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意外收获

2025-08-17 4306字 5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刚刚接到省里的电话,说是中央电视台要来做专题报道!”高远山放下手机,兴奋得声音都有些颤抖。

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被这个消息震惊了。

“中央电视台?”林小雨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真的假的?”

“千真万确。”高远山点头确认,“而且是《焦点访谈》栏目组,要做一期关于基层政务服务改革的专题节目。”

周阳感觉心跳都加速了。《焦点访谈》可是央视的王牌栏目,影响力覆盖全国。如果能在这个平台上展示临海市的改革成果,意义不言而喻。

袁成功走到窗边,望着夜幕下的城市:“从地方媒体到省级媒体,再到中央媒体,这个发展速度确实超出了预期。”

“但压力也会更大。”周阳冷静地分析,“央视的要求肯定比其他媒体更严格。”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进来的是一个意外的访客——竟然是刚才道歉的林国强。

“林副主任,你怎么又回来了?”林小雨有些意外。

林国强的表情有些尴尬:“我想再和周市长谈谈,关于改革经验推广的问题。”

袁成功皱了皱眉:“还有什么要说的?该说的刚才不是都说了吗?”

“是这样的。”林国强坐下来,“我刚才和我们市长通了电话,他对临海市的做法很感兴趣,想派人来学习。”

周阳有些意外。刚才还在质疑,现在就要来学习,这个转变来得太快了。

“具体想学什么?”周阳问道。

“主要是想了解你们在资金投入方面是怎么安排的。”林国强如实说道,“我们市的财政比较紧张,希望能找到低成本的改革路径。”

这个问题触及了很多地方的痛点。不是所有地方都有临海市这样的财政条件。

【叮!检测到宿主面临经验推广的现实挑战,系统奖励:资源优化配置能力+25%,成本控制能力+30%,获得特殊物品“节约锦囊”(可提供低成本改革方案)。】

听到系统提示,周阳心里有了新的想法。

“林副主任,改革确实需要投入,但最重要的投入不是资金,而是决心。”周阳说道,“很多改革措施其实不需要太多钱。”

“比如呢?”林国强来了兴趣。

“比如改善服务态度,这完全靠管理,不需要额外投入。”周阳举例说明,“比如简化办事流程,这主要靠制度创新,成本很低。”

林小雨补充道:“我们的一站式服务,主要是把原来分散的窗口集中起来,硬件投入并不大。”

林国强认真记录着:“那设备更新呢?我看你们的电脑都很新。”

“设备可以分批更新,不需要一步到位。”高远山回答,“关键是先把软件服务搞上去。”

正在讨论时,袁成功的手机响了。他接通后,表情逐渐变得严肃起来。

“什么情况?”周阳问道。

“刚刚接到邵明市的电话。”袁成功挂掉电话,“他们说明天会有几个地市的考察团过来,但不是来学习的。”

“不是来学习的?”大家都很困惑。

“据说是来'深度调研'的,想找出我们改革中的深层次问题。”袁成功详细解释,“领头的是昭阳市的常务副市长。”

周阳心里咯噔一下。昭阳市是省里的经济强市,在政务服务方面也有一定基础。如果他们来找问题,确实不好对付。

“看来还有人不服气。”林小雨分析道。

林国强在旁边听着,表情变得有些古怪:“周市长,我可能知道一些内部消息。”

“什么消息?”大家都看向他。

“据我了解,昭阳市对临海市成为全省典型很不服气。”林国强压低声音,“他们认为自己的条件比临海市好,凭什么临海市出风头?”

袁成功冷哼一声:“典型的酸葡萄心理。做不好就嫉妒别人做得好。”

“具体他们想怎么做?”周阳问道。

“听说是想通过深度调研,找出临海市改革中的制度漏洞和管理缺陷。”林国强详细说道,“如果能找到足够的问题,就可以质疑全省推广的合理性。”

办公室里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如果真的被找出严重问题,现场会确实可能受到影响。

就在这时,林小雨的手机响了。她接通后,脸色变得复杂起来。

“又有什么消息?”周阳问道。

“刚刚市民服务中心打来电话,说今天晚上有很多外地人在那里转悠。”林小雨说道,“工作人员怀疑是来踩点的。”

“踩点?”高远山不解。

“就是提前了解情况,明天好有针对性地提问。”袁成功解释道。

林国强在旁边听着,突然开口:“如果你们信得过我,我可以帮你们打听一下他们的具体计划。”

周阳看了看他:“你为什么要帮我们?”

“说实话,今天的经历让我很受触动。”林国强坦诚地说,“我发现自己之前的想法确实有问题。而且,我也希望能学到一些真正有用的经验。”

袁成功思考了一下:“你怎么帮我们打听?”

