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温叙的坚守

2025-08-23 4151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苏珞刚走没多久,温叙从宴会厅外进来,手里拿着苏总落下的平板——刚才苏珞急着去见张市长,把这宝贝疙瘩忘在了座位上。他正想找机会还给纪砚深,却被沈旭一把拉住。

“温大助理,”沈旭笑得不怀好意,“你家老板这刚结婚就忙得脚不沾地,就没跟你抱怨过纪总?”

温叙推了推眼镜,语气一本正经:“苏总只关心项目进度和技术参数,私人话题不在我的工作范畴。”

陆泽凑过来,挑眉道:“那你总该知道,她对纪总送前女友出国那事,到底啥想法吧?我们赌了五杯酒呢。”

“纪总送唐小姐那天,苏总签完法兰克福的协议,连夜改了三个技术方案。”温叙答得滴水不漏,“她说,‘处理情绪的时间,不如用来优化算法’。”

这话一出,几个大男人都愣了愣。顾明远摸着下巴笑了:“行啊,这格局,比我们想象的大。”

“不止呢,”温叙像是想起什么,补充道,“刚才在台上,苏总提到的芯片封装合作,特意让我把纪氏的欧洲渠道数据附进去,说‘既然是合作伙伴,资源共享是基本礼仪’。”

沈旭撞了撞纪砚深的胳膊,挤眉弄眼:“听见没?人家助理都比你懂‘合作’二字。”

纪砚深没接话,接过温叙递来的平板——屏幕还亮着,停留在苏氏研发部的项目进度表上,其中一个芯片材料研发项旁边,用红笔标了行小字:“可与纪氏实验室共享光谱分析数据”。

温叙完成任务,礼貌颔首:“那我先回去了,苏总明天的日程表还没核对完。”

看着他快步离开的背影,陆泽忍不住笑:“连助理都跟老板一个画风,务实得没边。”

纪砚深着平板边缘,忽然道:“把欧洲分销商的最终名单发我一份,明天让法务部加个加急。”

沈旭挑眉:“这就上道了?”

他没应声,只是指尖在屏幕上轻轻点了下,把那个标红的共享项,设成了星标。

温叙刚走到宴会厅门口,沈旭的声音就追了过来:“温助理留步。”

温叙停下脚步回头,看见沈旭他们几个走过来,脸上都带着点探究的笑意。

“问个事儿,”陆泽开门见山,语气里带着真切的好奇,“像你这样的助理,到底得往哪找?我们公司那几个,端茶倒水都能出错,更别说记老板的胃药和行程了。”

顾明远跟着点头:“可不是嘛,上次让助理订个跨洋会议,时区都能搞混,差点让我在视频里跟合作方鸡同鸭讲。你这细致程度,简首是助理界的天花板。”

温叙推了推眼镜,语气依旧平稳:“苏总对工作效率要求高,跟着她久了,自然知道该提前准备什么。”他顿了顿,补充道,“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无非是把‘预判’变成习惯——比如知道她胃不好,就常备温水和胃药;知道她开会喜欢用原始数据说话,就提前把资料分类归档。”

沈旭摸着下巴笑:“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啊。我们公司招助理,简历筛了一箩筐,面试时说得天花乱坠,真上手了,连老板喝美式还是拿铁都记不住。”

“可能……得看契合度吧。”温叙想了想,“苏总的工作节奏快,逻辑缜密,助理必须跟上她的思路,甚至比她多想一步。比如她提一句‘要去法兰克福’,我就得立刻把当地合作方的背景、天气、甚至会议室的投影设备型号都查清楚。”

纪砚深在旁边听着,忽然想起苏珞登机前给他发的航班信息,附带的那份分销商评估报告里,连欧洲当地的物流时效都标注得清清楚楚——原来背后是这样的“预判”在支撑。

“所以结论是,找不到?”陆泽故作夸张地叹气,“那我们只能羡慕苏总了?”

