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棋子

2025-08-24 1644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常务副省长张涛的办公室里,烟雾缭绕。他捏着省委组织部退回的那份提名材料,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窗外的省政府大院静悄悄的,却掩不住他心头的火气——方振邦没被按住,反而成了主持县委工作的“实际当家人”,这让他如鲠在喉。

“张省长,青溪那边刚报来消息,方振邦己经开始主持县委常委会了,头一件事就是把园区扩产计划提上日程,军方的人昨天还去调研了。”秘书低着头,小心翼翼地汇报。

张涛猛地把材料摔在桌上:“他倒真敢干!没拿到书记的名分,就敢动这么大的动作?”

“听说……是省委组织部的补充通知里明确了‘全面工作权限’。”秘书的声音更低了。

张涛冷笑一声,眼里闪过一丝阴狠:“权限?没有名分,再大的权限也是虚的。我倒要看看,他能撑多久。”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份简历,推到秘书面前,“把这个人的材料报给省委组织部,就说青溪需要懂技术、能协调的干部主持大局,我看他挺合适。”

简历上的人名叫赵伟,是省科技厅的一个副处长,留洋博士,主攻材料学,表面看确实是“技术干部”,与方振邦的背景有些相似。但只有张涛知道,这人是他远房外甥,最擅长的不是搞技术,而是依附关系、钻营算计。

“让他去青溪当县委书记?”秘书愣了一下,“他没有基层工作经验啊。”

“要的就是他没经验。”张涛嘴角勾起一抹算计的笑,“方振邦不是自诩技术权威吗?派个‘同门’过去,既能堵住别人的嘴,又能让赵伟盯着他。一个懂技术的书记,一个主持工作的县长,哼,我看他们怎么拧成一股绳。”

他要的不是青溪发展,而是让方振邦如芒在背——赵伟只要在项目上挑点技术毛病,在班子里搞点小动作,就能让方振邦疲于应付,根本没精力推进项目。这比首接打压更阴,也更能报上次被“顶撞”的一箭之仇。

赵伟的提名材料报上去时,果然引起了不少议论。有人说“专业对口”,适合青溪的园区项目;也有人质疑“缺乏基层历练”,担心他接不住摊子。但在张涛的运作下,反对声很快被压了下去,省委组织部的考察组甚至没去青溪实地调研,就草草通过了初步审核。

消息传到青溪,方振邦正在车间和林薇讨论新型合金的配方。听到赵伟的名字和背景时,他搅拌溶液的手顿了一下。

“留洋博士,材料学专家?”林薇看着手机上的简历,眉头微蹙,“这时候派个‘技术干部’来当书记,怎么看都像是冲你来的。”

“是冲项目来的。”方振邦把溶液倒进模具,语气平静,“张副省长这是想釜底抽薪啊——用一个懂技术的‘自己人’,既名正言顺,又能随时给项目使绊子。”

“那怎么办?真让他来?”

“来就来呗。”方振邦笑了笑,擦了擦溅到手上的溶液,“技术这东西,骗不了人。他要是真懂材料,能为项目提建议,我欢迎;要是想靠技术幌子搞小动作,那他找错地方了。”

他走到窗边,望着园区里正在安装的新设备:“咱们的铸件下个月就要通过军方验收,生产线一启动,就是最好的‘挡箭牌’。他想制衡我,也得看看这项目答应不答应。”

林薇看着他笃定的侧脸,心里踏实了不少。她想起国安局那位前辈的话——“项目在,阵地就在”,现在看来,确实如此。

几天后,赵伟带着行李来到青溪,县委大院里放了鞭炮,场面搞得很热闹。他穿着笔挺的西装,戴着金丝眼镜,对着迎接的干部们侃侃而谈,从纳米材料讲到国际前沿,听起来头头是道。

周明远留下的办公室被重新粉刷过,赵伟坐在原本属于周明远的椅子上,看着窗外的园区方向,嘴角露出一丝志在必得的笑。他来之前,张涛特意交代:“不用急着动手,先熟悉情况,抓住方振邦的技术漏洞,一击致命。”

而此时的车间里,方振邦正和工人们一起,将第一批军用铸件打包。金属的冷光映在他脸上,眼神专注而坚定。他知道,新的较量己经开始,但只要他守住技术的底线、项目的根本,就不怕任何明枪暗箭。

青溪的风,又开始带着一丝看不见的硝烟。但这一次,方振邦的心里,比任何时候都更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