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提名

2025-08-24 1506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市委书记张启明刚放下批阅文件的笔,桌上的电话就响了,来电显示是省委宣传部部长李正明。他心里一动,最近省里的关注点都在青溪案上,李部长这通电话怕是与此有关。

“张书记,忙呢?”李正明的声音带着笑意,听不出太多情绪。

“刚忙完手头这点事,李部长有指示?”张启明语气恭敬。

“指示谈不上,就是听说省纪委的专案组在青溪有大动作啊。”李正明话锋一转,“周明远和王军都被带走了?”

“是,证据确凿,己经移交司法了。”张启明简洁回应,等着对方的下文。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传来翻文件的声音,随后李正明慢悠悠地说:“青溪是个好地方,不能因为几颗老鼠屎就耽误了发展。你们县委会的班子,现在得赶紧补起来啊。县委书记的人选,有眉目了吗?”

张启明心里咯噔一下——这才是正题。他还没来得及考虑人选,李部长却主动提起,显然是有想法了。“正在酝酿,还没最终定,打算从几个副书记里挑一挑,确保平稳过渡。”

“平稳过渡是对的,但也得看人选能不能扛事啊。”李正明笑了起来,“我倒是有个想法——你们那个方振邦县长,怎么样?”

张启明愣住了,握着听筒的手紧了紧:“方县长?他刚提县长没多久,这首接上县委书记,是不是……太快了点?按惯例,至少得历练几年……”

“惯例是死的,人是活的。”李正明打断他,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青溪现在的核心是园区项目,那是国家盯着的大事。谁能稳住项目、推进项目,谁就该当这个家。周明远他们折腾了这么久,不就是想把方振邦挤走吗?现在把他推上去,既是对实干者的肯定,也是给项目上了双保险。”

张启明沉默了。他不得不承认,李部长说得有道理。方振邦在青溪的根基虽然不深,但威望是实打实拼出来的——顶住压力搞科研,护住项目保成果,连村民都知道“方县长是干实事的”。让他当县委书记,确实能最大限度保证园区不受干扰。

“而且啊,”李正明的声音缓和了些,“方振邦是技术出身,懂产业、懂项目,这正是现在青溪最需要的。那些只会搞弯弯绕绕的,咱们不缺。缺的是能带着老百姓干成事的实干家。”

张启明想起方振邦在常务副省长面前据理力争的样子,想起他通宵守在车间盯着铸件出炉的背影,心里渐渐有了答案。“李部长说得对,是该打破惯例,让能者上。”

“这就对了嘛。”李正明的语气轻松起来,“当然,最终还是你们市委研究决定,我只是提个参考意见。记住,青溪的项目不能停,人心不能散,方振邦要是能稳住局面,将来的舞台可不止一个青溪。”

挂了电话,张启明靠在椅背上,长长舒了口气。他拿起内线电话,拨给组织部长:“通知常委会成员,下午三点开会,议题是青溪县委书记人选……对,把方振邦同志的履历准备好。”

窗外的阳光正好,透过树叶洒在办公桌上,像落了一地碎金。张启明看着桌上那份园区最新的进展报告,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让搞技术的人主政,或许正是青溪破局的关键。规矩是用来守正的,不是用来束缚干事的。

而此时的青溪园区,方振邦正和林薇在实验室里核对数据。手机响了,是市委办的电话,通知他下午去市委参加会议,具体议题没说。

“是好事还是坏事?”林薇抬头问,眼里带着关切。

方振邦笑了笑,把数据保存好:“不管好坏,去了就知道。反正咱们的铸件明天要送军方验收,这才是眼下最要紧的事。”

他不知道,一场关乎青溪未来的人事变动,正因为他的实干与担当,悄然酝酿。而他即将接过的,不仅是一个县委书记的头衔,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带着青溪走出阴霾,让科技的光芒照亮这片曾经被算计笼罩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