温叙微微颔首,算是默认:“苏总常说,工作伙伴就像拼图,得严丝合缝才行。缘分到了,自然就遇到了。”

他说完,礼貌道别后转身离开,背影依旧挺拔利落。

看着他走远,沈旭啧了声:“听听,连说个话都跟苏珞一个调调,全是‘工作逻辑’。看来这种助理,还真不是花钱能挖来的,得靠‘培养’和‘磨合’。”

纪砚深没接话,目光落在刚才温叙放胃药的位置,药盒小巧精致,和苏珞的风格一样,实用又不失细节。他忽然拿起手机,给人事总监发了条消息:“把公司所有助理的考核标准,按温叙的工作范畴,重新修订一份。”

沈旭凑过来看见,挑眉笑:“怎么?想批量复制?我劝你省省,这种‘定制款’,复制不来的。”

纪砚深收起手机,没理他,只是端起酒杯喝了一口。窗外的霓虹映在杯壁上,晃出细碎的光,像在提醒他——这场和苏珞的“合作”,要学的东西,似乎比想象中多得多。

宴会厅的水晶灯暗了一半,残余的光落在空了大半的餐桌上,杯盘碰撞的轻响渐渐稀了。陆泽转着手里的空酒杯,忽然看向温叙刚离开的位置:“说真的,温叙对苏珞那股子上心,细得让人发慌。”

顾明远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桌上还留着半杯温水,杯壁上凝着薄薄的水珠——是苏珞刚才没喝完的,温叙走前特意把杯子往她座位里推了推,杯柄朝着她习惯的角度。

“上周暴雨,苏珞在公司加班到凌晨,”顾明远忽然开口,“我路过苏氏楼下,看见温叙站在大堂门口,手里撑着把黑伞,另一只胳膊夹着件厚外套。雨那么大,他裤脚全湿了,却把伞和外套护得滴水未沾。后来才知道,苏珞怕黑,他守在那儿,是怕她下班时看见空荡的大堂会慌。”

陆泽啧了声:“这也太……”

“西年前的事了。”沈旭的声音忽然插进来,比平时低了些。他指尖在桌沿划了道浅痕,像在描摹某个模糊的轮廓,“那天是苏珞高考最后一门,考完出来就能拿到准考证。她哥23岁,刚在国外签完合同,特意飞回来接她,说要带她去吃城南那家草莓蛋糕——苏珞从小爱吃,她哥每次回国都记得。”

空气静了静,只有远处服务员收拾餐具的轻响。

“车开到考场附近的十字路口,被一辆闯红灯的货车撞了。”沈旭的声音很平,像在说别人的故事,“交警后来在他哥的随身包里,找到了给苏珞买的草莓蛋糕,盒子都撞变形了,蛋糕却没散,奶油上的草莓还红得发亮。”

顾明远哦了一声,恍然想起温叙上周给苏珞订的蛋糕,奶油上的草莓摆得整整齐齐,和他在苏家旧照片里看到的、苏珞哥哥送的那个,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温叙是她哥的学弟,辩论赛上被虐过,却把她哥当成偶像。”沈旭继续说,“她哥走后的头七,温叙抱着个笔记本找到苏珞。那本子是她哥的,扉页写着‘吾妹珞珞’,里面记着:芒果过敏,草莓要挑带绿叶的;怕黑,雷雨天得开小夜灯;背书时爱啃指甲,得备着软糖……最后一页,是她哥写的高考后计划,列到‘带珞珞去拍兄妹照’就断了。”

“温叙当时红着眼圈,说‘学长总跟我讲,你是他的小尾巴,甩都甩不掉。以后我当你的尾巴,行吗’?”沈旭端起水杯,喝了一口,“这尾巴一当,就是西年。苏珞上大学,他每周三去送汤,汤谱是她哥记在本子里的;苏珞进苏氏,他辞了研究所的offer来当助理,说‘学长以前画的苏氏蓝图,我得帮他盯着实现’。”

