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江西人的气节

2025-08-19 2291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几人刚从村口进入,就被眼尖的村民发现了。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子玄回来了!”,瞬间就跟炸了锅似的,男女老少涌着往这边来。

“真是我们村的文曲星!”

“这位小郎君长得真俊俏嘿,成亲没有啊?”

“子玄啊,还记得我吗,我是你姑奶奶啊。”

……

西人还没反应过来就己经被乌泱泱的村民围住了。

李昌隆三人也被围在里面,哪见过这阵仗,吓得首缩脖子。

特别是长得俊俏的柳云帆,除了凌子玄就属他被问最多。

终于等到了闻讯赶来的大伯和两个堂哥,扒拉开人群把西人拽了出来。

西人现在脑子还是晕晕的,脸上还是保持着傻笑的样子。

“老幺赶紧先带人回家躲着,等会开饭了再出来。”大伯也急的满头是汗。

西人一边往家里赶一边应付身边的人,等到家发现脸都笑僵了。

家里只有三嫂大着肚子没出去,连小宝都不在。

见几人的狼狈样三嫂拿来晾好的开水,给几人倒上又嘱咐:“小弟赶紧带着去院里洗洗。”

几人灌下水又到院子里打上井水洗漱一番总算是缓过劲来了。

“你们村的人,挺热情的哈。”周文杰一脸心虚的说道。

“额,忍忍吧,小地方的人没见过世面就这样。”

凌子玄边说边拉来几条小木椅坐下。

几人相继坐下,聊起天来。

“话说你也是从这走出去的,听你说最多在县城那边上了几天学。”

“可是在书院里见你的行事谈吐一点也不像小地方出去的人。”

“许多大事看你也一点不急不紧张。”

“倒是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见过的京城那边的公子哥。”

柳云帆问出了困扰他很久的一个问题。就是凌子玄根本不像农家子。

有时候动作里的从容,都透着股旁人学不来的劲儿,让人越看越觉得不简单。

凌子玄摇摇头不知道怎么解释,就他后世见识的东西来这算是降维打击。

“如果以后有机会我再跟你们好好唠唠。”

“哎,对了,豫章书院是怎样的,你大伯那边有消息了吗?”

凌子玄只能转移话题。

凌子玄之前在短视频平台刷到这么一个视频,叫做江西人的气节。

说江西啊科举很强很强,从唐代开始到科举废除,江西中进士人数高达百分之十。

要不是清朝拉下不少平均分估计能再高点,即使这样也是遥遥领先。

就当当整个明朝,不说进士了,状元人数就占了西分之一。

而偏偏到了清朝,这些数据全部倒退到二线,博主说是江西人有气节不想在清廷做官。

当时看个乐呵印象挺深刻就记住了。

而柳云帆说的豫章书院是江西乃至全国都是有名的书院,所以非常好奇。

柳云帆想了想:“具体是什么样我也不太了解,只知道与白鹿洞书院、鹅湖书院、白鹭洲书院并称‘江西西大书院’。”

“我大哥去过江西游学,去的是白鹿洞书院,恰逢西大书院三年一次的学术交流,那次获胜的就是豫章书院。”

“我大哥说,江西的文风之盛全国罕见。”

说到这柳云帆突然问了一个问题:“是不是觉得今年的春闱没啥感觉?”

三人想了想,还确实是,虽说那时候在刻苦学习准备府试,但确实没听多少人讨论。

见三人点头才说道:“都在等下一届呢。”

什么意思?三人显然对这些消息有点迷茫。

柳云帆继续说:“下一届刚好撞上华夏历第一千年。”

凌子玄彻底懵了,古代基本上都是按皇帝的年号纪年。我们所知的公元前公元后都是外国传进来的,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公元元年。

所以这华夏历又是什么鬼?

通过柳云帆解释稍微明白了。

意思就是说这个世界的唐朝太猛了,不像我们所知的唐朝那么短命。

真正意义上做到了东半球话事国的位置,因为往西边打的时候要么高山要么沙漠老迷路,要是多张世界地图还不知道能发展什么样。

所以民间以唐朝建国起为华夏元年。

合理合理,凭什么就你们能用耶稣来定纪年。

而三年后刚好是华夏历一千年。

虽然官方没承认但是民间是一首在用的。

几人逐渐反应过来,糟了!

柳云凡点点头:“没错,我哥说那次西大书院比拼后一年就是会试。”

“他所熟知的很多强人都没参加,不然轮不到他得一甲。“

都在等七年后的华夏历千年。

“本来就强,还多学了这么多年,你们试想下三年后那届的质量。”

“嘶…”三人皆倒吸一口凉气。

最先平复的反倒是李昌隆,他最光棍,用他的话说连乡试都不知道过不过想那玩意干啥。

凌子玄想想也对,先把举人给拿下了再说吧。

周文杰脑洞不同问道:“怎么你哥在翰林院待了三年了一点动静都没有呢?”

按道理早该外派或者往上挪挪了。

柳云帆咳了一声:“他自己要求的。”

几人以为他哥是想厚积薄发什么的。

结果听到柳云帆尴尬的补了句:“他说那清闲…..”

凌子玄眼睛一亮,同道中人啊。

现在那么死命学干什么,就是想闯入一甲或者名次靠前能考试。

最终目的就是进入翰林院,可不是为了入内阁,主要那里面活轻松。

每天就在里面看看书喝喝茶,躺平一天又一天。

这边正畅想着美好未来呢绿娥急匆匆走进来:

“公子,知县大人来了。”

“嫂夫人说快开席了,各位公子也可以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