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大禹筑九鼎

2025-08-18 2438字 5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大禹接受了舜的禅让,成为了人族的共主。

大禹夙夜勤勉,励精图治。

以过人魄力与智慧,奔走于华夏诸部之间,调停纷争,化解宿怨,将散落如星辰的部落逐渐凝聚成一个整体,共同遵循他的政令。

他重视农桑,疏浚河道,兴修水利。

将昔日泛滥成灾的江河化为滋养万民的源泉,广袤的大地上,粟稷盈仓,人口繁衍,一派欣欣向荣的“人族大兴”景象。

作为执掌这庞大人族的领袖,大禹隐隐察觉到繁荣下的隐隐裂痕。

他清晰地感觉到,那延续了千百年的部落制度,己然难以适应如今人族下现在的发展。

部落间的摩擦依旧不断,演变为复杂的田界归属、大型沟渠由谁修缮、跨区域行商的赋税归属……

那些散落在深山、草原边缘的新生聚落,他们名义上归属某一大部落,实则与本部联系松散,形同自治。

中央的号令难以有效传达、贯彻执行。

人族的力量从未如此强大,人口繁盛,物产丰饶。

然而,让大禹忧心的是,一旦遭遇巨大危机,如何迅速、高效地调动这分散于各个部落名下的庞大资源和人力?

若依旧如洪水前那般,部族分散,各行其是,一盘散沙,如何应对下一次天灾?

难道还像过去一样,靠一位德高望重的首领前往各部落晓以大义、恳请相助?

这无异于将整个族群的安危置于迟缓、不确定的风险之上。

治水之功,岂不是付诸东流!

更为根本的是,人族作为一个整体的认同感在不断增强,无数人因通婚、迁徙、共同劳动而融合。

新一代的年轻人,他们心中的归属感,是脚下共同耕耘的土地,是共同遵循的大禹的治理。

城墙的坚固,需要统一的规划与构建;

土地的耕种,需要统一的指导与调配;

政令的通行,需要条理分明的层级与律法;

万民的凝聚,需要超越部落之上的认同与责任。

这一切,都己非松散联盟的部落旧制所能承载。

百年治世,人族大兴己成定局,但这鼎沸的盛世,同时也将古老的部落格局推向了不得不变革的临界点。

一个前所未有的构想,在大禹的心中清晰地勾勒成形。

虽然十三年的治水非常的尽心困苦,但是亦是禹认知天下的绝佳历程。

他曾踏遍每一寸被洪水肆虐过的土地,知晓了雍州之民尚白,崇山峻厚,穴居冬暖夏凉;

青州海滨,渔民赤膊缠网,敬畏龙王却又敢乘筏与风浪搏命;

扬州泽国,女子擅织轻纱,男子刺船如飞;

荆州瘴疠之地,,生啖鱼脍以避水毒,物产更是丰饶各异:

梁州深山出异木,其香驱虫,木质坚硬如铁;

兖州沃野产奇黍,一年三熟,养活了无数挣扎于水患边缘的灾民;

徐州赤土之下藏赤铜青金,曾被他命令停止挖掘,只因此地水脉脆弱,过度开采恐生灾变。

……

为理清天下诸侯封疆几何,强化宗主与西方诸侯的统属关系。

大禹择定良辰,决意在涂山举行一场前所未有的诸侯大会。

各方诸侯依照旧例,携带贡赋珍宝云集于涂山。

时值吉日,天朗气清。

大禹身着玄端冕服,头戴十二旒冠冕,步履沉稳,独自踏上祭坛高高的玉阶。

大禹行至坛顶中央,面北而立,仰望苍穹。

以威严的声音,开始深深祝祷:

“通天祖师在上,女娲圣母在上,人族先辈在上”

“佑护我人族气运绵长,风雨和顺,稼穑丰稔,仓廪充盈!”

“祈请泽被天下万民,老者安之,少者怀之,鳏寡孤独皆有所养,共享太平!”

“天下受之于舜帝明德,非予一人之私器也!帝舜禅贤,光耀千古。

予承大位,亦知神器至重,天命靡常!

是以禀告苍天,昭告天下:

将来此位,必定传之贤能,唯德是举,唯才是尊!

决不私之一家一姓!

愿通天祖师鉴之,女娲圣母鉴之,万邦共鉴之!”

坛下跪伏的各方诸侯无不心头剧震!

无数诸侯,心中对大禹的敬意更甚。

诸侯们在深刻认识大禹那宏阔的胸襟后,那份拥戴之情便转化为了具体的行动。

他们在坚决拥护大禹至高无上的人族共主的权柄。

同时,也积极地进献各类贡品。

山川河泽的奇珍,西方土地的丰饶物产,如百川归海般汇向阳城,以表达对这位真正能君临天下的领袖的敬意与归属。

各方诸侯常来阳城献“金”,就准备将各方诸侯进献的各种金属,铸造成几个大鼎。

大禹决定以鼎镇国,昭示功业,划定九州。

然而,大禹深知,鼎乃重器,象征九州,亦凝聚着各方诸侯的归属与期望,铸造之法若不得当,极易授人口实,引发猜忌。

大禹经过深思熟虑,想出了周全之策,决定哪一州所贡之金,就拿来铸哪一州的鼎!

每一州的金属铸成本州的鼎,如同诸侯与他们的土地共同铸就了自己的象征。

铸造之工,浩繁而神圣。

大禹倾尽国中巧匠,投入此旷世工程。

他指令工匠,将哪一州内的山川形势都铸在上面。

于是,青州鼎刻泰山之巍峨、东海之浩渺;

扬州鼎现太湖之烟波、九嶷之云峰;

雍州鼎表黄河之源流、秦岭之险峻……

每一口鼎,都化作了微缩的乾坤图,山川脉络,宛若天成。

并将代表祥瑞仁德的玄鸟、应龙、麒麟一同被铸于鼎身。

不仅如此,大禹还向云霄求助,利用各种仙材,以仙法炼制。蕴含了人族的气运和心血。

寒来暑往,炉火不熄,钟鼎交响。

不知又过了多少年,大禹己在位百年了。

伴随着地动山摇般的铸钟宣告,气势磅礴的九鼎铸成了!

即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

九口巨鼎列于高台之上,古朴厚重,色如玄夜,在日光下流转着幽深的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