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7 章 劝说皇上撤离京城反旧都

2025-08-20 2529字 6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大家不必惊慌,都己经是既定的事实了,我们在这里急得跳脚解决不了任何的问题。”

“皇上,臣建议立即收回勋贵手里的兵权,让剩余的这些士卒护送皇上和太上皇前往金陵旧都,这样一来,哪怕是两位反王合兵一处,我们仍然有战略纵深,在调去南方各地府衙之士卒,并非没有一战之力。”

很多的大臣都在附和着首辅大人的话,认为这是现阶段最好的应对之策。

可是也有人提出京城这么多的百姓,都是心向着朝廷的,要是就这样给抛弃了,会不会对朝廷、对皇上失望。

“胡说八道,如果说,皇上在这里,才是对这些百姓最大的不负责任,那两位反王到京城后第一件事就会使封锁京城九门,都不用人家谈判,光是京城这百万之众的吃喝拉撒就能引发混乱了。

可是我们搬迁就不一样了,只要把这里留下来,两位反王就有可能为了皇上的椅子而争斗起来,我们也就有了机会。

只要我们缓过来一口气,那么就算是面对那两位反王,朝廷也能够应对自如。

和一整个国家作对,他们就是再多的人也是无所谓的。

况且那些士卒都是受到了两位反王的蛊惑,时间一长就能发现端倪。”

首辅大人还是很有水平的,很快的时间就给出来最优的解决方案,可是他不知道皇上的手里面还有底牌。

“你们都是朕的肱骨,可是朕却是不能这样去做,开国的时候,太祖皇帝留有遗训,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你们所有人都可以离开京城,唯有朕不能离开,哪怕是死也要死在京城。”

皇帝的话让这些文官很是伤脑筋,他们平日里一首宣扬的就是这些东西,都是拿着太祖遗训、祖宗家法来限制皇权的放大,可是现在皇上却是把这个用到了这里,一时间让他们有些无法反驳。

首辅说道:“皇上,此一时彼一时,我们虽然要遵从祖宗遗训,可是当时的情况与现在却是不同,不能拿着当时的要求来来要求现在的状况。

而且这次不是外族来犯,而是家里面的事情,我们护送皇上到金陵,只是暂避锋芒,反王不得人心,最终会失败的,为了不内耗,让大乾生灵涂炭,皇上还是请三思而行。”

林如海躲在人群之中,对于朝廷大佬劝说皇上的话,他也只是跟着一起附和,这个场合之下,没有她这个三品官发表意见的权利,他也不想说任何一句话。

这些大臣能够坐到这个位置上,并不是因为皇上的偏好,而是真的是有两把刷子的。

皇上站起身来,对着这些往日里与他一起操持国家大事的臣公们,也是颇为感慨,一抱拳对着下面的人群就是一礼。

下面的大臣立马就跪倒在了地上,皇上却是让殿内的太监去把他们给扶起来。

首辅这些超级大官面对太监伸出来的手只是皱了皱眉,并没有说什么难听的话,和现在整个大乾即将要被颠覆比起来,他们受到的那些委屈却是微不足道的。

可是也还是会有人忍不住的,下面一个和林如海一样同为三品的官员就是一把甩开了扶他的人的手,嘴里面也是骂道:“阉货,给老夫滚开,刚刚从我家里抢劫完,在这里表现什么?”

所有人的目光顿时被吸引了过去,对这个发飙的陈大人和旁边有些脸红的太监之间的事情有些好奇。

“大家不要这样看着我,这个太监就是刚刚从我府邸里面抢劫过的,今天当着皇上的面,微臣还想要告状。”

看着皇上探究的目光,陈大人就要把所遇到的事情摆在明面上,可是却是被夏守忠给打断了。

“陈大人,他们所有的行为都是出自咱家的吩咐,有什么怨气大家都可以发泄到咱家的身上,我暂且和各位大人借一段时间,等到皇上带着我们平定了天下,咱家这百十斤肉就留着让各位大人泄愤。

如果大人们觉得还不够,那就再把他们都加上,咱家这些儿郎虽然没有了卵子,可是忠义却是有的,咱家发了话,就没有一个人会退缩。”

陈大人还想要说什么,却是又被首辅给打断了,他看的明白,明显的这件事就是皇上授意过得,夏太监才如此的肆无忌惮。

现在还在谈论师父迁都的事情,那些许小事不能影响大局。

“陈大人别说了,我们现在还有重要的事情商量,那些小事就不要再提了。”

很多时候,在文官系统中,首辅的权威甚至比皇上还要重,他们不仅是国家的栋梁,往往也代表着当世读书人之中的大儒的角色,对于这些读书人来说,大儒这种能够解读往圣仙师的人,那是至高无上的。

“是,下官明白。”

揭过了这一篇,他们继续劝说着皇上能够搬到金陵去,这是目前他们能够看到的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皇上刚才给他们行了一礼,现在就继续的站着讲话。

“各位大人,朕感谢你们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依然坚挺的支持者朕,你们的好意朕心领了,可是朕的决定却是不会更改的。

你们刚才提出的收回勋贵手里的军权的事情,朕会采纳,京营己经让赵王带走了大半,京城里面还是有十几万,这些力量却是要掌控在朕的手中,那些勋贵之家阳奉阴违,这个时候他们手里面有军权不是好事,很有可能会坏事。

这个事情你们不要担心,宫里还有许多的人才,那些事情交给他们去办就可以了。”

虽然臣公们知道皇宫里有许多的大内高手,可是让这些人掌控军队,他们会打仗吗?

他们不怀疑这些人都是武功高强之辈,可是他们的军事素养却是没有,战争又不是单打独斗,集合冲锋起来,再厉害的高手都会被碾碎。

在文官的心目中就是这样,像贾赦那样的是事情,他们也真的只是当做一个夸大的传说来听的,他们认为那就是武将的小心思,为了扩大战功所以才把贾赦给神化了。

现在既然皇上对军权己经有了想法,他们也不好在反驳,一方面他们也没有相应的人才,可能也就兵部的几位还行,其他人却是手无缚鸡之力。

另一方面皇宫里面的这些人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他们的忠诚度却是没得说的,都是忠于皇上的人,也会影响下面的士卒,这也算是一个好的消息。

皇上看着他们消化了这个事情,就继续说道:“如果,你们还对朕有信心,我也请大家能够在京城继续待下去,稳定整个京城的安稳秩序,你们其实不用太担心,无论是忠顺王,还是赵王,他们那一个做了天下,也不会对你们这些有用之人赶尽杀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