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以身作则

2025-08-17 3680字 5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刘峰是省政府办公厅督查处的副处长,也是袁成功的老下属。他的突然出现让办公室里的气氛变得微妙起来。

“袁市长,您好。”刘峰恭敬地向袁成功点头致意,然后看向周阳,“周市长,我是省政府办公厅的刘峰,专程来了解明天视察的准备情况。”

周阳连忙起身:“刘处长,您辛苦了。”

“不辛苦。”刘峰摆摆手,然后环视了一圈办公室,“看大家这表情,是不是因为视察时间提前有些紧张?”

高远山苦笑:“确实有些措手不及。”

刘峰点点头:“这很正常。但我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省长对临海市的期待很高。”

“期待?”林小雨好奇地问。

“对。”刘峰坐下来,“刚才那些外地同行向省长汇报的情况,让省长很感兴趣。他说,如果临海市的经验确实可行,要在全省推广。”

袁成功若有所思:“看来省里对政务服务改革很重视。”

“非常重视。”刘峰确认道,“省长亲自过问这次视察的安排,要求一定要看到真实情况。”

周阳心里咯噔一下:“真实情况?”

“对,不要任何包装和表演。”刘峰强调道,“省长最讨厌形式主义,他要看的是你们平时的工作水平。”

这话让在场的人既紧张又安心。紧张的是没有包装的机会,安心的是不用刻意表演。

就在这时,林小雨的手机又响了。她接通后,表情变得有些古怪。

“怎么了?”周阳问道。

“市民服务中心那边传来消息,刚才有个办事的群众认出了那些外地来学习的同行。”林小雨说道。

“认出了?然后呢?”高远山问道。

“群众主动过去和他们聊天,介绍我们这里服务的改变。”林小雨继续说道,“而且说得很详细,从以前的排队难、办事慢,到现在的一次办成。

刘峰眼睛一亮:“群众主动介绍?”

“对,而且不是一个人,是好几个群众围过去介绍。”林小雨点头,“他们说以前最怕来政府部门办事,现在反而觉得很方便。”

袁成功满意地笑了:“这才是最好的宣传。群众的真实感受比什么都有说服力。”

“这些外地同行什么反应?”刘峰关心地问道。

林小雨听着电话里的汇报:“他们很惊讶,说很少看到群众主动为政府部门说好话的。而且问了很多具体细节,比如办事流程、服务态度、解决问题的方式等等。”

周阳心里有些感动。这段时间的努力没有白费,群众真的感受到了变化。

【叮!检测到宿主获得群众主动认可,系统奖励:沟通能力+25,亲和力+20,获得特殊物品“群心镜”(可以更准确地感知群众情绪)。】

听到系统提示,周阳心情更加愉悦。系统的奖励总是在关键时刻给他信心。

“周市长,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刘峰突然开口。

“您请说。”周阳收回思绪。

“临海市的改革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刘峰拿出记录本。

这个问题正中周阳下怀。他详细介绍了改革的时间节点、具体措施、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方案。

“最关键的是改变了工作人员的服务理念。”周阳总结道,“从管理者变成服务者,从要我服务变成我要服务。”

刘峰认真记录着:“这个理念转变是怎么实现的?”

“主要是通过培训、考核和激励三个方面。”高远山补充道,“培训让大家知道怎么做,考核让大家必须这样做,激励让大家愿意这样做。”

“具体的激励措施有哪些?”刘峰继续问道。

林小雨拿出一份材料:“我们建立了服务积分制度,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绩效考核和职业发展。”

“而且我们还设立了群众满意奖。”周阳补充道,“每月评选服务标兵,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刘峰点点头:“这些措施很实用。有没有遇到阻力?”

“当然有。”周阳如实回答,“最开始很多人不理解,觉得增加了工作负担。”

“怎么克服的?”刘峰追问道。

“主要是以身作则。”高远山说道,“领导干部先改变,然后带动普通工作人员。”

袁成功在旁边点头:“这个办法很有效。上行下效,领导的态度决定了下属的行为。”

正在大家深入讨论时,办公室的门又被敲响了。进来的是市民服务中心的王老师,他看起来有些激动。

“周市长,外面发生了一件特别的事情。”王老师喘着气说道。

“什么事情?”大家都很好奇。

“刚才有个老大爷来办低保手续,结果发现材料不全。”王老师说道,“按以前的做法,肯定要让他回去补材料,下次再来。”

“然后呢?”周阳问道。

“但是我们的工作人员考虑到老大爷年纪大,腿脚不便,主动提出帮他联系相关部门,当场把缺少的证明开出来了。”王老师兴奋地说道。

刘峰眼睛一亮:“当场解决?”

