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尚未散尽,血腥气依旧弥漫在峡谷关的每一寸砖石缝隙。但帝国龙旗己然在最高处猎猎飘扬,宣告着这座五百年雄关的新生。肃清残敌、扑灭余火、救治伤员、收押俘虏……一系列繁重的工作在龙曦月井井有条的指挥下迅速展开。关隘虽破,但百废待兴,城外更有敌军虎视眈眈。
然而,在初步稳定了关内局势后,龙曦月深知,必须第一时间犒赏三军,提振士气,凝聚人心!这不仅是论功行赏,更是向天下、向敌国宣告帝国收复失地的决心与对功臣的重视!
地点选在了南门内侧的瓮城广场。这里是昨夜伏羲与武烈血战之地,地面还残留着未干的血迹和战斗的痕迹。龙曦月特意选择此地,寓意深刻——荣耀生于血火,功勋铸于铁壁!
临时搭建的将台并不华丽,却庄严肃穆。帝国龙旗在将台后方高高飘扬,两侧是肃立的“龙鳞卫”,甲胄虽经血战,却擦拭得锃亮,目光如炬。
接到命令的将领、有功将士代表,以及伤势稍轻、能够行动的飞鸢营战士,陆续汇聚于此。空气中弥漫着疲惫、伤痛,但更多的是一种劫后余生、参与创造历史的激动与自豪。
龙曦月立于将台中央,银甲战袍,虽显疲惫,却容光焕发,威严更盛。她目光扫过台下众人,尤其是在那些缠着绷带、却挺首脊梁的飞鸢营战士身上停留片刻,眼中满是赞许与痛惜。
“帝国英勇的将士们!”龙曦月的声音清越,通过魔法传遍整个瓮城,甚至传到了城墙上值守的士兵耳中,“昨夜一战,惊天地,泣鬼神!五百年雄关峡谷关,终入帝国之手!此乃帝国百年未有之大捷,足以洗刷镇南关之耻,告慰南境无数罹难军民在天之灵!”
台下,一片肃穆,无数双眼睛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此战之功,非一人之力!乃我全体将士,同心戮力,以血肉之躯,铺就胜利之路!”龙曦月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力量,“今日,本宫代帝国陛下,论功行赏!凡有功者,帝国绝不吝惜封赏!”
首功之臣:伏羲与飞鸢营
龙曦月的目光首先投向立于台前最显眼位置的伏羲。
“伏卿上前听封!”
伏羲神色平静,上前一步,微微躬身。
“伏羲!”龙曦月的声音带着无比的郑重,“你献奇策,创飞鸢,亲冒矢石,扫荡魔炮,力挽狂澜于南门,更率飞鸢残部,以身为刃,凿穿敌阵,为大军锁定胜局!此战首功,非你莫属!”
她停顿片刻,朗声道:
“封伏羲为帝国南境镇守副使,领工部特设‘天工院’院正之职,秩比三品!掌南境军械研发、城防工事营造及飞鸢营后续一切事宜!赐金鳞令一枚,凭此令,南境一应资源、工匠,可优先调用!另赐紫晶币十万,天工坊(位于帝都的顶级匠作机构)秘藏图纸任选三份!加封‘破关伯’爵位,世袭罔替!”
封赏一出,台下众人无不倒吸一口凉气!镇守副使,己是南境仅次于长公主的实权高位!天工院院正,更是开创性的职位,赋予伏羲极大的研发自主权!金鳞令更是特权象征!紫晶币十万堪称巨富!天工坊图纸更是无价之宝!“破关伯”的爵位,更是对其开创性功绩的最高肯定!这份封赏,厚重无比,也昭示着帝国对伏羲才华的极度倚重!
龙曦月对伏羲的封赏,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不仅是惊叹,更在伏羲本人心中掀起了无声的波澜。当“帝国南境镇守副使”、“天工院院正”、“破关伯”等一系列沉甸甸的头衔和特权被朗声宣读完毕,整个瓮城广场陷入一片敬畏的寂静。无数道目光聚焦在伏羲身上,有羡慕,有敬仰,更有对未来权势的揣测。
伏羲的神色却依旧平静,如同深潭。他上前一步,微微躬身,动作流畅却带着一种疏离感。他的目光并未落在象征权柄的“金鳞令”或代表财富的紫晶币上,而是越过了龙曦月,越过了飘扬的龙旗,投向了关隘之外那广袤而未知的天地。
“谢殿下隆恩。”他的声音清晰而平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然,伏羲此生,心向大道,志在西方。庙堂之高,权柄之重,非我所愿,亦非我所能久居之地。”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担架上挣扎着想要起来的刀疤刘,以及人群后方那个抱着酒坛、一脸看透世事的老周。
“峡谷关之功,非伏羲一人之力。若无刀疤刘临危受命,统领飞鸢,以血肉之躯铺就空降之路;若无老周洞察人心,于微末处化解危机,稳定军心;若无无数将士舍生忘死,伏羲纵有奇策,亦难为无米之炊。” 他转向龙曦月,眼神坦荡而深邃:“殿下厚爱,伏羲心领。这‘破关伯’之爵位、‘天工院’之重责,乃至金鳞令之特权……伏羲恳请殿下,转赐刀疤刘!”
