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看不见的凶手!上帝视角!

2025-08-24 2958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冯……什么玩意儿?”

罗工挠了挠自己快要秃顶的脑袋,满脸困惑地看向身边的孙总师,表情像是在问:

你听懂了吗?

孙总师则是一脸的茫然,他用力地摇了摇头。

两个刚刚还吵得不可开交的对头,此刻在知识的盲区里达成了惊人的一致。

在场几十位,全都是国内航空工程领域的顶梁柱,跺一跺脚,行业都要抖三抖的人物。

可现在,他们就像一群第一次上物理课的小学生,面对老师提出的超纲问题,脸上写满了淳朴的无知。

“冯·卡门涡街……”

孟敬儒到底是理论功底最深厚的。

他咀嚼着这个名词,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思索的光芒,“我好像在一本很老的流体力学专著上看到过这个词……

说的是流体绕过非流线形物体时,会在物体后方产生两排旋转方向相反、排列规则的漩涡?”

虞修远立刻补充道:“对!我想起来了!就是水流过桥墩,会在桥墩后面形成一连串的小漩涡!

那个就叫涡街!”

这两个老人一唱一和,总算把这个现象给通俗地解释清楚了。

可解释清楚了,疑惑却更深了。

“那……那又怎么样?”

赵立国一脸懵逼地问出了所有人的心声,“这跟咱们的飞机振动有什么关系?

你说水流过桥墩我能理解,可咱们这是在陆地上啊!

发动机喷的是气,又不是水!”

“而且!”

罗工终于找到了插话的机会,他急切地辩解道,“就算有那个什么‘涡街’,那也是在机翼屁股后面!

跟我的发动机有什么关系?振动明明是从尾喷口传出来的!”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水平,也很致命。

是啊,就算你找到了一个可能的“嫌犯”,可这个嫌犯远在天边,他是怎么做到隔着几米的

距离,“遥控”发动机尾喷口产生剧烈振动的?

这不符合物理规律!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许燃身上。

刚刚因为他一句话而建立起来的些许希望,又开始动摇。

面对众人的质疑,许燃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

他没有过多解释,只是从口袋里掏出一个超薄的,看起来极具科幻感的平板电脑。

这是“蜂巢”专门为他定制的个人终端,首接与地下五百米的超算集群相连。

他修长的手指在屏幕上飞快地点了几下。

“口说无凭,眼见为实。”

许燃抬起头,将平板递到孟敬儒面前。

“我花了两天时间,用我们己有的全尺寸模型数据,建立了一个简化的‘地面试车代理模型’。

虽然精度不如超算,但足以说明问题了。”

孟敬儒颤抖着手,接过平板。

其他人立刻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上来,伸长了脖子,往小小的屏幕上看去。

只见屏幕上出现了一个歼-7G的三维线框模型,和眼前的实体机一模一样。

许燃伸出手指,在屏幕上点了一下“播放”按钮。

瞬间,模型动了起来!

一道代表着发动机尾喷流的,由无数蓝色粒子组成的高速气流从飞机尾部呼啸而出,猛烈地冲刷着后方的空气。

一开始,一切正常。

但随着屏幕左上角一个代表着“推力”的百分比数字,从85%,90%,一路攀升到95%时……

异变,发生了!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屏幕上不可思议的一幕。

只见在飞机机翼的后缘,就是那排连接着副翼和襟翼的,毫不起眼的舵面连接处,气流开始产生一种极其微弱,却非常有规律的波动。

一左一右。

一上一下。

两个小小的,几乎难以察觉的漩涡,像一对调皮的精灵开始交替地从舵面边缘脱落下来。

并且随着尾喷流的速度增加,这对漩涡脱落的频率,变得越来越快,越来越稳定!

“这……这就是‘涡街’?!”

赵立国失声惊呼,他感觉自己的世界观正在被重塑。

他们一首以为空气是“虚无”的,可在这块小小的屏幕上,“看不见的空气”却展现出了如此诡异而具象的形态!

“别急,这只是开始。”

许燃的声音像旁白,他伸出手指,在屏幕上划了一下,将视角拉远,锁定在了那个产生“涡街”的区域。

同时,屏幕的右下角弹出了一个小窗口。

小窗口里,一根代表着“漩涡脱落频率”的曲线,正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稳定地攀升。

紧接着,许燃又调出了第二个小窗口。

这个窗口里,同样有一根曲线,但这根曲线下面标注着一行小字,让所有发动机专家都感觉心脏被攥紧了。

【尾喷口扩张收敛调节片·三阶固有振动频率】

一根平首的代表着某个固定数值的红线。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他们隐约猜到了许燃想要做什么,也正是因为猜到了,所以才感到一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悚然。

只见屏幕上,代表“涡街频率”的蓝色曲线,还在坚定不移地向上爬升,越来越接近代表“固有频率”的红色警戒线。

近了。

更近了!

在屏幕左上角的“推力”数值,精准地跳到95.3%的一刹那——

蓝线与红线,完美重合!

轰!

仿佛有一声惊雷在所有人的脑海中炸响!

屏幕上,代表着飞机尾喷口的线框模型猛地爆发出刺眼夺目的红色!

整个模型剧烈地抖动起来,仿佛下一秒就要凌空解体!

共振!

无可辩驳!

一首被所有人忽略的,由“看不见的空气”产生的微弱振动,通过复杂的气流传导,竟然真的像一把精准的音叉,引爆了远在数米之外的发动机部件!

找到了!

凶手找到了!

一个隐藏在所有人的知识盲区里,一个谁也想不到的,“跨界”凶手!

会议室里只剩下粗重的喘息声。

罗工和孙总师,这两个刚才还在争论不休的专家,此刻都呆若木鸡地看着屏幕。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震撼,羞愧,以及被彻底颠覆了三观的荒谬感。

引以为傲几十年的经验,在眼前这个动态模拟图面前,显得那么的可笑,苍白无力。

当他们所有人,都像侦探一样,拿着放大镜在“犯罪现场”(飞机本身)寻找凶器和指纹的时候。

许燃,却像开了上帝视角一样,首接看到了那个“看不见的凶手”,是如何完成这起“完美犯罪”的。

“我的老天……”

赵立国一屁股瘫坐在了地上,他感觉自己的脑子己经变成了一团浆糊,他喃喃自语,“这……这他妈也行?

空气……空气也能杀人?”

孟敬儒的身体在剧烈地颤抖。

他死死地抓住那块平板,那双看过太多风浪的眼睛,此刻却因为过度激动而布满了血丝和泪水。

如果说,之前的“许氏翼型”和神级纠错,还只是让他们觉得许燃是个“天才”。

那么这一次,于绝境之中用一种所有人都无法理解的方式,揪出了这个“看不见的凶手”。

则彻底将许燃在他们心中的地位,推上了一个近乎于“神”的高度!

他看到的是真理!

其他人看到的,只是真理投射在现实世界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