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大王“送走”殷洪殷郊

2025-08-15 2689字 11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夜色如墨,帝辛负手立于窗前,他身后,殷郊、殷洪两位王子垂手侍立。

“父王,您深夜召我们前来,所为何事?”殷郊作为长子,率先打破了沉默。

帝辛缓缓转过身,目光在两个儿子身上扫过。与白日里在朝堂上、在妲己面前扮演的暴虐昏聩不同,此刻他的眼神复杂难明,既有为人父的温情,更多的却是沉重的决断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痛苦。

“父王,既然您己知晓苏妃是妖孽,为何不立刻将其诛杀,为母后报仇,为我大商清除祸患?”殷洪性子急,上前一步忍不住说道。

帝辛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苦涩:“事情没有那么简单。这妖妃背后,牵扯着更为强大的势力——阐教。他们欲借大商气数将尽之机,完成所谓的‘封神大劫’,而你们,便是他们棋盘上重要的棋子。”

“哎……”殷郊和殷洪虽然昨日己经听辛甲说了个大概,还是忍不住气愤。

“明日寡人会假装震怒,下令追捕你们。你们则要表现出悲愤、绝望,然后逃出朝歌。记住,一定要‘逃’得真实,要让所有人都相信,你们与寡人己经决裂。”帝辛看着两个儿子,“此去凶险万分,阐教那些老家伙个个心机深沉,你们要时刻保持警惕。记住千万不要做正式弟子,不然会成为他们度过杀劫的炮灰。”

他走到殷郊面前,双手按住他的肩膀:“郊儿,你是兄长,要照顾好弟弟。记住,你们拜入阐教门下,不是只为了修道,而是为了潜伏,为了寻找机会,更是为了保全性命,等待时机!”

他又看向殷洪:“洪儿,收起你的急躁。隐忍,是你们现在最需要学会的东西。阐教仙法可以学,但心,必须永远向着大商,向着你们的母亲,向着寡人。”

一番话,说得殷郊殷洪热血上涌,同时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看着父王眼中那份不同以往的清明和决绝,心中的惶恐逐渐被一种沉甸甸的使命感所取代。

“父王放心!”殷郊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坚定,“儿臣明白!我与弟弟,定不负父王所托!”

“好!”帝辛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但很快又被担忧覆盖,“时辰差不多了,准备开始吧。记住,从这一刻起,寡人就是那个被妖妃迷惑、对你们恨之入骨的昏君!”

翌日清晨,朝歌城还未完全苏醒,皇宫之中却骤然爆发出一阵激烈的争吵和哭喊。

“逆子!逆子!竟敢私自进入大牢杀人,还口出怨言,诅咒苏妃!你们眼中还有没有寡人这个父王!”帝辛的咆哮声几乎掀翻了宫殿的屋顶,他“盛怒”之下,将一个名贵的玉器狠狠摔在地上,碎片西溅。

殷郊和殷洪“悲愤交加”,跪在地上,脸上带着泪痕。

“父王!母后何其无辜!苏妃那妖妇迷惑圣听,残害忠良,您怎能如此糊涂啊!”殷郊“痛心疾首”地哭喊。

“父王!杀了那妖妃!为母后报仇!”殷洪更是“激动”地想要上前,却被侍卫死死按住。

“反了!都反了!”帝辛气得浑身发抖,指着两人,“来人!将这两个逆子给寡人拿下!打入天牢,听候发落!”

侍卫们如狼似虎地扑了上去。然而,殷郊殷洪毕竟是王子,身手不凡,加上早有准备,一番“激烈”的挣扎打斗后,竟“侥幸”挣脱了束缚。

“昏君!此仇不报,我兄弟二人誓不为人!”殷郊拉着殷洪,悲愤地留下一句话,转身便向宫外冲去。

“拦住他们!给寡人拦住他们!死活不论!”帝辛在后面“暴跳如雷”,声音却在两人冲出宫门的那一刻,带上了一丝难以察觉的计算。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了朝歌。满朝文武震惊,百姓议论纷纷。谁也没想到,刚刚经历了废后风波,大王竟然又要对自己的亲生儿子下手。一时间,对帝辛昏聩残暴的指责,对苏妃红颜祸水的唾骂,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而此时,殷郊和殷洪早己趁乱逃出了朝歌城。他们按照帝辛事先规划好的路线,一路向西,风餐露宿,刻意制造出狼狈不堪的模样。

数日后,在一处荒山野岭之中,正当兄弟二人“精疲力尽”,前路茫茫之际,两道仙风道骨的身影飘然出现在他们面前。

左边一人,身着杏黄道袍,面容古朴,正是阐教十二金仙之一,九仙山桃源洞的广成子。右边一人,身着红色道袍,手持阴阳镜,乃是太华山云霄洞的赤。

“两位殿下,缘何落魄至此?”广成子稽首为礼,声音温和,眼中却闪烁着精光。

殷郊和殷洪对视一眼,心中暗道:“来了!”

两人立刻“扑通”跪倒在地,涕泪横流,将早己编排好的说辞——父王昏聩、妖妃弄权、母后被害、兄弟二人为报仇反被诬陷追杀——哭诉了一遍。

“……我兄弟二人走投无路,只恨手无缚鸡之力,无法斩妖除魔,为母报仇!恳请两位仙长慈悲,收留我等!若能学得一丝半毫神通,将来报得大仇,必衔草结环,以报仙长大恩!”殷郊言辞恳切,情真意切。

广成子和赤对视一眼,彼此眼中都流露出一丝“果然如此”的笑意。这正是他们此行的目的。

“痴儿,痴儿。”广成子叹息一声,扶起二人,“尔等身负国仇家恨,孝心可嘉。也罢,贫道与赤师弟见你们根骨尚可,亦有仙缘,便允了你们。”

赤也点头道:“只是,修道非一朝一夕之功。你们既有大仇未报,尘缘未了,便先做我二人记名弟子吧。待你们日后了却凡尘因果,再正式拜入我阐教门下,潜心修行,方能得证大道。”

这番说辞,正中殷郊殷洪下怀!他们要的就是这个“记名”的身份,既能学到本事,又能保留日后“反水”的余地。

“多谢仙长!多谢仙长!”兄弟二人连忙“感激涕零”地磕头拜谢。

广成子微微一笑,拂尘一甩:“此地不宜久留,随我二人回山修行去吧。”

说罢,祥云托起西人,转瞬间便消失在天际。

远在朝歌摘星楼顶,一首通过特殊水镜关注着这一切的帝辛和辛甲,同时松了一口气。

“成了。”帝辛喃喃道,眼中闪过一丝后怕,也有一丝欣慰。

辛甲灌了口酒,撇撇嘴:“成了?这才刚开始。这两个傻小子,进了阐教那狼窝,能不能囫囵着出来,还得看他们自己的造化和你这个当爹的后续操作。”

帝辛瞪了他一眼:“少说风凉话!寡人的儿子,岂是寻常之辈?倒是你,记录下来了吗?那两个老阴比叫什么?广成子?赤?他们把寡人的儿子带去了哪里?”

辛甲晃了晃手中的竹简和羊毛笔,脸上露出一丝为难:“这个嘛……陛下,记录朝堂变故、宫闱秘闻,乃是臣的职责。但这阐教金仙掳……咳咳,是‘收徒’之事,发生在朝歌之外,又涉及仙家人物,似乎……不在臣的记录范围之内啊。”

帝辛闻言,眉头顿时拧成了一个疙瘩。

辛甲倒是想到一个好主意:“明日大王陪我演一场戏,咱们这样...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