“我和昭阳市的一些人比较熟,可以通过私人关系了解他们的想法。”林国强解释道。

周阳权衡了一下利弊:“那就麻烦你了。但我们不希望搞什么阴谋诡计,一切光明正大。”

“我明白。”林国强点头,“我只是帮你们了解情况,不会做别的。”

正在商量时,办公室的电话响了。周阳接通后,表情变得惊讶起来。

“省政府办公厅?”周阳听着电话,“什么?好的,我明白了。”

挂掉电话,周阳转身对大家说:“省里刚刚通知,明天昭阳市考察团的行程有变化。”

“什么变化?”大家都很关心。

“原本是私下调研,现在改为公开考察。”周阳详细说道,“而且省里会派工作组全程陪同。”

林国强听到这个消息,表情变得微妙起来:“这样一来,他们就不能随便发挥了。”

“看来省里对这个事情很重视。”袁成功分析道,“不想让某些人搞小动作。”

就在大家为这个消息感到稍微安心时,高远山又接到了电话。他听了几句后,脸上露出了惊喜的表情。

“什么好消息?”林小雨问道。

“刚刚接到通知,明天不仅昭阳市要来,还有其他五个地市也要来考察。”高远山兴奋地说道,“规模比预期的大多了。”

周阳心情复杂。考察团规模大意味着影响力大,但压力也会更大。

“这下真的是众目睽睽了。”袁成功感慨道。

林国强看了看时间:“我先回去联系一下昭阳市那边,看看能了解到什么消息。”

送走林国强后,办公室里的几个人开始讨论明天的应对策略。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保持正常状态。”周阳说道,“不要因为有人来考察就搞特殊安排。”

“对,让他们看到我们平时的真实工作状态。”高远山赞同。

正在讨论时,林小雨的手机又响了。她接通后,脸上露出了意外的表情。

“怎么了?”周阳问道。

“刚刚接到消息,《焦点访谈》的记者团明天就到,正好赶上考察团来访。”林小雨说道。

袁成功眼睛一亮:“这倒是个好机会。央视记者在场,那些想找茬的人就不敢太过分了。”

“确实,媒体的监督作用不可小觑。”周阳点头同意。

就在大家为明天的安排做最后讨论时,办公室的门再次被推开。进来的是一个意外的人物——竟然是省委组织部的王部长。

“王部长,您这么晚还来?”周阳起身迎接。

王部长坐下来,表情有些严肃:“我是专程来提醒你们的。明天的考察很关键,一定要慎重应对。”

“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吗?”袁成功问道。

“据我了解,昭阳市确实是带着问题来的。”王部长首言不讳,“他们想通过挑毛病来证明临海市的经验不具有普遍性。”

周阳心里有了准备:“我们会实事求是地展示情况。”

“这个态度很好。”王部长点头,“但也要有应对预案。如果他们提出刁钻问题,不要被动挨打。”

正说着,林小雨接到一个电话。她听了几句后,脸上露出了困惑的表情。

“又有什么情况?”周阳问道。

“刚刚渔港镇打来电话,说有人在那里问东问西,像是在打听什么消息。”林小雨说道。

王部长皱起眉头:“看来有人确实在做文章。渔港镇是你们的薄弱环节,要特别注意。”

“我们立即派人过去了解情况。”高远山表态道。

“不用了。”王部长摆摆手,“现在派人过去反而会引起怀疑。还是按正常情况处理。”

正在商量应对措施时,周阳的手机响了。看到来电显示,他的表情变得惊讶起来。

“省委书记办公室?”他接通电话,“喂,您好…什么时候?…好的,我马上准备。”

挂掉电话,周阳转身对大家说:“陈书记要见我,现在就要去。”

王部长也站起身:“我陪你一起去。看来省里对明天的考察确实很重视。”

一个小时后,周阳再次坐在省委书记陈建华的办公室里。这次陈书记的表情比上次更加严肃。

“小周,明天的考察非常关键。”陈书记开门见山,“不仅关系到临海市的声誉,也关系到全省改革的推进。”

“书记,我明白这次考察的重要性。”周阳认真地说道。

“据我了解,昭阳市确实是想给你们找麻烦。”陈书记首言不讳,“他们对临海市成为典型很不服气。”

周阳点点头:“我们己经有了心理准备。”

“但我也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陈书记话锋一转,“中央对临海市的改革高度关注,己经有领导明确表态支持。”

这个消息让周阳心里稍微安定了一些。有中央的支持,地方上的一些小动作就不足为虑了。

“明天你要记住几个要点。”陈书记叮嘱道,“第一,实事求是,不夸大成绩,也不回避问题;第二,保持自信,不要被质疑声音影响心态;第三,用事实说话,让数据和群众满意度证明一切。”

“书记放心,我会牢记这些要点。”周阳表态道。

谈话持续了半个小时,陈书记对明天的考察给出了详细的指导意见。回到临海市己经是深夜十一点了。

第二天一早,临海市就进入了紧张的准备状态。各个部门都在做最后的检查,确保不出任何纰漏。

上午九点,昭阳市的考察团准时到达。领头的是昭阳市常务副市长张建军,一个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看起来很精明。

“周市长,久仰大名。”张建军伸出手,脸上带着职业性的笑容。

“张副市长客气了。”周阳握手回应,“欢迎到临海市指导工作。”

寒暄过后,考察正式开始。与之前其他考察团不同,昭阳市的人明显更加挑剔,每个环节都要仔细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