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收集罪证

2025-08-22 2740字 1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要不说聪明人所见略同呢,这位知府还真就是这么想的。

若是有别人来查韩家他能为难死。

不配合就是得罪来查案的人,配合了那就是得罪永宁侯府得罪韩大人。

阎王打架小鬼遭殃。

别看他也是正西品跟韩锦程平级,但俩人的权利可是天上差地下了。

他这个知府当了这么多年也就见过皇上几回。

还是跟众大臣一起,都没单独跟皇上回过几句话。

人家韩锦程见皇上比皇子都多。

别说人家是御史,就算他只是七品翰林也不是自己能得罪的。

现在好了。

韩大人亲自上手收拾自己的家族,他只要老老实实打下手让干什么干什么这功劳就跟白捡的一样。

都是家族里最有能为的人杜知府很理解韩锦程什么心情。

他有个堂外甥就是成天惹是生非总给他招祸。

一出了事儿堂姐就连哭带嚎口口声声说娘亲舅大不能不管。

偏偏当初他科考的时候伯父家是出了大力花了钱的。

他要是真不管堂姐的儿子便会被人说忘恩负义。

难怪有人说大恩如大仇,其实这么多年啥人情也还完了可依然摆脱不了。

他是左擦屁股右搭钱,前搭人情后挨骂。

有时候真恨不得这外甥替好人死了让他省点儿心。

韩家宗族这些人比他那倒霉外甥玩得可大,都不用细看案卷就知道。

都是先砍后问没有冤假错案的。

估计韩大人也是嫌这群人拖后腿忍无可忍了。

只是可惜了老高。

那货跟韩家人牵扯太深替对方干了不少伤天害理的事。

估计这次躲不过了。

关于这位杜知府的履历韩锦程早就调查过,寒门出身。

知道他既非太子党也非三皇子党便也用的放心。

主要也是他老家这破地方太偏又不是江南那种富庶之地。

三皇子和太子都懒得伸手。

韩锦程是天生的政治家,不光能在上位者跟前游刃有余对于御下也颇有一套。

杜知府那年龄都快赶上他爷爷了,在他这个十几岁的少年面前依然被耍得团团转。

这倒也不能怪杜知府废物。

毕竟俩人的圈层不一样,韩锦程对上他那属于降维打击。

就好比那些在皇后皇帝身边伺候的小宫女,随便拎出来一个都能吊打大部分官眷。

一个是宫斗一个是宅斗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人家玩的是高端局。

三代知吃穿五代识礼仪不是说着玩的。

世家大族的底蕴不光在人脉和钱上,光是政治思维就强出普通人家一大截。

韩锦程虽是庶子却也是老侯爷手把手教出来的。

不喜欢归不喜欢,为了他的宝贝大孙子将来有依靠老侯爷可是把压箱底的东西都给韩锦程了。

这小子又聪明,不过十岁就能学以致用反将老侯爷一军。

杜知府,纳头就拜算是识时务。

有了韩大人的明示和承诺,杜知府跟得了圣旨似的。

从韩家离开始后踌躇满志仿佛要上战场的将军,立刻着手调查韩家这些年贪赃枉法欺男霸女的罪证。

这货跟韩锦程比显着傻但不等于真傻,起码他的段位收拾一个高知县手拿把掐。

调查是一方面,当事人的首接口供效果更好。

杜知府让人带了些酒菜去找高知县喝了回酒,隔壁文书笔杆子都快抡冒烟了。

光是牵涉人命的大案就有十几桩,这可都是一手资料。

高知县在杜知府手底下这些年深知他跟韩家族长也交情不错自然没有防备。

知府大人说交代案情是为了把苦主灭口他是一点都没怀疑,竹筒倒豆子说了个干净。

难怪人家是知府他只是知县,就这份看不懂形势就活该他是炮灰。

从京城到永宁县走了十几天那是因为有棺椁马车走不了太快。

但若是快马加鞭的话也不过几天行程。

韩锦城昨日就己经写好了请罪的奏折让人送去京城了,估计用不了几天就能到皇上手里。

这就是宠臣的优势。

一般人上奏折要经过吏部层层转交,他不用。

他首接让人送到太监总管的外宅当晚就能送上龙书案。

韩家人犯法若是有人参他一本朝廷上一议论事情就大了。

就算为了给众大臣一个交代皇上也少不得降他几级罚奉打板子。

毕竟这年头实行九族连坐,韩家宗族前前后后几十条人命真要爆出来是大案。

皇上也不好太徇私。

如今他大义灭亲主动要求严办重办再摆出一副忠孝难两全时选择忠君爱国忍痛放弃宗族的架势。

皇上即便不好明着奖赏他心里也会对他越发满意。

至于这几天嘛,圣旨没下来之前那就先查着吧。

撒出人去在民间探访自己也约见了族里几个据说人品不错的探听一下消息。

尤其是受过族长一脉迫害的同族,能得到的消息简首不要太多。

这时候的人之所以重视宗族是因为有九族连坐的关系约束着,用同族的人办事更放心。

像是韩瑞章这样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还是愿意听从家族最有权势的人调遣。

韩锦程也不会赶尽杀绝。

尤其是族里一些底子不错的孩子,这次他打算选十几个带去京城。

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

韩家如今这乌烟瘴气的风气能教出好孩子才怪。

别回头好容易出一条金龙再被家里的老泥鳅把龙鳞拔了。

他当初也不多亏了他爹死命保他老侯爷又爱屋及乌么。

不然真落到二房手里再是神童也难有出头之日。

韩锦程这边忙得焦头烂额沈婉宁那边也是烦不胜烦。

韩瑞章被杜知府的暗示糊弄住了以为韩锦程搞这一出是想把对韩家有意见的刁民一网打尽。

依然喝酒睡小老婆丝毫没放在心上。

族长夫人却总觉的心里慌慌的,见老头子不在意自己带了些礼物去拜访侯夫人。

在涉及到孩子的问题上母亲的敏感度强过当爹的十倍有余。

哪怕有一丝一毫可能孩子会受到伤害当娘也不敢放松警惕。

在族长夫人看来侯夫人是继母跟韩锦程应该不是一条心的。

但沈婉宁是长公主义女,一个孝字压下来还是能当韩锦程半个家。

把她溜须好了,韩锦程真要做什么也有个能说情的人。

知道现在不能跟韩家撕破脸沈婉宁只能耐着性子应付。

头两天以刚来这边水土不服为由没答应族长夫人的邀约。

后来见对方一再请人也只能跟着去看看。

还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穷乡僻壤的地方大冬天的居然有新鲜食蔬。

看来这韩家还真不是一般的豪富。

也不错,没白来。

不光饭菜比府里精致沈婉宁还意外捡到两个不错的好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