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努力的结果

2025-08-17 5143字 5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不用谢我,这是你们自已努力的结果。”陈主任说道,“希望你们再接再厉,为全省的政务服务改革作出更大贡献。”

送走督查组后,办公室里的人都松了口气。

“总算过关了。”高远山感慨道。

“这只是阶段性胜利。”周阳提醒道,“后面的路还很长。”

袁成功赞许地看着周阳:“有这种清醒的认识很好,成功往往容易让人迷失方向。”

就在这时,林小雨的手机又响了。她接通后,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怎么了?”大家都很好奇。

“刚刚接到消息,市民服务中心门口聚集了很多群众。”林小雨说道。

“聚集群众?”周阳心里一紧,“出什么事了?”

“不是出事,而是…”林小雨的表情变得奇怪,“他们是来送锦旗的。”

“送锦旗?”大家都愣住了。

“对,据说是一些办过事的群众,听说政府接受了检查,专门过来表示支持。”林小雨解释道。

袁成功笑了:“这才是最好的检验结果。群众的认可比什么都重要。”

周阳心里很感动。群众能够主动来表示支持,说明这段时间的改革确实得到了认可。

【叮!检测到宿主获得群众高度认可,系统奖励:记忆力+20,逻辑思维能力+15,获得特殊物品“民心茶”一盒(饮用后可以更好地理解群众需求)。】

周阳听到系统提示,心里更加温暖。这次暗访不仅通过了检验,还获得了群众的真心支持,真的是意外之喜。

“我们去看看吧。”高远山提议道。

“好。”周阳点点头。

一行人来到市民服务中心门口,看到确实聚集了不少群众。他们手里拿着锦旗,脸上带着朴实的笑容。

“周市长来了!”有人认出了周阳。

群众们立刻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说着感谢的话。

“周市长,你们这段时间的改变我们都看在眼里。”一个老大爷说道,“办事确实方便多了。”

“是啊,以前跑好几趟都办不成的事,现在一次就能解决。”一个中年女士附和道。

周阳看着这些朴实的面孔,心里很感动:“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职责。”

“不管怎么说,你们的努力我们都看到了。”另一个群众说道,“希望能继续保持下去。”

“一定会的。”周阳郑重地承诺,“我们会持续改进服务质量,让大家办事更方便。”

群众们将锦旗交给了周阳等人,然后逐渐散去。

看着手中的锦旗,周阳心里五味杂陈。这次暗访的成功不仅仅是通过了检验,更重要的是获得了群众的认可。

“这才是最珍贵的奖励。”袁成功看着锦旗说道。

“对,群众的信任比什么都重要。”高远山深有感触地说道。

回到办公室,大家开始总结这次暗访的经验教训。

“这次暗访让我学到了很多。”李萍说道,“最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心态,把检查当作改进的机会。”

“对,而且要实事求是,不要弄虚作假。”林小雨补充道。

“还有就是要持之以恒,不能搞一阵风。”周阳总结道。

袁成功点点头:“你们总结得很好。改革永远在路上,需要持续的努力。”

就在这时,高远山的手机响了。他接通后,脸色逐渐严肃起来。

“怎么了?”周阳问道。

“省里又来消息了。”高远山挂掉电话,“省长要亲自来临海视察。”

“省长?”大家都愣住了。

“对,下周三,省长要来实地了解政务服务改革情况。”高远山说道。

袁成功皱起眉头:“这个级别的视察可不简单,准备工作要更加充分。”

周阳点点头:“看来我们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省长要来视察的消息很快在临海市传开了。整个市政府大楼里弥漫着紧张而兴奋的气氛。

周阳坐在办公室里,面前摊着一大堆材料。省长视察不同于一般的检查,需要准备的内容更加全面细致。

“周市长,省长视察的具体安排出来了。”林小雨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

“说说看。”周阳放下手中的材料。

“上午九点到十一点,在市民服务中心实地体验办事流程。”林小雨念道,“十一点到十二点,召开座谈会听取工作汇报。下午两点到四点,走访几个街道社区,了解基层情况。”

周阳皱起眉头:“时间这么紧?”

“对,省长的行程很满,只能安排半天时间。”林小雨说道,“而且省里要求,不要搞形式主义,要让省长看到真实情况。”

正说着,高远山走了进来,脸上带着凝重的表情。

“刚刚和省里通过电话。”高远山坐下来,“省长这次视察的目的很明确。”

“什么目的?”周阳问道。

“如果临海市的经验确实可行,省长准备在全省推广。”高远山说道,“也就是说,这次视察关系到整个江岚省的政务服务改革。”

周阳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从临海市一个地级市的改革,到全省的推广,这个跨度太大了。

“压力确实很大。”林小雨也感受到了紧张的氛围。

就在这时,袁成功推门进来。他看起来心情不错,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

“看大家这表情,是不是被省长视察的消息吓到了?”袁成功坐下来。

“确实有点紧张。”周阳如实承认,“毕竟影响范围太大了。”

“紧张是正常的,但不要被紧张情绪影响判断。”袁成功说道,“你们想想,省长为什么要来?”

“因为我们的改革有成效?”林小雨试探性地回答。

“对,就是因为有成效。”袁成功点点头,“既然改革方向对了,为什么要紧张?”

高远山若有所思:“您的意思是,我们应该更有信心?”

