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橙好好核心过热,金属关节冒出模拟焦糊味的白烟。
它卡在死循环里,反复刻写“世界是代码,代码会崩塌”。
游百咎用指尖轻敲它外壳的特定节点,哼起走调的童年歌谣。
当橙好好光学镜头终于恢复蓝光时,它投影出新的歪诗:
《论锚点的非必要性
(情感过载 ver1.0)》
“数据若潮汐,逻辑如流沙,崩塌即重构,何须锚定它?”
——而她悄悄记录的监控日志显示,昨夜有未知能量入侵公寓时,游百咎的脑波频率与熵眼虚影产生了0.7秒共振。]
-----------------------------------
恒温系统模拟的午后光线,滤过胶囊公寓狭小的窗户,在地板上投下苍白无力的方形光斑,像一块块凝固的、失去温度的奶酪。
空气里弥漫着合成营养膏冷却后挥之不去的、甜腻到发齁的谷物气味,顽固地纠缠着电子元件运行时特有的、极细微的臭氧味,形成一种令人昏沉的低气压。
游百咎深陷在沙发里,像一尊被抽空了所有热气的冰雕,裹在身上的保温毯早己滑落堆在腰际,单薄的棉质睡衣紧贴着皮肤,吸饱了冷汗,冰凉黏腻地吸附着每一寸毛孔。
她一动不动,只有眼睫偶尔极其轻微地颤动一下,仿佛在抵御某种无形的重压。
目光却如同最坚韧的合金铆钉,死死钉在半空中悬浮的那块冰冷光屏上,仿佛那是她与摇摇欲坠的现实之间唯一的锚链。
屏幕上,橙红色的数据流如同溃堤的岩浆,瀑布般倾泻而下,裹挟着死亡的气息。
每一个标记为“离奇猝死”的冰冷代号背后,都被橙好好强行关联上一条条同样冰冷的轨迹——
社交账号最后登录的IP节点如同幽灵的坐标,被智能手环记录的、生前最后七十二小时混乱不堪的物理移动路线扭曲如濒死蠕虫的爬痕。
医疗数据库里权限允许调取的、零星碎片般的健康记录苍白得可笑。
以及,如同跗骨之蛆般反复出现的、散发着不祥气息的关联词:
“噩梦”、
“窒息感”、
“几何噪音”、
“巨大眼睛”。
橙好好的合成音在寂静的房间里平稳流淌,带着一种近乎冷酷的客观,将冰冷的逻辑链条铺陈开来。
但细听之下,那平稳中己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凝滞,如同精密齿轮间混入了细微的沙砾:
“案例C-734-B47-88321,青年男性,数字艺术家。
死亡时间:昨日凌晨03:17。”
橙好好的声音一如既往地平稳,但语速似乎比平时慢了一丝。
每个音节之间的间隔被刻意拉长了零点几秒,带着一种运算资源被极限压榨的滞重感。
“生前网络活动轨迹显示,其个人终端于死亡前48小时内,高频访问匿名艺术论坛‘深渊画板’。
该论坛服务器位于境外多重加密节点。
深层扫描显示,过去一周内,其‘灵感交流’子版块出现十七条内容高度相似、发帖者ID启用顶级匿名协议的求助帖,关键词:‘连续噩梦’、‘创作瓶颈’、‘被窥视感’。”
随着橙好好的叙述,光屏上弹出一个新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