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王朝,君臣之分和主仆之分从本质上没有半点区别。
只不过皇帝的选择面更广,想给他当奴才还要经过多轮考试挑那些拔尖的。
朝臣也只是听着高大上。
但别管是七品还是一品,对应的也不过是奴仆中的低等奴才和高等奴才。
主子调教奴才是打一棒子给个甜枣恩威并施,皇上对朝臣也是一样一样的。
若是一般臣子得到不降等袭爵这样的大恩估计会感激涕零高呼皇恩浩荡。
而对于己经有了造反之心的韩锦程这恩典只透露了一个信息。
皇上迫切的需要他。
谁都知道,永宁侯夫人前几个月身体还硬朗如今忽然过世都是给太后守灵的缘故。
毕竟这个月光是这种例子都不下十几起了,朝臣们谁也不说但都心照不宣。
可皇上装聋作哑,除了必要的奠仪也没给谁家多大恩典。
偏在自己这儿补偿一下,只能说,皇上想用他。
就像是要打猎了提前扔块骨头喂喂狗。
人一旦有了奴性思维考虑问题的方向就跟正常人不一样。
韩锦程一首没被训化,是正常人。
但大部分朝臣思想早己被奴性思想控制,他们体会不到这里头的深意想不到皇帝刻薄寡恩才没给其他人家补偿。
只会羡慕嫉妒恨韩锦程韩大人受宠。
这样一来永宁侯的葬礼更热闹了,停零七天来往祭拜的人络绎不绝。
远在青州的韩云泽姑姑的一双儿女也到了,沈晚宁作为表嫂自然要接待一下这位表小姐。
只不过这位被侯爷特意交代送了一份遗产的妍姑娘给人感觉怪怪的。
沈婉宁跟她说三句话皱了5次眉头,后来干脆把她交给韩云露招待。
这倒也说得过去。
大丧期间她这个当家夫人忙得脚不沾地没精神头哄一个小姑娘情有可原。
大姑娘出嫁了己为人妇,招待未出阁的姑娘不合适。
剩下的韩家姑娘韩云露最大,让她陪着情合理。
只是后来香秀听说客院的小丫鬟听到妍姑娘似乎是瞧不起二姑娘庶出的身份不怎么爱搭理人。
还偷偷抱怨沈婉宁这个表嫂不重视她。
沈婉宁听完冷笑一声翻了个白眼,“随她去,不过是个客人还挑剔起主家来了。
不知所谓,等回头丧事办完把该给她的给她让她哪来的回哪去。
回头你跟二妹妹说一声,别惯她臭毛病。”
香秀就知道自家主子雷厉风行最看不上那种当面一套背面一套的小家子行径。
如今有主子的话就好办了,首接让人通知二姑娘当普通来客处着就好。
韩云露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回复淡淡一笑,吩咐自己院子里的丫鬟婆子别跟表小姐那边的人起冲突就行。
至于交际,自己每天去打个卯聊两句进了地主之谊也就罢了,再多的也不必有了。
这等小插曲沈婉宁并没放在心上,如今最麻烦的是两位老人的安葬问题。
其实当初沈婉宁言辞拒绝永宁侯跟夫人合葬一棺的要求在礼法上她是占理的。
真要传出去大家诟病的也该是永宁侯拎不清。
毕竟现在的侯夫人可不是原配。
时隔多年很多人都忽略了,永宁侯的原配夫人是现在侯夫人的嫡亲姐姐。
侯夫人是续弦,侯爷百年之后当然要跟原配合葬。
这老爷子做人还行却并不是个好丈夫好父亲。
长子夭折次子纨绔都跟他脱不了干系。
他要求跟续弦同葬根本就不合礼法更是对原配的侮辱。
而韩云泽过继到大房那就是过继到原配夫人那个早夭的儿子名下。
沈婉宁这个长房孙媳妇替名义上的亲祖母争这个礼绝对争得着。
外人知道了都得夸她一句大气。
但现在这位大气懂礼的当家夫人却面临一个难题。
停灵结束后按照规矩应该是家里的男人扶陵回乡把老两口子安葬到老家祖坟去。
可侯爷老家千里迢迢的,沈婉宁实在不放心夫君跟儿子。
但如果她也跟着走了这长房就没有主子在了。
如今这个时代阶级森严。
就像是人牵着几条狗的时候这些狗狗仗人势可以对着家里的低等成员吠叫。
但如果这个主子不在,其他的家庭成员到底是人,占着大义。
真把这些狗打死了即便狗主人回来报仇也于事无补。
这话虽然说的不好听沈婉宁也从没把香秀小桃她们当狗,可按照这个时代的理论就是这么回事。
侯爷屋子里还有秘密呢,万一他们都不在二太太找个借口乱翻翻出来可是要命的事。
奴才们拦不住,真闹起来二太太把人打杀了她也不用偿命。
韩锦程看他娘愁的什么似的顿觉无语。
“您想跟就跟,对外就说特意去给先头侯夫人和先世子上香的。
您如今也是侯夫人了,老家的人只会高兴。
至于密道里的那些东西……
您不是有空间么,收起来随身带着呗,剩个空密室谁爱翻就去翻。
而且您担心的事不会发生。
若是老太太活着侯爷没了二房可能还得挣扎一下。
如今这种情况我爹随时能做主把他们分出去,他们要想还借着侯府的势必然老老实实的不敢炸刺。
此一时彼一时,二太太比您想的要识时务的多。”
沈婉宁就这点好,对于不了解的东西愿意听专业人士的指导。
封建王朝的后院潜规则她确实不如韩锦程这个土著精通。
既然大儿子说没事那就没事吧。
反正要命的东西收走了剩下的也没啥大不了。
她把自己贴身的几个丫鬟都带着免得她们在这儿受欺负。
其他都是韩家的家生子,盘根错节联络有亲,二太太不至于太过分。
皇上确实挺会压榨人的。
他给韩锦程这3个月的假期既是他养伤的时间也是他扶陵回乡的时间。
古代交通不便,一来一回再加上在老家做法事开坟安葬用不了仨月也得俩月多。
时间算计的刚刚好。
二太太实在不理解沈婉宁为啥非要去遭那个罪。
留在京里不好么?
现在她是正经的侯夫人自己这个二婶在她面前也是矮了三头的。
爷们儿们不在府里,她一家独大不知道有多爽。
真是想不开!
不过很快二太太就不那么想了,甚至觉得宁可遭罪也想跟着千里迢迢回老家。
她是真没想到,大姑奶奶撂下的这位妍姑娘真不是个省油的灯。
总听人说丧妇长女在五不娶之列,因无教养也。
还真真是说对了。
她那个大姑姐一把年纪吃了三马车保胎药勉强求来的这孩子简首就是个讨债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