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诗会,主花船内。
众人皆三三两两的聚一起讨论。
卢知府也指着其中一句对身旁好友说道:
“你看这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以月亮的圆缺喻人生的缺憾,一句话就道尽了世事无常是常态。“
而此时那庞夫子也是在跟众多大儒仔细研读:
“这最后一句真是绝了,竟能一句话把全文升华到这种程度!”
“当浮一大白!各位,饮酒饮酒!”
因主船是有士兵守护,特别是顶楼更是五步一岗。
属于只出不进状态。
其余副船的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主船那边怎么回事?音乐也停了题目也没了。
渐渐的主船有人出来了,奔走相告凌子玄一首《明月几时有》把诗会搞垮了。
随着词文或背诵或默写出,众学子彻底疯狂了。
各女婢,下人们虽不懂诗词也深深记住了众才子说的“定会流传千古”这句话。
而懂诗词的众青楼的花魁,头牌虽遗憾不能在众大人物前一展身姿但也感觉不虚此行。
此时望着眼前抄写的词句皆是眼含秋水,芳心萌动。
皆吩咐身边人以最高规格的邀帖邀请凌子玄。有的甚至用拜帖想亲自登门。
这个时候谁矜持谁就是傻子。
一首《明月几时有》彻底火爆了此次诗会。
也终结了此次诗会。
而此时主人公凌子玄望着身后紧紧跟着的绿娥有点头疼。
天己经完全黑了,这带着个小姑娘算怎么回事。
昌隆一家还未回,带回书院更不行。把她一人扔客栈好像也不是个事儿。
没想到好办法就只能在城里漫无目的的逛起来。
最后走累了在一卖凉粉的的摊子前坐下,绿娥怎么也不肯坐下在他身后站着。
现在绿娥己经不像船舱里那么灵动了,显得有点拘谨。她俯身低声道:
“公子不必为难,奴婢等会就先回‘留香阁’。”
凌子玄摇摇头,他深知苏轼这首词的威力,算得上是几千年来中秋咏月巅峰了。
作为一首跟在凌子玄旁边的亲历者,此时回去不给众人活剥了。
“罢了,今日我们先去同窗那吧。”凌子玄将薄荷味的凉粉一饮而尽,起身说道。
府城,东大街,柳府。
中秋宴会结束后众人皆在后院赏月游戏。
男子们投壶的,对弈的,吟诗作对的。女子们三三两两坐一起说些私房话的。
柳家算是书香门第,主脉本应当是柳云帆大伯柳清山那一脉。
但是自从柳清山中了进士后几十年来一首在外做官少有回到处州府。
所以主脉就落到流云帆这一脉了,他爹柳清石也是个秀才。
今日趁着中秋佳节儿子又新中秀才,柳清石便把众族人邀请过来一起乐呵。
年迈的或年幼的吃了饭都去休息了,剩下的都在后院了。
“云帆云帆,诗会那边有大消息。”一十六七岁的少年一踏入花园便开始喊。
正在投壶的柳云帆抬起头,望向急匆匆进来的堂哥:“何事?”
“是关于你那同窗好友凌子玄的。”少年又道。
众人皆停下手中的活计,少女们也停下交谈竖着耳朵听着。
这凌子玄他们可太熟悉了,本来一开始次次压柳云帆一头,众人还对他有些敌意。
后来听柳云帆描述那凌子玄过目不忘,天赋算是古今少有,也就都释然了。
这种人只能结交无法为敌。
况且后来两人真成了至交好友,柳云帆本来话挺少,但说些凌子玄倒是滔滔不绝。
众人也就熟悉了。
“凌子玄写了一首开篇,把整个诗会搞垮了,大人物们无心出题评委,学子们也无力再比了。”
那少年绘声绘色的描述着诗会场景。
说完从怀里掏出一张纸。
众人被他说的心痒痒,都好奇凑上来想看看那凌子玄写了什么千古词句。
柳云帆接过念起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读完众人久久不能平静。
书香门第底蕴深厚,太知道这首词意味着什么了。
“云帆啊,这子玄可曾婚配?”柳父知道凌子玄比自己儿子还小几岁。
这是故意传递个信号,让儿子帮忙撮合。
看着目光灼灼盯着他的各位堂姐妹,他也只能硬着头皮说:“我问问吧….”
柳母听闻心中也在算计着娘家那边有没有合适的女子。
这时有个小厮跑进来对着柳清石行礼:
“老爷,外头有个叫凌子玄的公子说是二少爷同窗,来找二少爷。”
众人都怔了怔,说曹操曹操到?
柳清石赶忙对着那小厮说道:
“快把人请进来。”
“等等,云帆你亲自去。”
“等等,我亲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