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3章 爱走不走

2025-08-22 2384字 5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第1453章 爱走不走

李恪闻言,眉头微皱,随即又舒展开来,笑道:“先生这是何意?莫非半月之内都不且出行?”

“风雨无常罢了。”李淳风笑呵呵地看着李恪,“殿下且放宽心,不过是些微末小事罢了。”

李恪想不出什么样的微末小事能阻挡他的行程。

他都已经进宫跟母亲辞过行了,原打算明天早朝的时候换取通关文牒,最迟后天也该离京而去了。

再说饯行酒都喝了,哪有赖着不走的道理?三爷也不是那么拖泥带水的人啊。

“若只是风雨,倒也无妨。”李恪不怕天气不好,好天气他就骑马,坏天气他就坐车,左右委屈不着他。

他就怕会有人祸,一双眼睛紧盯着李淳风,试图从他脸上寻出些端倪。

李淳风只是淡然地笑着,并没有多说一个字。

李恪见他不肯说,便放下心来,料他也不会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真要是算出了什么大凶之兆,他不会不说的。

李恪的心放下来了,李承乾的心却悬起来了。

李承乾抻长了脖子,望向臣子们的席面,一个一个扫过去,也没看到大理寺的人。

前世也是李祐给李恪设宴饯行,宴席散后大理寺寺丞刘明就被人打死在了府衙门前。

刘明的死牵连到了李泰、李恪,更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李承乾清晰地记得那天早朝的时候,是他授意刘明诬告李泰,然后他大骂刘明,做戏给父皇,想让父皇觉得自己是个好太子、好兄长,能对自己有所改观。

杀害刘明的凶手当场被陆清给抓了个现行,经审讯他招认是受东宫指使。

其实李承乾也是在刘明死了以后,才知道他被害的事的,真正杀刘明的人是秦胜,李承乾为了保护秦胜就默不作声地认了。

前世的事太过久远了,过去了就过去了,不要再去想了,今世不会再重演这样的闹剧了。

这一世李承乾不可能安排任何人去诬告李泰了,更不可能纵容任何人杀害朝廷命官。

那会是什么事阻挡李恪的行程呢?李承乾收回目光,悄悄地打量了李恪一番。

想不出就不去想,猜不到就不再猜,他的风雨他自己扛吧,只要不牵连到我和惠褒就好。

“风雨?”李治歪着小脑袋,眯着小眼睛,看着李泰说道:“这时候不可能下雨,那就是风喽,得多大的风能挡住三哥赶路啊。”

“八级风。”李泰没好气地瞪了李治一眼,又小声叮嘱道:“吃你的,别乱说话。”

“哼。”李治不服气地一扭头,看着李淳风问道:“八级风是多大的风?”

被世人奉为神仙一流的人物,居然被一个刚刚九岁的孩子给问住了。

李淳风最近正在研究怎么给风定级,心里只有一个模糊不清的想法,还没想到具体的分级方案,找不到一个标准来给风定量。

像细风、微风、柔风、轻风、和风、小风、软风、缓风、徐风,给人的感觉就是风很小;

像大风、狂风、暴风、飓风,给人的感觉就是风很大,风力大小的区别一点都不明显。

风要是真能分成一二三四级就好了,只是不知道魏王殿下是顺口一说,还真的懂得给风定级。

李淳风微微一笑,刚要开口向李泰请教,李泰咬牙切齿地对李治说道:“八级风能把你卷到房顶上去。”

“真的?”李治小眼睛冒光地追问道:“那十级风呢?”

“十级风房子都吹倒。”

“啊!”李治小手赶紧把嘴捂上,然后又兴奋地问道:“那一百级风呢?”

“恭喜你。”李泰漫不经心地拿起一块精致的糕点塞进李治的嘴里,“又回到混沌未分的世界了。”

李治嘴里塞满了点心,两腮鼓鼓的像只小松鼠,却仍扯着李泰的袖子“呜呜”个不停,显然有满肚子话要说。

“别说话,当心噎着。”李泰无奈地轻拍他的背,转头对李恪温声道:“先生既然说半月之内没有好日子,三哥就不必急着走了。”

李恪修长的手指轻轻着茶盏边缘,幽幽的一声轻叹,“诸王离京的日子定在半月后,父皇要亲自送行,我总该在他们之前启程。”

他话说得含蓄,但在场几人都明白其中深意。

这次就藩的亲王多是高祖所出,唯有李恪是今上嫡子。

若等其他叔伯都离京后他才动身,落在有心人眼里,难免要议论圣上厚此薄彼——先皇的儿子都打发走了,自己的骨肉却迟迟不肯放行。

“他们走他们的,只要你想留,谁会赶你不成?”

李承乾真的想让李恪留下,李恪去封地一路上都是刀光剑影,这和他什么时候启程一点关系都没有。

李恪到了安陆,那日子过得也是提心吊胆的,他若是留在京中,天子的眼皮子底下,他怎么也能更安全些。

“多谢皇兄厚爱。”李恪着实未曾料到李承乾竟会出言挽留自己。

他唇角噙着一抹温润笑意,缓缓说道:“有四弟、五弟在京中陪伴皇兄,尽手足之谊,我倒少了许多牵挂,心里踏实得多了。”

李恪这番话,当真是极会拿捏分寸。

李承乾好心留他,他想走不说他想走,说什么四弟、五弟俱在京中。

意思是他俩都不走,我就没法不走了,想让我留下,那除非他俩走一个。

李祐为了留在京城,不惜装病数月;李泰宁愿自请削爵,也要留在长安。

李承乾能为了留李恪,赶李泰走吗?纯属是做白日梦呢。

至于说赶李祐走,那也是不可能的,李承乾只是不介意李恪留下,并非是一定要李恪留下。

李恪自然心知肚明,方才那番话明里暗里都在挤兑李泰。

至于捎带上李祐,不过是场面上的周全罢了。

宴会进行到下午才散,在齐王府门口,李承乾走在最前面,李泰拉着李治走在左面,李祐和李恪并肩走在右面。

李承乾看一眼李治,见他没有过来的意思,便自己上了车。

李恪和李祐上前和李承乾话别,李承乾扒着轿帘和他们说着话,眼角余光瞥到李泰正和李淳风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