“对!”王老师点头,“老大爷感动得差点哭了,说没想到政府的服务这么贴心。”

“关键是这一幕被那些外地同行看到了。”王老师继续说道,“他们都说这才是真正的便民服务。”

袁成功满意地笑了:“看到了吗?这就是改革的成果。工作人员能主动为群众着想,而不是机械地按章办事。”

刘峰在记录本上写了几句话:“这个案例很典型,可以作为推广的范例。”

就在这时,林小雨又接到了电话。她听了几句后,脸色变得有些奇怪。

“又有什么情况?”周阳问道。

“刚才那个老大爷办完事后,在门口遇到了一个记者。”林小雨说道。

“记者?”刘峰立即警觉起来,“什么记者?”

“好像是当地电视台的记者,正在做关于政务服务的专题报道。”林小雨解释道,“老大爷主动向记者介绍了刚才的经历。”

周阳心里有些紧张。媒体的报道影响很大,如果角度不对,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

“老大爷怎么说的?”高远山关心地问道。

林小雨听着电话汇报:“老大爷说,以前办个事要跑好几趟,态度还不好。现在不仅一次办成,工作人员还主动帮忙,真的感受到了政府的温暖。”

刘峰稍微松了口气:“这是正面宣传。”

“记者还采访了其他几个办事的群众。”林小雨继续说道,“大家的反馈都很积极。”

“这是好事。”袁成功说道,“群众的真实感受最有说服力。”

正在大家为这个意外的正面宣传感到高兴时,刘峰的手机响了。他接通后,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什么情况?”袁成功敏锐地察觉到了变化。

“省长的行程又有调整。”刘峰挂掉电话,“明天下午的视察时间缩短了一半。”

“缩短?”周阳有些意外,“为什么?”

“省长临时增加了一个重要会议,只能压缩视察时间。”刘峰解释道。

高远山皱起眉头:“时间缩短了,内容会不会也要调整?”

“不会调整内容,但节奏要更紧凑。”刘峰说道,“省长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看到最真实的情况。”

周阳心里更紧张了。时间紧凑意味着没有调整的余地,任何小问题都可能被放大。

“具体的时间安排是什么?”林小雨问道。

刘峰拿出手机查看:“下午两点到达市民服务中心,体验办事流程,大概四十分钟。然后听取工作汇报,二十分钟。最后走访一个街道社区,三十分钟。”

“总共才一个半小时?”高远山咋舌。

“对,所以每个环节都要精心安排。”刘峰说道,“不能有任何差错。”

袁成功思考了一下:“时间虽然短,但也有好处。时间短就没有太多包装的机会,省长看到的更真实。”

“问题是万一出现意外情况怎么办?”周阳担心道。

“那就实事求是地处理。”刘峰说道,“省长最欣赏的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正在大家讨论细节安排时,办公室的门再次被推开。进来的是一个意外的人物——省政府的张秘书长。

“张秘书长?”刘峰惊讶地站了起来。

张秘书长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看起来很精干。他扫视了一圈办公室,目光最后落在周阳身上。

“你就是周阳?”张秘书长直接问道。

“是的,张秘书长好。”周阳连忙起身。

“不用客气,坐下说话。”张秘书长摆摆手,“我是受省长委托,提前过来了解情况的。”

袁成功也站起身:“张秘书长,没想到您亲自过来。”

“袁市长也在啊,好久不见。”张秘书长和袁成功握了握手,“听说你们邵明市的政务服务改革也搞得不错。”

“不敢当,还是临海市走在了前面。”袁成功谦虚地说道。

张秘书长坐下来,拿出记录本:“我时间有限,直接说重点吧。省长对明天的视察很重视,有几个问题想提前了解一下。”

“您请说。”周阳认真地说道。

“第一,临海市的政务服务改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张秘书长问道。

周阳详细回答了这个问题,从改革的背景、目标,到具体的措施、成效,都说得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