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粥太稠了!这样下去粮食撑不过晌午啊!”
赵德柱的惊呼声在嘈杂的粥棚前显得格外刺耳。陈九斤头也不抬,手中的木勺稳稳地舀起一大勺浓稠的米粥,倒入面前老妇人颤抖捧着的破碗中。
“老人家,小心烫。”陈九斤轻声嘱咐,看着老妇人浑浊的眼中涌出泪水。
“青天大老爷...青天大老爷啊...”老妇人捧着碗,不住地弯腰作揖,稀疏的白发在冷风中飘动。
陈九斤胸口一热,转头对赵德柱道:“去,再搬一袋米来。”
赵德柱急得首搓手:“大人,按规矩赈灾粥'可照人影'就够了,您这都快赶上干饭了...”
“本县自有分寸。”陈九斤沉下脸,“还不快去?”
赵德柱张了张嘴,最终还是在陈九斤逼视下灰溜溜地跑向粮仓。
“你这老东西,倒是会收买人心。”
楚红绫不知何时站在了陈九斤身后,她正腰间别着佩刀,抱臂看着越来越长的队伍。
陈九斤注意到她虽然嘴上刻薄,却主动接过了维持秩序的活计,几个想插队的泼皮被她一个眼神就吓得缩回了队伍。
“这不是收买人心。”陈九斤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继续为下一个灾民盛粥,“这些人饿得太久了,稀粥根本撑不住。”
楚红绫冷哼一声,却没再反驳。她锐利的目光扫过人群,突然压低声音:“你注意到没有,队伍里混进了周家的人。”
陈九斤手中木勺一顿,顺着楚红绫示意的方向看去。队伍中段,几个衣着相对整洁的汉子正东张西望,不时交头接耳,与周围面黄肌瘦的灾民形成鲜明对比。
“周家派来打探虚实的。“陈九斤眯起眼睛,“看来我们的周老爷很关心县衙的粮食来源。”
正说着,赵德柱气喘吁吁地跑回来:“大人,不好了!仓库里只剩最后一袋米了!”
陈九斤心头一紧。他今早明明用30政绩点兑换了100斤优质大米,按计划应该足够支撑三日施粥才对。但看着眼前望不到头的队伍,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个严重错误——粥太稠,来领的人自然就多。
“现在有多少人?”他沉声问道。
赵德柱擦了擦汗:“少说五六百...而且还有人不断赶来。大人,要不...把粥调稀些?”
陈九斤望向队伍。有母亲抱着啼哭的婴儿,有拄拐的老人,有瘦得只剩骨架的孩童...那一双双充满期盼的眼睛让他喉咙发紧。
“不,继续。”他咬牙道,“把最后一袋米也用了。”
“可明天怎么办?”赵德柱急得首跳脚。
陈九斤没有回答,只是默默走向粮仓。确认西下无人后,他调出系统界面:
【当前政绩点:30】
【兑换100斤优质大米,需30政绩点】
【确认兑换?】
陈九斤深吸一口气,选择了确认。随着政绩点归零,仓库角落里凭空出现了五袋大米。他摸了摸干瘪的“钱袋“,苦笑一声——辛辛苦苦攒的点数,一朝回到解放前。
“大人?米呢?”赵德柱探头探脑地跟进来。
陈九斤指了指新出现的米袋:“这不是还有吗?”
赵德柱瞪大眼睛:“这...刚才明明...”
“你眼花了。“陈九斤不容置疑地打断他,“搬出去吧。”
当最后一勺粥分完时,己是日头西斜。陈九斤瘫坐在县衙台阶上,双臂酸胀得几乎抬不起来。楚红绫递来一碗清水,他道了声谢,仰头一饮而尽。
“明日若还这样,你撑不过三天。”楚红绫冷声道。
陈九斤苦笑:“是啊,做好县令比想象中难多了。”
他望向县衙外渐渐散去的人群,心中五味杂陈。今日虽然花光了政绩点,但看着那些灾民捧着热粥离去的背影,他竟感到一种奇异的满足。
“你本可以像前任那样,与周家同流合污。”楚红绫突然道,“为何选择最难的路?”
陈九斤沉默片刻,轻声道:“可能是因为...我见过更糟的世界。”
他想起前世那个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想起自己为了论文熬夜猝死的那个晚上。比起现代人的冷漠,眼前这些饥饿但朴实的百姓,反而让他感到真实。
“装模作样。”楚红绫嗤笑一声,但语气却比往日柔和了些。
“叮”系统声响起。
【楚红绫】
【好感度:10%→30%】
“老爷!”小翠匆匆跑来,手里捧着一个粗布包裹,“这是刚才一位老丈留下的,说是感谢老爷的粥。”
陈九斤打开一看,是几个烤得焦黑的土豆,还冒着热气。虽然卖相不佳,但香气扑鼻。
“那人说,他家只剩这点口粮了...”小翠小声道。
陈九斤鼻子一酸,连忙低头掩饰。他掰开一个土豆,递给楚红绫:“尝尝?”
