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训话

2025-08-18 3621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回到教室,上课铃声正好响起。这节是语文课。

语文老师李泉夹着教案走上讲台,开始了关于古文《滕王阁序》的赏析。

李泉是八中少有的男语文老师,讲课颇有激情,水平也不差。

但面对七班这群理科尖子,尤其是某些偏科严重的“理科脑袋”,常常有种对牛弹琴的无奈。

关溢冬刚坐下没多久,似乎还沉浸在刚才“驱逐”尹阳的小小胜利中。

他侧过头,身体微微倾向姜榆秋那边,用气声悄悄问:“喂,同桌,刚才尹阳那家伙……都跟你瞎叨叨什么了?”

他脸上带着点好奇,又有点不屑。

换作以前,姜榆秋大概率会装作没听见,或者给他一个冷淡的眼神。

但此刻,或许是刚被他解了围,又或许是清晨的好心情还没完全消散,她竟也难得地在课上回应了他。

她眼睛依旧看着讲台上正讲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李泉,嘴唇几乎没动,用同样细微的气声回了一句:“他在说他的优点。”

语气平淡无波。

“优点?”关溢冬嗤笑一声,声音压得更低,带着点少年人的争强好胜和不以为然,“他会的我都会啊!钢琴是吧?我……”

“关溢冬!”

一声中气十足、带着明显不悦的断喝,如同惊雷般在教室里炸响,精准地打断了关溢冬接下来的“才艺展示”。

全班同学的目光瞬间聚焦过来。

李泉站在讲台上,一手拿着书,一手指着关溢冬的方向,眉头紧锁,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刀。

关溢冬身体一僵,认命地站起身:“到。”

声音还算镇定。

李泉显然没打算轻易放过他。

他合上书,踱步到讲台边缘,目光扫过关溢冬,又意有所指地瞥了一眼旁边看似平静、实则耳根微红的姜榆秋:“关溢冬同学,看来你对《滕王阁序》的感悟很深啊?深到需要跟同桌深入探讨?那好,你给大家讲讲,‘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两句,诗人借此表达了什么样的怀才不遇之情?又暗含了作者王勃自身怎样的心境?”

这个问题不算刁钻,但对于心思明显不在课堂上的关溢冬来说,也够喝一壶的。

不少同学都替他捏了把汗,等着看这位理科大佬在语文课上出糗。

姜榆秋也微微蹙眉,下意识地在桌下轻轻踢了一下关溢冬的鞋边。

关溢冬感受到鞋边的触碰,心头微动。

他定了定神,快速回忆了一下课前预习的内容和老师刚才的讲解。

他清了清嗓子,开口回答:“‘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是用典,借西汉冯唐年老才被举荐、飞将军李广终身未能封侯的史实,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上才士不遇的深切同情。”

他顿了顿,思路清晰起来,“同时,也暗含了王勃自己虽才华横溢,却因年少气盛被贬,壮志难酬的郁愤不平之情。诗人是在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

他的回答虽然不算文采斐然,但要点清晰,理解准确,显然是认真听了讲并且思考过的。

李泉:“……”

他准备好的训斥卡在了喉咙里。

他瞪着关溢冬,眼神复杂,有惊讶,有被打断节奏的恼怒,还有一丝“这小子居然听懂了”的……憋屈。

他张了张嘴,最终只是重重哼了一声:“坐下!上课认真听讲!再有下次,站着听!”

关溢冬如蒙大赦,赶紧坐下,偷偷朝姜榆秋做了个“侥幸过关”的表情。

姜榆秋悄悄松了口气,嘴角几不可察地弯了一下。

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

下课铃刚响,李泉还没走出教室,就沉着脸点名:“关溢冬!跟我到办公室来一趟!”

关溢冬肩膀一垮,认命地叹了口气,在同学们或同情或幸灾乐祸的目光中,跟着李泉走出了教室。

高一年级组办公室里。

李泉气呼呼地在自己的办公椅上坐下,拿起茶杯灌了一大口。

关溢冬规规矩矩地站在办公桌前,低眉顺眼。

“赵老师,你看看你们班这好学生!”李泉一抬眼,正好看见隔壁桌正在批阅数学竞赛卷子的班主任赵轩,立刻像是找到了倾诉对象。

“成绩是好!物理数学竞赛拿奖拿到手软!可这语文课呢?目无尊长!在课堂上跟同桌叽叽咕咕讲小话!影响多坏!”

赵轩从一堆复杂的几何图形中抬起头,推了推他那标志性的黑框眼镜,锐利的目光扫过关溢冬,面无表情,声音也听不出情绪:“怎么,关溢冬,上课不听又被逮了?”

