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荣国府,贾琏径首去了书房。贾链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商业布局,确保万无一失。作为穿越者,他深知贾府终将败落的命运,而西方阁等产业,正是他为将来准备的进身之路。
"贾珍..."贾琏提笔在纸上写下这个名字,又在旁边画了个问号,"你今日虽被我唬住,但以你的性子,必定不会就此罢休。"
他必须加快步伐了。不仅要巩固与南安郡王府管事的关系,还要在其他权贵中寻找盟友。在这权力与金钱交织的京城,没有靠山的财富,终究是他人眼中的肥肉。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贾琏站在窗前,望着宁国府的方向,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想吞我的产业?没那么容易。"他轻声自语。
次日清晨贾链找来周大福和赵天梁,安排周大福安排几个人盯着贾珍,看看贾珍后续会不会有其他动作,然后询问了一下赵天梁西方阁生意,并交待如果贾珍去商谈合作,按照和薛家合作一样即可,待周大福和赵天梁离开后,贾链站在窗前,望着院中那株刚抽出新芽的老槐树,手指无意识地轻叩窗棂。春日的阳光透过树叶间隙洒在他脸上,映出斑驳的光影。
"丐帮"的发展比他预想的要顺利许多。周大福不愧是能力出众,短短一年左右就将京城各处的乞丐组织起来,形成了覆盖全城的情报网络。那些被人忽视的乞儿,如今成了贾链最隐蔽的眼睛和耳朵。
"二爷,李管事到了。"门外小厮轻声禀报。
贾链收回思绪,转身坐回黄花梨木圈椅上:"让他进来。"
李地信快步走入,身着靛青色绸缎长衫,腰间挂着一串精致的琉璃珠子,整个人显得精神抖擞。他恭敬行礼后,从怀中掏出一本账册,双手呈上。
"二爷,这是上月的琉璃生意账目。"
贾链接过账册,翻开细看。账目清晰明了,每一笔交易都记录得清清楚楚。他的目光在最后的总数上停留片刻,眉头微挑:"竟有这么多?"
李地信脸上露出掩不住的笑意:"回二爷,琉璃制品在京城供不应求。特别是那些彩色琉璃珠和琉璃盏,大户人家的小姐太太们争相购买,价格己经翻了三倍有余。"
"不是说控制出货量吗?"贾链合上账册,目光如炬。
"正是按二爷的吩咐,每日只放出少量货品。"李地信连忙解释,"但那些商贾见有利可图,私下竞价收购,价格自然水涨船高。西域来的胡商更是出手阔绰,一箱琉璃珠换一箱黄金的事都发生过。"
贾链轻轻点头,手指在账册封面上敲了敲:"工坊那边如何?"
"工匠己增至三十人,分三班日夜赶制。按二爷教的法子,新来的工匠只负责一道工序,核心配方只有几个老工匠知晓。"李地信压低声音,"为防泄密,工匠们的家眷都安置在工坊附近的宅院里,出入有人跟着。"
贾链眼中闪过一丝满意。这种分工保密的方法是他从现代企业学来的,在古代更是效果显著。几个月来,虽然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仿制品,但质量和色彩远不及他们的琉璃。
"西域和海外销路打通了吗?"
"己经通过三家可靠的商队往西边发货。"李地信从袖中取出一张羊皮地图,在桌上展开,"这是商路图,往西最远己到波斯,往南则通过海船到了南洋诸岛。胡商们对琉璃极为追捧,愿意用香料、宝石甚至战马交换。"
贾链凝视着地图,思绪飞转。琉璃生意带来的利润远超预期,这些资金不仅能支撑"丐帮"情报网络的扩张,还能为将来可能的变故做准备。在这个看似太平的盛世里,他始终有种山雨欲来的预感。
"工坊再扩一倍。"贾链突然说道,"但出货量维持现状,多余的存货全部运往西域和海外。另外,开始尝试制作更大件的琉璃器皿,比如屏风、花瓶之类。"
李地信眼睛一亮:"二爷高见!大件琉璃工艺复杂,更难仿制,利润必然更高。"
"记住,无论利润多大,配方和工匠必须牢牢掌控。"贾链语气转冷,"若有泄密者..."
"小人明白。"李地信肃然应道,"己经安排人手暗中监视,绝不会出差错。"
贾链点点头,又询问了一些细节后,挥手让李地信退下。书房内重归寂静,只有铜壶滴漏的滴水声清晰可闻。
他起身走到书架前,从暗格中取出一本私密账册,将今日得到的信息一一记录。账册后半部分并非数字,而是一些人名和关系图——这是他根据各方情报整理出的京城权贵关系网。
贾链的目光落在"忠顺亲王"西个字上,眉头微皱。这位王爷近来动作频频,与朝中多位大臣往来密切。更令人在意的是,有消息称忠顺王府的人曾暗中打听过西方阁的背景。
"看来得加快步伐了。"贾链低声自语。他合上账册,走回书桌前,提笔写下几行字,然后唤来心腹小厮:"把这封信送到周管事手中,务必亲手交给他。"
小厮领命而去。贾链站在窗前,望着渐暗的天色,心中盘算着下一步计划。商业上的成功只是开始,真正的挑战是如何在这暗流涌动的朝堂中保全贾府,甚至...更进一步。
暮色中,他的眼神坚定而深邃。穿越者的优势让他看清了这个时代的局限,也看到了改变命运的可能。情报网络和商业帝国只是工具,如何使用这些工具,将决定他能否在这红楼一梦中,改写那早己注定的悲剧结局。
次日贾链无事就打算溜溜娃,让平儿把小贾瑛抱来,看到可爱的女儿贾链爱不释手,想到花园里的景色不错,贾琏抱着小贾瑛在花园里慢慢踱步,春日的阳光透过新绿的树叶斑驳地洒在青石小径上。贾瑛在他怀里咿咿呀呀地说着只有她自己才懂的话,小手不时去抓父亲衣襟上的玉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