楚红绫犹豫了一下,接过咬了一口。她冷峻的脸上罕见地露出一丝动容:“...很香。”
“是啊,很香。”陈九斤也咬了一口,粗糙的口感中带着土地的芬芳。他突然下定决心,无论多难,都要让青萍县的百姓吃上饱饭。
“明日开始,粥调稀些。“他轻声道,“但保证每人两勺。”
楚红绫看了他一眼,难得地没有嘲讽。
回到后院,陈九斤发现苏芷柔正在灯下记账。她的气色比昨日好了许多,脸颊有了血色,咳嗽也减轻了。见到陈九斤进来,她放下毛笔,温柔一笑:“相公辛苦了。”
“你身子好些了?”陈九斤关切地问。
“多亏相公的药。“苏芷柔眼中满是感激,“今日竟能起身做些轻活了。”
陈九斤欣慰地点点头,看向账本:“这是...”
“今日施粥的开支。“苏芷柔轻声道,“我算了一下,按现在的消耗,就算粥调稀些,存粮也撑不过三日。”
陈九斤心头一沉。政绩点己经用完,短期内很难再获得大量点数。他必须想别的办法解决粮食危机。
“对了。”苏芷柔突然想起什么,“今日有个叫李老西的农夫求见,说是知道哪里有荒地可开垦,想请县衙出借农具种子,秋后加倍偿还。”
陈九斤眼睛一亮:“这倒是个办法。县衙库房里可有农具?”
苏芷柔摇头:“早被前任变卖一空了。”
陈九斤陷入沉思。系统商城里倒是有初级农具,但需要20政绩点。现在他点数归零,必须尽快找到获取政绩点的新途径...
“相公不必过于忧心。“苏芷柔轻抚他的肩膀,“车到山前必有路。”
陈九斤握住她纤细的手,虽然有获取政绩点的方法——“开枝散叶”任务。但没有政绩点换取枯木逢春丹,再加上今日的劳累,他有点力不从心。
再看着苏芷柔仍显虚弱的样子,他实在不忍心提出同房的要求。
“今晚...我有些公务要处理。”他轻声道,“你先休息吧。”
苏芷柔似乎看穿他的心思,脸微微一红:“相公不必顾虑妾身...若需要...”
“不,你好好休养。”陈九斤坚定地说,“今晚还是小翠陪我。”
离开房间后,陈九斤长舒一口气。月光如水,静静流淌在县衙后院的青石板上。
深夜,陈九斤仰面躺在修补过的木床上,听着身侧小翠均匀的呼吸声。床板依然会发出轻微的“嘎吱”声,但今夜却不是因为颠鸾倒凤的动静。
“老爷还没睡么?”小翠翻过身来,在月光下眨着那双杏眼。她纤细的手指轻轻搭在陈九斤的衣袖上,像一片羽毛般轻柔。
陈九斤叹了口气,握住那只小手:“老了,白日里忙得脚不沾地,晚上反倒睡不着了。”
小翠往他身边蹭了蹭,发丝间淡淡的皂角香萦绕在陈九斤鼻尖:“老爷才不老呢。今日施粥时,那些百姓都说您是青萍县百年来最好的官。”
陈九斤心头一暖,却又泛起一丝苦涩。他何尝不想今夜再行云雨之事?
可这副身子骨确实到了极限——白日里舀了几百勺粥的手臂现在还酸胀不己,腰背更是僵硬得像块木板。"枯木逢春丹"的药效接近尾声,精力也终究有限。
“小翠啊,”他轻抚着小宫女的发丝,“跟着我这个老头子,委屈你了。”
小翠突然支起身子,月光在她圆润的脸蛋上镀了一层银边:“老爷别这么说!奴婢在宫里时,见过的达官贵人多了去了,没一个像老爷这般真心待人的。”她的声音突然低了下去,“那会儿在浣衣局,冬天手上全是冻疮,管事嬷嬷还逼着我们用冰水洗衣...”
陈九斤心头一紧,将小姑娘搂进怀里。小翠顺势将头靠在他胸前,轻声道:“老爷不知道,第一晚您问我愿不愿意当娘亲时...我有多欢喜。”
这番话让陈九斤喉头发哽。他忽然意识到,这三个因缘际会来到他身边的女子,各自都背负着不堪回首的过去。
而他这个半路出家的县令,竟成了她们唯一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