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窟依旧寒冷,伏羲却感觉一股暖流在胸中激荡。水、木己成,那微弱的火种尚在蛰伏,但希望的火苗己然熊熊燃烧。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身下——那承载着他身体的、坚硬、厚重、万载不化的玄冰大地。
土元素!这片苦寒之地的根基所在,无处不在的根基之力!
“水火木己成,根基之土,岂能错过?”伏羲眼神灼灼,重新盘膝坐稳。他收敛心神,将精神力如同无形的根系,缓缓探向身下坚实冰冷的冰层,更深入地,去感知那构成大地万物的、最深沉厚重的土元素。
这一次,过程远不如沟通木元素那般顺畅,甚至比沟通水元素还要艰难百倍。
土元素无处不在,厚重、沉凝,如同沉默的大地本身。它们就在那里,无比稳固,却对伏羲精神力的探入表现出一种近乎麻木的“惰性”。它们不像水元素那样容易被“引导”,也不像木元素那样因传承而对他“亲近”。它们仿佛亘古如此,对任何外来的“沟通”都漠不关心。
精神力一遍遍扫过身下的玄冰,深入其下的冻土。伏羲能清晰地“看”到那些构成大地的、微小而致密的土黄色颗粒,如同恒河沙数,无穷无尽。它们安静地聚合在一起,形成坚不可摧的整体。任凭伏羲的精神力如何尝试渗透、如何传递“融合”、“承载”的意念,它们都如同磐石,岿然不动。
时间一天天过去。冰窟里只有伏羲越来越沉重的呼吸声。他枯坐在冰面上,像一尊逐渐与大地融为一体的石雕。精神力无数次徒劳无功的试探,带来了巨大的消耗和深入骨髓的疲惫。每一次集中意念,都像推动一座无形的山岳。
有一次,他试图强行引动一缕土元素微粒。精神力凝聚如针,刺向一粒悬浮于冻土缝隙间的尘埃。
噗!一声只有伏羲能感知到的闷响。那粒尘埃纹丝不动,他的精神力却如同撞上了无形的铜墙铁壁,瞬间被震得溃散!一股强烈的反噬之力逆冲而上,首撼神魂!
“呃!”伏羲闷哼一声,脸色瞬间惨白如纸,嘴角溢出一丝殷红的血迹。那血滴落在冰冷的冰面上,迅速冻结成一颗暗红的冰珠。
失败!痛苦!挫败感如同冰水浇头!
“沉凝…厚重…承载万物…不动如山…”伏羲强忍着神魂的刺痛,脑海中反复咀嚼着土元素的特性。之前的尝试,似乎都过于“主动”了,像要强行让山岳低头。他隐约意识到,方向错了。
他不再强行去“撼动”或“引导”。而是尝试着,让自己的精神力也慢慢“沉”下去。不再锐利如针,不再汹涌如潮,而是变得如同大地本身一般,厚重、凝实、内敛。他将精神力的频率,努力调整到与感知中那些土元素微粒共振的波段,模仿着它们那种亘古不变的“静”与“稳”。
这是一个极其缓慢、极其考验意志的过程。精神力化作无形的根须,不再试图去攫取什么,而是尝试着融入、扎根于这片沉默的大地。去体会那种深沉的承载之力,去感受那孕育万物的浑厚本源。
一天,两天…十天…时间在绝对的专注中失去了意义。
终于,在伏羲感觉自己快要彻底被这片大地同化,精神即将陷入永恒的沉寂时,一丝极其微弱、却无比清晰的“回应”出现了。
不再是磐石般的冷漠。
他“听”到了!
那是大地深处,无数土元素微粒在恒定不变的引力下,在亿万年的挤压中,发出的一种低沉到近乎虚无的、只有灵魂才能感知的“脉动”!如同大地的心跳,缓慢、沉重,却蕴含着无可匹敌的力量!
嗡——
这“脉动”极其微弱,却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在伏羲的精神感知中荡开了一圈涟漪!他身下那原本死寂、坚硬的冻土,在这一刻仿佛“活”了过来!无数细微的土黄色光点,如同被唤醒的萤火虫,从冰层深处、从冻土缝隙里,悄然亮起!
它们不再抗拒伏羲的精神力,反而像是找到了共鸣的伙伴,开始主动地、缓缓地向着伏羲的身体流淌而来!
一种难以言喻的、无比厚重、无比踏实的能量,如同温热的泥流,开始透过冰面,源源不断地渗入伏羲的身体!这股能量并不狂暴,却带着一种沛然莫御的沉稳力量,冲刷着他的西肢百骸,最终汇入丹田!
丹田空间内,代表土系的子丹田位置,骤然爆发出厚重的土黄色光芒!光芒并不耀眼,却如同大地本身般沉凝。一个由纯粹土元素魔力构成的、缓缓旋转的土黄色旋涡,在伏羲狂喜的感知中,迅速成型!它旋转得异常稳定,散发着山岳般的稳固气息与承载万物的浑厚意志!
土系,成!历时整整一月,在无数次失败与痛苦的边缘徘徊后,凭借对“大地脉动”的顿悟,伏羲终于征服了这无处不在却又最难沟通的根基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