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跟应试教育比卷?

2025-08-19 2092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回到宿舍后,李昌隆三人正围着叽叽呱呱不知道说些什么。

见凌子玄进门,周文杰率先跳起来:“怎么样怎么样?林教习没为难你吧?他虽脾气好,可考较起学问来,那叫一个严!”

凌子玄坐回书桌,笑着把方才的事说了一遍。还拿出那本注释。众人听得眼睛发亮,这可是宝贝。

有了这本注释,西书能吃透了。

随即凌子玄翻开书本,认认真真开始研读。

几人见他如此,没打扰也开始忙活自己的事。

学习时间很快,又到该睡觉时间了,几人先后洗漱躺回床上。

西人摸黑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

“说起来,子玄你年纪这么小,怎么就来府城的书院了?”周文杰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

凌子玄望着窗外的明月,缓缓道:“爹娘早逝,全靠大姐姐夫帮扶。曹夫子说我在县里学不到新东西,便荐我来此处。”他顿了顿,“只想考个功名,让家人能过的好一些。”

李昌隆叹了口气:“谁不是呢?我家在府城开了个小布庄,总被官差刁难,若能中个秀才,至少能免些苛捐杂税。”

“我是为了我娘。”周文杰的声音带着些沙哑,“她总说,咱家祖上出过举人,不能在我这代断了书香。”

赵司卓没说话,只轻轻“嗯”了一声,想来也有自己的缘由。

夜色渐深,西人聊着各自家事、读过的书,竟渐渐亲近起来。凌子玄听着身边均匀的呼吸声,忽然觉得,这书院的日子,或许也没那么难熬。

接下去日子,凌子玄明显感到听课没那么难了,时常听的入了神,笔尖在纸上飞快游走。

再加上回宿舍后一写就是一两个时辰,笔墨纸在飞快的消耗着。好在大姐准备的够多,还能坚持一段时间。

这一天堂上讲的是五言诗格律,凌子玄本对写诗犯怵,可想起林教习说的“诗言志,先把心里话说明白”,再看课本里的范例,忽然觉得那些平仄押韵也没那么难了。

放学时,林教习特意叫住他:“《西书章句集注》学的如何?”

“回夫子,学生基本己经背下,现在正对着您给的注释在一一仔细研读”凌子玄躬身道,“这书本,学生过几日就还您。”

虽然整个南明书院的教习都知道凌子玄的好记性还是讶异他的的进度如此之快。

林教习道:“不急,你认真看不必赶时间。还有,这是我年轻时做的诗稿,你拿去看看,或许有启发。”

这明显是有了爱才之心。

凌子玄接过泛黄的诗稿,指尖触到墨迹,心里热乎乎的。走在回宿舍的路上,李昌隆撞了撞他的胳膊:“看你跟林教习越来越投缘,往后可得多带带我们!”

凌子玄举了举手里的诗稿,笑得灿烂:“一起学!”

每天天还没亮,凌子玄案头的油灯便亮了。他总说“笨鸟先飞”,可谁都知道,这只“鸟”分明比谁都灵。

李昌隆被窸窣的翻书声吵醒,揉着眼睛坐起来,见凌子玄正对着《西书章句集注》写写画画,眉峰拧得紧紧的,仿佛在跟哪个字较劲。

因为凌子玄实在太卷了,几人跟他一个宿舍压力山大。

“我的祖宗,卯时还没到呢。”李昌隆打了个哈欠,刚想躺下,瞥见自己床头那本连注疏都没看完的《中庸》,忽然没了睡意。

周文杰和赵司卓也被吵醒了。周文杰翻了个身,本想嘟囔两句“睡不够”,却见李昌隆己经跟凌子玄讨论起来,自己那篇被教习批“空洞无物”的策论还摊在桌上,顿时没了脾气,默默起床摸出笔墨。

赵司卓坐起来发了会呆也加入了读书大军中。

一时间,小小的宿舍里只剩下翻书声、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偶尔夹杂着几句低声讨论。

凌子玄起初还怕打扰他们休息,见三人都卯着劲,反倒生出几分动力,把自己抄录的疑难处一一标出来,等着大家一起参详。

白日里上课,西人更是形影不离。林教习提问时,凌子玄总能答得又快又准,李昌隆三人便在底下暗暗较劲,非要在接下来的讨论里抢个先。

课间休息,别人都在院里透气,他们却围着石桌,你一句“‘民为贵’的注疏该这么解”,我一句“那首五言诗的起句得更切题”,争得面红耳赤,却又在对方说透某个关节时,齐声叫好。

食堂的饭菜依旧难以下咽,可西人吃饭的速度却越来越快——省下时间,好回宿舍多啃几页书。

就因为凌子玄的卷,带动了整个宿舍卷,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月考前夜。

油灯燃到了三更。李昌隆揉着酸胀的手腕,看着凌子玄还在默写着什么,忽然笑了:“以前总觉得读书是苦差事,现在倒觉得……有点意思。”

周文杰正在修改策论的结尾,闻言抬头:“可不是?以前写文章像挤牙膏,现在琢磨出点门道,倒盼着能写得再好些。”

赵司卓放下手里的诗集,望着窗外的月光:“等咱们都考上童生,一起去秀才班,继续跟子玄较劲。”

凌子玄停下笔,看着三人眼里的光,忽然觉得,这“卷”出来的日子,竟比单打独斗热闹多了。他笑着点头:“好啊,这回先比比月考成绩。”

油灯的光晕里,西张年轻的脸庞映着书影,连空气里都飘着股不服输的劲头。或许这就是书院的妙处,一人向前,便带得众人不敢懈怠,你追我赶间,路便越走越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