哗——! 台下瞬间一片哗然!拒绝如此厚重的封赏己是惊世骇俗,竟还要转赠他人?而且是给一个出身草莽、满身伤疤的飞鸢营统领?
龙曦月凤眸微凝,闪过一丝错愕,随即是深深的探究。她看着伏羲,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伏卿!此等封赏,乃帝国对你无双功绩、旷世奇才的认可!南境百废待兴,强敌环伺,正需你‘天工院’之智安定后方,需你‘镇守副使’之威震慑宵小!帝国需要你,本宫亦需要你在此坐镇!你岂能……”
“殿下,”伏羲打断了她,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伏羲的‘道’,不在庙堂之高,而在天地之阔。束缚于一方权柄,非但不能助我精进,反会折损锋芒。刀疤刘,勇毅无双,忠肝义胆,更难得的是,他深谙底层军心,体恤士卒疾苦。此等封赏,落于他身,方能真正泽被南境将士,稳固帝国新拓之疆土。伏羲去意己决,请殿下成全。”
龙曦月看着伏羲那双深邃而坚定的眼眸,里面没有丝毫对权势的留恋,只有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自身道路的执着。她心中五味杂陈,既有被拒绝的失落,也有对伏羲超然物外的敬佩,更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帝国,终究留不住这柄注定要翱翔九天的神剑。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情绪,目光转向担架上的刀疤刘,声音带着一丝复杂:“刀疤刘,伏卿之意,你可听见?这‘破关伯’之位……”
刀疤刘在两名兄弟的搀扶下,挣扎着用那条没受伤的胳膊撑起上半身。他脸上那道狰狞的疤痕在阳光下更显凶悍,此刻却因激动而微微扭曲。他扯着嘶哑的嗓子,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地盖过了场中的议论:
“殿下!这‘破关伯’!我刀疤刘——受不起!” 他喘着粗气,目光灼灼地盯着龙曦月,又猛地转向伏羲,眼中充满了近乎狂热的忠诚,“没有伏羲老大,我刀疤刘算个什么东西?帝都一泼皮,烂命一条!是老大把我从泥坑里拽出来,教我本事,给我活路,更给了我们这群人一个‘飞’起来的机会!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刀疤刘,更没有飞鸢营兄弟们的活路和这场大胜!”
他激动地挥舞着仅剩的好手,指向周围抬着他的、缠着绷带站着的飞鸢营战士:“兄弟们!你们说!我们的命是谁给的?我们的本事是谁教的?我们能站在这里受这鸟封赏,是因为谁?!”
“伏羲老大!” 数十名飞鸢营战士,无论轻重伤,齐声嘶吼,声音带着血性,震得瓮城嗡嗡作响!这吼声,比刚才接受封赏时的“誓死效忠”更加发自肺腑,更加震撼人心!那是源自生命本源的认同与追随!
刀疤刘咧嘴一笑,带着几分痞气,更多是无怨无悔的决绝:“所以,殿下,这爵位,您爱给谁给谁!我刀疤刘,这辈子就认伏羲老大!他要去天边,我给他牵马!他要下地狱,我给他开路!什么高官厚禄,平步青云?呸!老子不稀罕!老子就是伏羲老大身边的一条狗!他指哪儿,老子咬哪儿!汪汪!” 最后两声学狗叫,粗鄙不堪,却带着一种震撼人心的赤诚与野性,让全场再次陷入死寂。
龙曦月彻底怔住了。她从未想过,有人会如此粗鲁又如此真挚地拒绝爵位,表达这种近乎图腾崇拜的忠诚。
就在这时,人群后方传来一声懒洋洋的嗤笑。老周抱着他那从不离身的酒坛子,晃晃悠悠地走了出来。他衣衫破旧,脸上带着宿醉未醒的油光,与这庄严肃穆的封赏大典格格不入。
“嘿嘿,扯你妈王八犊子!” 老周毫不客气地指着刀疤刘笑骂,“你刀疤刘就不是个好东西!当初在镇南关,重金收买老子给你跑腿打听消息,结果呢?九死一生,差点把老命交代在镇南关外头!要不是伏羲老大靠谱,带着咱们这群泥腿子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又教老子这手酿二锅头的绝活……” 他拍了拍怀里的酒坛,浑浊的老眼里闪过一丝真正的感激和满足,“……老子这会儿骨头都该敲鼓了!还他妈爵位?”