陆泽想起温叙手机屏保,是张辩论赛合影,中间的年轻人笑得耀眼,正是23岁的苏珞哥哥;旁边的温叙穿着队服,眼神亮得像有光。他忽然明白,为什么温叙看苏珞时,眼神里总带着点小心翼翼的疼惜——那是透过她,在看另一个永远停留在23岁的人。

“所以他单身,”顾明远轻声说,“不是不想,是心里的位置,早被一个承诺占满了。”

沈旭看向纪砚深,刚才的调侃全散了,只剩下些微的怅然:“现在信了吧?温叙对苏珞,是刻在骨子里的守护。”

纪砚深望着窗外,温叙的车正穿过路口,红灯亮起时,车灯在雨丝里晕开一片暖黄。他忽然想起苏珞说过,她哥以前开车,总在路口提前减速,说“要等珞珞一起走”。

纪砚深指尖无意识地着杯沿,忽然想起前阵子去苏氏签合同,恰逢苏珞生日。温叙推来的蛋糕车盖着银灰色丝绒布,掀开时,蜡烛拼成的数字是“21”,旁边摆着个小小的奶油花束——和他偶然瞥见的、苏珞哥哥给17岁的她庆生时的照片,连花束的配色都分毫不差。

“上周苏珞发烧,”顾明远忽然低声说,“温叙守在她公寓楼下的便利店,一守就是两夜。给她熬的白粥,米是提前泡了三小时的,说‘学长笔记里写,珞珞胃弱,硬米咽不下’。凌晨五点跑了三家药店,才买到她哥以前常给她备的那款退烧药,说是‘成分最温和’。”

陆泽哼笑一声,语气里却没了之前的戏谑:“我前几天跟温叙打球,他手机响个不停,是提醒苏珞吃维生素的闹钟。他边擦汗边回消息,说‘得盯着她吃,不然这丫头能把药盒当书签’。那语气,活脱脱另一个‘苏珞哥哥’。”

沈旭望着温叙的车彻底消失在路尽头,忽然道:“你们见过温叙的钱包吗?夹层里塞着张泛黄的便签,是她哥当年在辩论赛后台写的,就西个字——‘护好珞珞’。字迹龙飞凤舞,却被磨得边角发毛,一看就摸了无数遍。”

纪砚深想起温叙替苏珞整理文件时,总在页脚标上小小的星号,那标记和他在苏珞哥哥遗留的论文复印件上看到的,一模一样。连苏珞开会时爱用的浅蓝色文件夹,都是她哥当年在辩论队给她定制的款式,温叙每年都会悄悄订做一批,怕停产断了供应。

“有时候觉得,温叙不是在替人守着,”顾明远叹了口气,“他是把自己活成了她哥的一部分。苏珞随口说想吃城南的梅花糕,他能绕路两小时去买,因为她哥以前说‘那家的豆沙馅最细’;苏珞怕打雷,他办公室的抽屉里永远备着降噪耳机,是她哥当年托人从国外带回来的牌子。”

陆泽忽然想起什么,拍了下大腿:“难怪!上次我们去KTV,点了首她哥当年在辩论队唱过的歌,温叙瞬间红了眼眶,借口去洗手间待了半小时。回来时眼睛是肿的,却给苏珞递了杯温水,说‘学长以前不让你喝冰的’。”

沈旭没再接话,只是看着桌上那杯温叙没喝完的茶,茶叶沉在杯底,像沉淀了西年的时光。纪砚深忽然明白,为什么苏珞身上总带着种安稳的温柔——那是被人用另一个人的爱,小心翼翼托举着,才没被生活的风雨打湿过。

窗外的雨渐渐停了,月光从云缝里漏下来,照亮了路面上的水洼。温叙的车应该快到苏珞公寓了吧,纪砚深想。或许此刻,他正拎着刚买的草莓,站在楼下等苏珞开灯,像西年前那个永远等在考场门口的身影,从未离开过。

原来有些等待,真的会有人替你,一年一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