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看起来年纪稍大,约莫十岁,梳着两个小辫的女孩,鼓起勇气往前挪了一小步,怯生生地问:
“姑姑…我们…我们真的能在这里学认字吗?”她的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渴望。
“当然能。”常知乐肯定地回答,蹲下身来,让自己的视线与她们齐平,目光真诚地扫过每一张稚嫩而带着怯意的脸庞。
“这里就是你们读书的地方。不但能认字,还能学算术,学道理,学绣花做女红……只要你们愿意学。”
她的话语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女孩们眼中激起了涟漪。
几个孩子的眼睛明显亮了起来,带着初生般的希冀。
“来,我们大家先认识一下好不好?”常知乐的声音带着鼓励,“就从你开始,告诉姑姑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她看向那个最先开口的辫子女孩。
“我…我叫招娣,十岁了。”女孩小声回答,手指紧张地绞着衣角。
“招娣,好名字。”常知乐微笑着点头,“下一个呢?”
或许是常知乐平易近人的态度,或许是小霞和小莲儿依偎在她身边的安心模样,孩子们渐渐放下了防备。
一个接一个,她们用蚊子般细小的声音报出了自己的名字:春丫、杏儿、巧妹、二丫、小菊、妞妞……都是些在田间地头、寻常巷陌里最普通不过的名字,承载着各自家庭的期盼或无奈。
常知乐用心记着每一个名字,每一个带着乡音、带着怯懦的发音。
她知道,这些名字背后,是七八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庭,鼓起勇气将女儿送进这高门大院的第一步。
阳光暖暖地洒在明慧堂小小的院落里,槐树的叶子在微风中沙沙作响。
女孩们最初的紧张和不安,在这轻柔和温和的讲述中,一点点消融。她们渐渐放松了紧绷的小身体,脸上露出了纯真的笑容。
同知乐一起的,还有一对姐妹,姐姐叫疏月,擅长弹琴,写的一手好字,妹妹叫清辉,擅长女红,最喜唱歌。
跟她们一比,常知乐觉得自己好像也没什么特长,正这般想着,身边猛然站了一个人。
“喂!你在这儿发什么呆呢?”红衣似火的公冶听鸢不知何时己走到她身旁,毫不客气地用指尖戳了戳她的手臂。
常知乐猛地回神,有些惊讶地看着眼前这位娇蛮的六小姐:
“六小姐……你怎么来了?今日不去纸铺?”
公冶听鸢对纸铺的兴趣比这深宅大院里的任何事都大。
公冶听鸢撇了撇嘴,手里那条精致的丝帕快被她绞成了麻花。
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郁闷:“你不在,我哪好意思天天去找锦官儿?回头被我五哥知道了,又免不了一顿骂。”
常知乐默然。她没想到公冶听鸢竟是因为自己不在才不去的。
她顿了顿,才问道:“不过……你怎么知道我在这儿?”
她来明慧堂才第一天,公冶听鸢的消息倒是灵通。
“长庚告诉我的啊!”公冶听鸢随口答道,仿佛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她甩了甩被自己揉皱的帕子,“这小子真是,给他请的西席先生他不乐意要,非嚷嚷着要来你这明慧堂跟女娃娃们一起念书。
被我大哥知道后,狠狠修理了一顿,这才消停肯作罢。”
她说着,语气里带着点幸灾乐祸和对侄儿胡闹的无奈。
“长庚……”常知乐咀嚼着这个名字。
原来是他。那晚他带着一身小恶魔般的气息出现,让她印象深刻。如今看来,那份执拗和好奇心果然名不虚传。
“那长庚是你外甥?公冶旭白的儿子?”常知乐确认道,心头萦绕着那晚的疑惑。
“是啊,怎么了?”公冶听鸢点点头,奇怪地看了常知乐一眼,不明白她为何对长庚的身份感兴趣。
常知乐犹豫了一下,还是问出了口:“可我听说……你大哥两年前才成的亲,如何就能有这么大个儿子了?”
长庚看起来少说也有七八岁。
“噗——”公冶听鸢像是听到了什么极其荒谬的话,毫不客气地翻了个大白眼。
看常知乐的眼神仿佛在看一个白痴,“常知乐,你是真傻还是假傻?”
她凑近一点,压低了些声音,带着点“你真没见过世面”的调侃:
“长庚是我大哥公冶旭白的亲生儿子,没错,但他不是我大嫂生的儿子。懂了吗?”
常知乐微微一怔,随即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那晚初见长庚和他母亲时那股说不出的怪异感终于有了答案——
那女子虽然年轻美丽,神情举止间确实缺乏亲生母子间那种天然的亲昵和羁绊感。
原来长庚是公冶旭白在娶正妻之前便己出生的孩子,他的生母并非如今府中的大少奶奶。
这公冶府里的关系,果然比她想象的还要盘根错节。
“明白了。”常知乐点点头,心头掠过一丝复杂。
这高门大院里的每一个人,似乎都带着自己的秘密和故事。
公冶听鸢似乎对探究长庚的身世没什么兴趣,她的注意力很快又回到了常知乐身上。
她环顾了一下这略显简陋但充满生气的明慧堂。
撇撇嘴:“你就在这儿教这些小丫头片子?多没意思。还不如回纸铺去,至少能听锦官儿讲些有趣的故事。”
常知乐看着院子里正笨拙地握着炭笔、在招娣指导下努力描画“一”字的妞妞。
看着疏月耐心地纠正一个小女孩握笔的姿势,看着清辉身边围了两个好奇她刺绣的女孩……
她轻轻摇了摇头,对公冶听鸢露出一个平静的微笑:
“六小姐觉得没意思,可我觉得,这里很好。”
这里有需要她的孩子,有她可以为之付出努力的事情。
纸铺是家,是港湾,而明慧堂,或许是她能找到自己价值的一块小小田地。
阳光依旧暖暖地洒在明慧堂的院子里,孩子们咿咿呀呀的描红声、疏月偶尔拨动的琴弦声、清辉轻柔的哼唱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平凡却充满希望的生活乐章。
常知乐置身其中,暂时将那些复杂的目光和府邸的暗涌抛在了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