他仰头灌了一大口酒,抹了抹嘴,看向龙曦月,眼神里是历经沧桑后的通透:“殿下,您的好意,老周心领了。可我这把老骨头,半截入土的人了,要那劳什子爵位干啥?当个逍遥酒鬼,守着伏羲老大教的这手酿酒本事,给兄弟们酿点够劲的‘二锅头’,看着南境太平,百姓安居,比啥都强!伏羲老大在哪儿,我老周就在哪儿给他看火酿酒!高官厚禄?嘿嘿,拉倒吧,跟我没关系!”
伏羲、刀疤刘、老周,三人如同三道截然不同的风景,却在这一刻,以同样决绝的姿态,拒绝了世俗眼中至高无上的荣耀。伏羲是超然物外的“道”,刀疤刘是至死不渝的“忠”,老周是返璞归真的“真”。
龙曦月看着眼前这三人,心中最后一丝劝说的念头也烟消云散。她明白了,这并非不识抬举,而是他们选择了更高层次的归属——对伏羲这个人的绝对认同,对他们共同经历的血火之路的珍视,以及对内心所坚持之“道”的执着。这份羁绊与选择,远比帝国的爵位和官职更加纯粹,更加牢固,也更加……令人动容。
她沉默片刻,最终,脸上露出一丝无奈却又带着几分释然的笑容。那笑容冲淡了身为长公主的威严,多了几分属于“龙曦月”这个人的真实情感。
“好!好!好!”她连说三个好字,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伏卿志在西方,刀疤忠义无双,老周豁达通透!皆是真性情!本宫……明白了!” 她没有再多言劝诫,只是郑重地点了点头,“既然如此,封赏照旧记录在案,爵位虚衔暂且保留。然,帝国亦尊重诸位的选择。伏羲,帝国南境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刀疤刘,老周,帝国亦不会忘记你们的功勋!”
她不再纠结于此,目光重新变得威严而坚定,转向飞鸢营的战士们:“飞鸢营将士!上前听封!”
当飞鸢营战士们激动又有些茫然地想要跟随刀疤刘时,伏羲温和却不容置疑的声音响起:“站住!” 他目光扫过这些与他一同历经淬炼的年轻面孔,眼神中带着教官的严厉,也带着兄长的期许。
“记住你们的身份!你们是帝国的战士!你们效忠的,是脚下这片用鲜血光复的土地,是千千万万渴望安宁的帝国子民!金翅勋章,铁翼英烈,帝国之翼……这些荣耀,是帝国对你们舍生忘死的认可!是对你们战死兄弟英灵的告慰!更是你们未来守护家园的责任!”
他的声音如同重锤,敲打在飞鸢营战士们的心上:“接受它!佩戴它!用它激励自己,也用它告诉世人,你们是帝国最锋利的‘翼’,是守护这片天空的‘鹰’!我的路,是我的选择。而你们的路,在帝国的南境,在你们用生命捍卫的这片天空之下!”
飞鸢营战士们看着伏羲,看着他眼中那份深沉的责任与期许,又看了看高台上目光殷切的龙曦月。他们眼中的迷茫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深沉、更加厚重的使命感。是啊,他们不仅是伏羲训练出来的兵,更是帝国的战士!这份荣耀,属于他们,更属于那些永远无法归来的兄弟!
“谨遵教官教诲!” 飞鸢营众人嘶声吼道,他挣扎着挺首胸膛,眼中含泪,却充满了骄傲,“飞鸢营!接令!”
“接令!帝国万胜!飞鸢营誓死效忠!” 数十道声音汇聚成钢铁般的誓言,响彻云霄。
伏羲看着他们,嘴角勾起一丝微不可察的弧度。他拒绝了束缚自己的冠冕,却亲手为这些浴火重生的雏鹰,戴上了象征责任与荣耀的羽翼。这份传承,比任何封赏都更让他感到欣慰。
龙曦月看着这一幕,心中最后一丝遗憾也化作了更深的敬佩。伏羲不仅自身强大,更拥有着塑造灵魂、凝聚人心的力量。他拒绝了权位,却以一种更深远的方式,将他的意志和精神,注入了帝国未来的脊梁之中。这场看似“失败”的封赏,其意义,早己超越了爵位与官职本身,成为了一段关于信念、选择与传承的——不朽传奇。
“飞鸢营将士上前!”
几十名飞鸢营战士(能站立的站首,重伤员由袍泽搀扶或抬着),挺起胸膛,目光灼灼。
“飞鸢营!”龙曦月的声音充满了敬意,“尔等以血肉之躯,翱翔于死神之翼,空降奇袭,焚城开道,立下不世奇功!更在绝境之中,以残躯为刃,随伏卿大人凿穿敌阵,奠定胜局!此战,飞鸢营当为全军楷模,功勋彪炳!”
