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偷运青铜器
“三哥且慢!”柳三江突然出声,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
“怎么了?”柳家旺皱眉问道。
柳三江没有回答,径直朝中年人刚才看的方向走去。落叶在他脚下发出轻微的响声,月光透过树梢,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你们这是要干什么?”中年人突然紧张起来,声音提高了几分,“咱就是来收购皮毛的,你们已经打死一个人了,要是让解放军知道...”
柳家旺笑了,笑容中带着几分阴冷:“你这意思是要去告我们?”
“那倒不是...”中年人赶紧改口,额头上已经渗出冷汗。
“既然这样,”柳家旺眯起眼睛,语气越发阴森,“干脆把你们都埋了,死无对证。”
中年人脸色大变,额头的冷汗更多了:“等等!我们还可以谈!”他的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
“我身上有孔方兄,你们要是放了我们,这些都是你们的!”他急切地说道,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柳家旺来了兴趣,眼中闪过一丝贪婪:“哦?还有什么?”
“镇上还有两条大银鲫,宅基地随便你们挑...”中年人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了。
就在这时,柳三江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哥哥!三哥!快过来看!”声音中带着掩饰不住的惊讶。
等众人赶到,只见柳三江从地上挖出一个青铜器,造型古朴,上面还带着铜锈。月光下,青铜器泛着古老的光泽。
“这是什么东西?”柳家旺问道,声音中带着几分疑惑。
柳三江又挖出一颗发光的圆珠,在月光下闪烁着奇异的光芒:“这些东西,你们怎么解释?”
中年人强装镇定,但脸上的肌肉已经开始抽搐:“我...我不知道这是什么...”
柳三江冷笑:“刚才说那个青铜杯是喝酒用的,现在又说不认识了?”他的声音中带着讥讽。
“带回去审!”柳家旺一挥手,“留两个人在这看着,别让人把东西运走了。”
夜色渐深,寒风更盛。押解的队伍在月光下缓缓移动,影子拉得老长。
回到屯子后,柳三江立刻找到孙毅,把情况说明。屋内的煤油灯发出昏黄的光,在墙上投下摇曳的影子。
“这些应该是日本人从关内偷运来的文物,”柳三江解释道,声音中带着几分凝重,“那些青铜器可能有上千年历史了。”
孙毅勃然大怒,对着年轻人就是一巴掌:“原来你们还没搬完东西是吧?”他的声音中充满愤怒。
审讯一直持续到深夜。屋外的风声呼啸,偶尔传来几声狗叫。
看着被水刑折磨的年轻人,中年人终于崩溃了。水珠从他的头发上滴落,在地上汇成一小滩。
“八嘎呀路!”
“这口音......”柳三江缓缓起身,一字一顿地说,“就算装得再像,那股子味儿也掩盖不了。”
被绑在椅子上的年轻人浑身一颤,额头上的冷汗顺着脸颊滑落。他紧咬着嘴唇,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孙毅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走到年轻人面前。昏黄的灯光下,他那张饱经沧桑的脸上浮现出一抹冷笑:“藏得够深的,要不是用这招,还真让这畜生给蒙混过去了。”
审讯室里的气氛越发凝重。柳三江踱步到窗前,望着外面漆黑的夜色。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像是蛰伏的巨兽。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窗框,发出轻微的“咚咚”声。
“说吧,”柳三江转过身,声音沙哑而低沉,“大阪师团的人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年轻人的瞳孔猛地收缩,显然没料到对方已经知道这么多。他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喉结剧烈地滚动着。
“大阪师团的大佐?”柳三江眼中闪过一丝寒光,“怪不得这么能藏。当年在关外,你们可没少干那些伤天害理的事。”
孙毅一把扯下年轻人脸上的布,露出对方惨白的面容。那张年轻的脸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在灯光下闪着微光。
“大爷,”孙毅压低声音说,“这种级别的,活着比死了更有价值。”
柳三江点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思索。抓到一个大佐,这绝不是偶然。他们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又在找什么?
夜色渐深,寒风呼啸。除了值夜的弟兄,其他人都该休息了。但柳三江躺在简陋的木板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脑海中不断回放着审讯时的细节,总觉得事情远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窗外传来几声零星的枪响,打破了夜的寂静。柳三江翻身坐起,握紧了枕边的手枪。这种时候,一点风吹草动都不能掉以轻心。
天刚蒙蒙亮,柳三江就醒了。推开门,发现孙四等人正蹲在院子里抽烟,一个个顶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
“这是怎么了?”柳三江皱眉问道,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孙四打着哈欠,烟雾在晨光中缭绕:“怕半夜日寇摸黑来劫囚,守了一宿。”
柳三江心中一暖,这些兄弟的忠诚让他感动。但更多的是担忧,这样下去不是长久之计。他们需要支援,需要更多的人手。
正说着话,外面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部队来了!”有人大喊。
孙毅立即出去迎接,柳三江则在心中盘算着该如何向部队说明情况。这不是普通的抓捕行动,牵扯到的东西太多了。
一个年轻的连长带着两个排的解放军进了屯子。看到堆在一起的鬼子尸体,连长的表情有些复杂。晨光下,那些尸体显得格外狰狞。
“听说抓到个大佐?”连长开门见山地问,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
柳三江点头:“不止如此,还缴获了不少东西。青铜器、夜明珠,都是从刘殿贵那抢的。”
“慈禧的夜明珠?”连长眼睛一亮,随即又严肃起来,“这事不简单啊。这些文物的去向,可关系到国家的颜面。”
柳三江心中暗叹,果然如此。这些文物的价值远超想象,难怪会有大佐亲自坐镇。他们究竟想把这些东西运到哪里去?
连长很快做出决定,派人回驻地请求增援。柳三江看着那个被派出去的年轻战士,想到他还要赶很远的路,便给了些干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