“不仅仅是信心,更重要的是要保持平常心。”袁成功解释道,“省长来的目的是学习经验,不是找茬挑毛病。”

周阳点点头:“您说得对,我们确实有些过度紧张了。”

正在讨论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进来的是市委办公室的小张,他手里拿着一份紧急文件。

“高书记,省里刚刚传来最新消息。”小张说道。

“什么消息?”高远山立即问道。

“省长视察的同时,中央电视台也要跟随采访。”小张汇报道。

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下来。中央电视台的采访意味着什么,大家都很清楚。

“这…这影响就更大了。”林小雨有些紧张。

“不要紧张。”袁成功反而笑了,“中央电视台来采访,说明上级对你们的认可度很高。”

“但万一出了问题,全国人民都能看到。”周阳担心道。

“正因为如此,你们更应该有信心。”袁成功说道,“上级既然安排央视采访,就说明对你们的表现有把握。”

高远山想了想:“袁市长说得有道理,我们不能因为规格高了就乱了阵脚。”

就在这时,林小雨的手机响了。她接通后,表情变得有些奇怪。

“什么情况?”周阳问道。

“刚刚接到消息,市民服务中心门口又聚集了很多人。”林小雨说道。

“又聚集人?”高远山有些担心,“不会是有什么问题吧?”

“不是问题,而是…”林小雨的表情更奇怪了,“是很多外地的同行来学习经验。”

“外地同行?”袁成功来了兴趣。

“对,据说有好几个地市的政务服务部门负责人,听说我们这里改革效果好,专程赶来学习。”林小雨解释道。

周阳苦笑:“看来消息传得很快啊。”

“这是好事。”袁成功说道,“说明你们的经验确实有价值。”

“但现在这个时候来,会不会影响我们的准备工作?”高远山担心道。

就在大家讨论时,办公室的门又被推开。进来的是市民服务中心的王老师,他脸上带着兴奋的表情。

“周市长,好消息!”王老师喘着气说道。

“什么好消息?”大家都看向他。

“那些外地来学习的同行,对我们的服务赞不绝口!”王老师兴奋地说道,“他们说我们的改革确实走在了前面。”

“具体怎么说的?”周阳关心地问道。

“他们说,以前也听说过各种改革措施,但真正落到实处的不多。”王老师转述道,“我们这里不仅制度完善,而且执行到位,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也很强。”

袁成功满意地点头:“这就是最好的证明。同行的认可比什么都有说服力。”

“还有呢?”林小雨好奇地问道。

“他们特别关注我们的培训机制和考核体系。”王老师继续说道,“问了很多具体的操作细节,说要回去借鉴学习。”

高远山稍微松了口气:“看来我们的改革确实有可推广的价值。”

就在这时,周阳的电话响了。看到来电显示,他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省政府办公厅?”他接通电话,“喂,您好…是的…好的,我明白了…”

挂掉电话,周阳的表情变得复杂起来。

“什么情况?”大家都很关心。

“省政府办公厅的通知,省长视察的时间提前了。”周阳说道。

“提前?提前到什么时候?”高远山紧张地问道。

“明天下午。”周阳回答道。

办公室里顿时陷入了紧张的气氛。原本还有一周的准备时间,现在突然缩短到一天。

“为什么提前?”林小雨问道。

“省里说,省长的其他行程有变化,只能明天下午有时间。”周阳解释道。

袁成功思考了一下:“时间虽然紧,但也不是坏事。”

“怎么说?”高远山问道。

“时间紧就没有过度包装的机会,省长看到的会更真实。”袁成功分析道,“而真实正是你们最大的优势。”

“但我们的准备工作还没完成。”林小雨担心道。

“什么准备工作?汇报材料?会议安排?”袁成功摇摇头,“这些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你们的日常工作水平。”

周阳若有所思:“您的意思是,我们不需要特别准备?”

“需要准备,但不是准备表演,而是准备展示真实的工作状态。”袁成功说道,“省长要看的是你们平时的服务水平,不是临时的表演水平。”

高远山点点头:“这个思路对。我们就按照平时的标准做事,不刻意表现。”

正在讨论时,办公室里又进来几个人。是各个部门的负责人,他们都听到了省长提前视察的消息。

“周市长,我们部门需要做什么特别准备吗?”教育局的李主任问道。

“不需要特别准备。”周阳回答道,“按照平时的工作标准就行。”

“但万一出了问题怎么办?”工商局的负责人担心道。

“出了问题就解决问题。”袁成功插话道,“关键是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医院的王副院长举手:“我们医院昨天刚处理了一个投诉,会不会对视察有影响?”

“不会有影响,反而可能是优势。”周阳说道,“处理投诉的过程展示了我们的工作态度。”

就在大家讨论各种细节时,林小雨接到了一个电话。她听了几句后,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又怎么了?”周阳问道。

“刚刚接到消息,那些外地来学习的同行中,有几个认识省长。”林小雨说道。

“认识省长?”大家都愣住了。

“对,其中有个是省长以前工作过的地方的干部。”林小雨解释道,“他们已经向省长汇报了在临海市的见闻。”

袁成功眼睛一亮:“这是意外之喜啊。”

“为什么?”高远山不解。

“因为这些同行的评价更客观真实。”袁成功解释道,“他们没有利益关系,说的都是真心话。”

“他们说了什么?”周阳好奇地问道。

林小雨听着电话里的汇报:“据说他们对临海市的改革评价很高,特别是服务态度的转变和办事效率的提升。”

“还有吗?”大家都很关心。

“他们还提到了一个细节,说我们的工作人员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不是推诿塞责,而是主动学习解决。”林小雨继续转述。

王老师在旁边点头:“这个评价很中肯。我们确实在努力提升业务能力。”

“省长听了这些汇报什么反应?”高远山问道。

“据说省长很感兴趣,所以决定提前来看看。”林小雨说道。

周阳心里稍微放松了一些。既然省长是带着正面期待来的,那么视察的氛围应该不会太紧张。

“看来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高远山也松了口气。

“不能完全放松警惕。”袁成功提醒道,“期望越高,要求也越高。”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再次被推开。进来的是一个年轻人,他的出现让袁成功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小刘?你怎么来了?”袁成功站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