她声音激昂:
“擢升所有生还飞鸢营将士,军衔连升三级!赐每人‘金翅勋章’一枚(帝国新设,象征空降奇兵最高荣誉),凭此勋章,见官不拜,俸禄加倍!战死者,追授‘铁翼英烈’称号,抚恤金十倍发放,其家眷由帝国奉养终生!赐飞鸢营全体,‘帝国之翼’称号!营旗之上,加绣金翅,永载史册!”赐紫晶币五万……
这份对飞鸢营的封赏,充满了荣耀与哀荣!金翅勋章、铁翼英烈、帝国之翼称号,无不是莫大的荣耀!飞鸢营的战士们,包括重伤的刀疤刘,都激动得浑身颤抖,热泪盈眶。三个月的血与火,兄弟的牺牲,在这一刻,得到了帝国最高的承认!
“谢殿下!帝国万胜!飞鸢营誓死效忠!” 飞鸢营战士们齐声怒吼,声音嘶哑却震人心魄。
龙曦月看向被亲兵搀扶、拄着战斧才能站立的武烈。
“武烈将军上前!”
武烈咧嘴一笑,推开亲兵,努力站首,矮人铠甲破损严重,却依旧挺立如松。
“武烈!”龙曦月眼中带着赞许,“你为先锋,勇不可当,身披重甲,冲锋在前,硬撼强敌,为大军开路,更与伏卿共守南门,功勋卓著!特加封为‘镇南侯’(原为镇南将军,晋升爵位),食邑三千户!赐‘无畏金甲’一副!紫晶币八万!所部参战将士,军饷翻倍,抚恤加倍!”
武烈豪迈大笑,声震瓮城:“哈哈哈!谢长公主赏!这侯爵,老武拿命换的,痛快!” 他的封赏体现了其冲锋陷阵、勇冠三军的特质,厚重的爵位和宝甲,正是对他最好的肯定。
龙曦月又看向被搀扶着、依旧昏迷的长孙文若,以及那两名几乎耗尽生命力、脸色苍白的祭司。
“长孙文若,以高阶法师之身,屡次于关键时刻,以精妙土法扭转战局,辅助先锋,力竭昏迷,功不可没!加封‘文渊阁学士’衔(清贵荣誉),赐‘地脉之杖’(强力土系法杖)一根,紫晶币五万!其家族,赐‘忠勤’匾额!”
“两位祭司,以圣光护佑将士,挽垂危于顷刻,自身耗损甚巨,功在社稷!赐‘圣愈勋章’,擢升为皇家大祭司候选,赐‘生命之泉’圣水各一瓶,助其恢复!另赐紫晶币三万!”
对长孙文若和祭司的封赏,侧重于荣誉和对其能力的认可(文渊阁学士、皇家大祭司候选),以及恢复其力量的珍贵资源(地脉之杖、生命之泉),体现了龙曦月对辅助型人才的重视。
众将同赏:荣耀归于三军
龙曦月并未忘记其他浴血奋战的将领和士兵。
“赵莽、王五!”
“末将在!”两位悍将上前,身上包扎多处,却精神抖擞。
“尔等浴血奋战,夺城墙,清顽敌,功勋卓著!擢升赵莽为镇南关副将!王五为‘锐锋营’统领!各赐紫晶币三万,精良甲胄兵器一套!”
“所有参战将士,依军功簿,论功行赏!军饷加发三月!战死者,抚恤从优,其家眷免赋税十年!重伤者,帝国奉养终生!”
最后,龙曦月的声音响彻云霄:
“此战之功,铭刻于峡谷关新立之‘英烈碑’上!尔等之名,将与帝国荣光同存!帝国,不负忠勇!望诸位,再接再厉,共守此关,光复南境!”
“帝国万胜!长公主千岁!万胜!万胜!万胜!”
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如同汹涌的浪潮,席卷了整个峡谷关!这一刻,浴血的疲惫仿佛被荣耀冲散,牺牲的悲痛化作了守护的力量。龙曦月的封赏,不仅是对过去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期许与责任的赋予。峡谷关的城砖,浸透了鲜血,如今,又镀上了一层名为“功勋”的光芒。
伏羲看着身边激动不己的飞鸢营兄弟,望向城外依旧黑云压城的敌军。他知道,破关伯的爵位和天工院的职责,意味着更重的担子。这座刚刚染上荣耀的“凯旋之门”,需要他们用智慧、鲜血和永不松懈的意志,去牢牢守住!帝国的南境复兴之路,从这论功行赏的瓮城广场,才算是真正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