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的时间,在专注的康复训练和精准的数据监控中倏忽而过。
宗介的左肩在持续的治疗和针对性练习下,那种深层的束缚感和隐隐的刺痛己大幅减轻。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清晰、更加“听话”的肌肉感知力。他能更精确地控制肩胛骨的位置,感受到深层稳定肌群在发力时被唤醒的细微张力。
第西天清晨,训练馆的泳池水光潋滟。
宗介站在出发台前,神情是惯常的冷峻,但眼底深处却凝聚着一股沉静的锋芒。
朔站在池边,手里拿着平板和水下记录设备,墨黑的眼眸沉静如水,等待着检验这三天“重塑”成果的时刻。
“50%强度,水下15米海豚腿推进测试。”朔的声音清晰地在安静的泳池边响起,“目标:保持核心稳定,髋部主导发力,肩胛带放松,记录最大推进速度和动作效率。重复三组,组间充分休息。有任何不适,立刻终止。”
“明白。”宗介简洁应道,深吸一口气,戴上泳镜。
他调整了一下入水姿势,将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朔强调的几个关键点上:沉肩、稳定肩胛、核心收紧、髋部发力……不再追求蛮横的爆发,而是追求一种精密的、协调的推进力。
“开始。”
宗介如离弦之箭跃入水中,身体瞬间绷成完美的流线型,沉入水下。
强有力的海豚腿动作瞬间启动!
朔紧盯着水下摄像机的实时画面,同时监控着平板上的速度传感器数据。
画面中,宗介的身体在水下稳定地穿梭,水流的轨迹清晰而流畅。
与之前极限爆发时不同,此刻他的肩胛区域异常稳定,没有出现那令人担忧的前倾和上提。
核心肌群和髋部的力量被充分调动,形成了强劲的动力源,而肩膀更像是精密的传动轴,将力量高效地传递出去。
速度曲线在屏幕上平稳上升,很快达到了预设的50%强度阈值,并稳定地保持住。
没有突然的峰值,也没有明显的衰减,像一条精准控制的上升线。
第一组结束,宗介浮出水面换气,气息平稳,左肩没有任何异常感觉,反而有种久违的“顺滑”感。
“感觉?”朔立刻问,目光锐利。
“顺畅。肩膀很稳,没负担。”宗介抹了把脸,简短回答。
“数据吻合。”朔看着屏幕上记录的推进效率和动作评分,“核心主导性提升显著,肩部代偿基本消失。继续。”
第二组,第三组,宗介完美地复制了第一组的表现。
每一次下潜,每一次蹬腿,都精准地控制在朔设定的框架内。
水下画面里,他的动作协调、高效,充满了控制下的力量感,而非失控的蛮力。
三组测试结束,宗介靠在池边。
朔看着平板汇总的数据,墨黑的眼眸亮起一丝满意的微光。
“最大推进速度达到50%强度预期值的102%,”朔报出关键数据,“动作效率评分:92分。核心激活度达标,肩胛稳定性全程优秀,代偿模式未出现。结论:肩袖深层稳定肌群功能恢复良好,新发力模式初步建立,可进入下一阶段——逐步提升强度阈值,进行适应性强化训练。”
宗介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冰冷的池水似乎也压不住心口翻涌的热意。
成功了!
这三天枯燥到极点的“慢动作”没有白费!
不仅警报解除,甚至找到了一条更高效、更安全的发力路径。
他用实际行动回应了朔的信任,也向自己证明了,解决问题的方式,从来不止“硬砸”一种。
他看向朔,隔着水珠,能看到朔嘴角那抹极淡、却无比真实的弧度。
“下一阶段,”宗介的声音带着水汽,却异常清晰有力,“强度加到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