关上,在让队员坐下后,这才说道:
“石局刚刚的话大伙儿可都听到了,这案子咱们跟了这么久,接下来到了真正考验能力的时候了。我看不如就趁今天这个机会,好好议一议,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突破口。”
队员们听到这话,全都紧锁双眉,一言不发,室内的气氛瞬间凝固。
张杰等了一会儿,见大伙儿仍是一个个的愁眉苦脸,便起身说道:
“你们这是怎么了,平时一个个舞舞玄玄、叫了扎欢(东北话:形容人调皮捣蛋),这一到干活儿怎么就跟霜打的茄子似的蔫了,这也不是做事的风格啊?”
赵浩坐在张杰的旁边,正凝神思索着接下来的破案方向,听到这话,立刻说道:
“杰哥,我们是找不准方向。你是副队,又办过那么多的案子,不如先说说?”
“说说就说说。”张杰瞪了赵浩一眼,“洋哥,要我说,陈警官已经有犯罪嫌疑人大概的形象轮廓,咱们就还从指纹和走路的姿势入手,现在关键是不知道那人长得模样,要是有视频就好了。”
说到这里,他不禁叹了口气。
钱辉摆了摆手:“张杰说得是一方面,不过想要查清楚谈何容易?不是我泼冷水,这指纹和长短腿在咱们春城至少就得有万八千人,况且你也不知道这人到底是本地的还是外地的。要是本地的还好说,外地的这些天早就跑了,那这样无疑就成了大海捞针,一丁点儿准头也没有。”
众人听到这话,全都垂头丧气了起来。
赵浩看了一眼许洋,见对方此刻正看着自己,便也说道:
“洋哥,说实话,自打进了警队,穿上这身衣服,咱们就没怕过任何事情。苦啊,累啊,都是小事,关键是不能没有方向。刚刚杰哥和辉哥说得都有道理,面对那么多人,咱们的确就成了无头苍蝇,只能胡乱撞,也不知道到底啥时候才能是个头。”
说完,他一脸无奈地摇了摇头。
其他人听到赵浩的话也全都交头接耳低声议论起来,看得出来,他们也有同样的顾虑。
“大伙儿静一静。”
许洋边向队员摆手,示意安静下来,边看向静静地坐在一旁的陈翔,
“陈警官,赵浩的话你都听到了,有没有什么好法子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我觉得赵浩有顾虑是对的,咱们的确不能围山打牛。”
陈翔看了一眼不远处的赵浩,对许洋说道,
“许队,不知道你们春城市局以前除了法医解剖化验,有没有用过其他的生物鉴定?譬如说DNA排查法?”
众人听到这话,脸上不约而同露出惊讶地神情,春城由于地处东北,位置相对偏僻,信息也较为闭塞。尽管这几年在省市委领导的大力推动下经济带动着城市面貌有了极大的提升,可像DNA这样的先进技术却仍只能是从专业典籍上看到,至于实际工作中确是从未使用过。
陈翔见许洋一脸讶异地看着自己,便起身来到其身旁,站定后对众人说道:
“我这次来春城随身带了一些仪器,前两天,又让滨州的同事邮寄来了一些设备,为的就是应对不时之需。现在看来,也的确是该启用的时候了。”
张杰以前也曾在书上看到过DNA排查法的相关记录,此刻听陈翔这样说,立刻站起身来好奇地问道:
“陈警官,我以前也曾经看到过相关内容,说DNA排查像是变魔术,事实上真有那么神奇?”
听到这话,警员们又忍不住议论起来。
陈翔微微一笑,和许洋对视一眼,风趣地说道:“神奇不神奇我可说不好,但是能够缩小排查范围倒是真的。你们应该都听说过祝县太婆被杀案吧?那个就是我协助当地刑侦部门办的,当时使用的就是DNA排查法。”
许洋等人听到这话全都一怔,与此同时,心中同时生出了对陈翔的无限敬意。
随着国家法治力度的日益加大,大多数地区的治安局面都呈现出了良好的态势,但仍有一些性质极其恶劣的案件发生,祝县太婆被杀案就是其中之一。
祝县贾家坡是位于中原省的一个偏僻山村,村里大约有二百多户人家,贾姓占了百分之九十。
这天,位于村东头的独居老人贾桂梅被发现惨死家中,由于死者已经九十五岁,因此起初家属和村人并没有对死因当回事,只是单纯地认为其为自然死亡,属喜丧。直到要将尸体放进棺材时,这才发现死者的头部渗出鲜血,于是立刻向警方报案。
“祝县公安局接到报警,迅速派人赶到现场进行勘察和尸检。”
回忆当时的情形,陈翔的表情分外凝重,
“奇怪的是,警方竟然从死者身体里提取到了。”
“?!”许洋震惊地说道,“九十多岁的老人早就应该没有那方面的事情了吧?难道是先奸后杀?”
“先奸后杀?!”赵浩一吐舌头,“这也太重口味了吧?”
“是啊。”陈翔苦笑着说道,“最开始警方也以为搞错了,这完全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可后来又经过两轮化验,仍是同样的结果,于是便给案子定了性。”
在做完定性后,祝县公安人员立刻投入到犯罪嫌疑人的搜捕当中,起初他们认为犯罪嫌疑人应该是40岁以上的同村单身男子,可经过走访调查,却发现没有一个人有作案的可能性。就这样,辗辗转转,距离案发过去了9个多月,却仍是一丁点儿眉目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