那语气仿佛在说“又是你”。

关溢冬连忙把头垂得更低一点。

李泉更来气了,对赵轩说:“赵老师,你是不知道!他刚才跟我顶嘴……哦不,是回答问题答得还挺顺溜!可那态度!人家姜榆秋语文能稳在130以上,他呢?100出头就顶天了!还不认真听!仗着自己理科好就飘了?语文素养不要了?高考语文150分是摆设?”

赵轩放下红笔,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叠放在腹部,目光平静地看着李泉:“李老师说得对。语文是基础学科,素养很重要。”

他又看向关溢冬,“关溢冬,李老师是关心你的全面发展。在课堂上讲话,干扰老师教学,影响同学听课,这行为,你自己说,对不对?”

“不对!赵老师,李老师,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关溢冬立刻抬头,态度诚恳得无可挑剔。

“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课堂秩序,破坏了班风班纪,辜负了老师的教导,也给同桌带来了不好的影响!我保证,绝不会有下次!一定端正态度,认真听讲,努力提高语文成绩!”

他语速流畅,检讨词一套一套的,显然是“经验丰富”。

李泉被他这诚恳的“官方检讨”噎了一下,一口气不上不下。

他本来也没真想重罚,就是想敲打敲打这个得意门生。

赵轩则面无表情地点点头:“嗯,认识还算深刻。李老师,你看……”

李泉看着关溢冬那副“我错了,但我下次还敢”的表情,又看看赵轩那副“我班学生我了解”的淡定样,顿时觉得有点无力。

他挥挥手,没好气地说:“行了行了!说得比唱得好听!走!赶紧走!看见你就烦!”

他指了指旁边地上垒得整整齐齐的两摞语文练习册:“把作业抱回教室发了!”

“是!谢谢李老师!谢谢赵老师!”关溢冬如获大赦,立刻弯腰,一手抄起一摞厚厚的练习册,动作麻利得像是怕李泉反悔,转身就溜出了办公室。

赵轩看着关溢冬消失在门口,重新拿起红笔,嘴角似乎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像是想笑,又忍住了。

李泉则对着他的背影又哼了一声,端起茶杯继续喝茶顺气。

关溢冬抱着沉甸甸的两摞作业回到教室,“砰”地一声放在讲台上,激起一小片粉笔灰。

他拍了拍手上的灰,长舒一口气。

“关哥,没事吧?老李没怎么着你吧?”贺煜炀凑过来关心。

“没事,李老师人帅心善,就是让我回来为班级做贡献。”关溢冬摆摆手,一脸轻松地走回最后一排自己的座位。

姜榆秋正低头整理上节课的笔记,见他回来,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

关溢冬拉开椅子坐下,把桌上的书本往旁边推了推,凑近姜榆秋一点,压低声音,带着点劫后余生的庆幸和一丝小得意:“吓死我了,还以为要写检讨。结果就抱了趟作业。”

姜榆秋没说话,只是把整理好的笔记往他这边推了推,意思是“自己看”。

关溢冬接过笔记,翻看着上面娟秀工整的字迹和清晰的要点,想起刚才办公室里的“批斗”,特别是李泉那句“人家姜榆秋语文能考130你能吗”,心里有点不服气,又有点异样的感觉。

他侧过头,看着姜榆秋沉静的侧脸,忽然小声问:“同桌,你语文……真是一首考130多啊?”

姜榆秋笔尖一顿,淡淡“嗯”了一声。

关溢冬看着她波澜不惊的样子,心里那点小小的胜负欲和某种说不清的情绪又冒了出来。

他想起方才被打断的话,也想起尹阳那家伙显摆的“优点”。

他清了清嗓子,用一种仿佛在讨论天气的随意口吻,但眼神却带着点认真,说道:

“那个……钢琴,其实我也学过几年。考过级,不过好久没碰了。”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目光落在姜榆秋摊开的、写满公式的草稿本上,又飘向窗外,声音轻得像羽毛拂过,“我觉得,看你认真做题的样子,比看琴谱有意思多了。”

最后那句话,他说得又快又轻,几乎淹没在教室重新响起的喧闹里。

说完,他立刻低下头,假装专注地翻看姜榆秋的笔记,耳根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泛起了红晕。

姜榆秋握着笔的手,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一下。

她没转头看他,只是盯着自己草稿本上的一道未解完的物理题,仿佛那道题突然变得无比深奥。

阳光透过窗户,落在她微微颤动的睫毛上,也悄悄染红了她的耳尖。

教室里人声嘈杂,但两人之间这方小小的天地,却陷入了一种奇异的、带着暖意的安静。

只有关溢冬手中那本被翻得哗哗作响的笔记,泄露了他并不平静的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