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联军溃败,胡尘不起

2025-08-15 2863字 10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楚军冲锋的号角声如同惊雷般在平原上炸响,十万楚军在楚红袖的带领下像决堤的洪水,朝着混乱的突厥吐蕃联军席卷而去。

楚红袖一马当先,手中的长枪化作一道银龙,所过之处,敌军骑兵人仰马翻。她身后的亲卫营如同锋利的尖刀,硬生生在联军阵中撕开一道口子。

“杀!”

楚军将士们憋了太久的怒火,此刻终于找到了宣泄口。他们挥舞着刀枪,踏着敌军的尸体前进,嘴里高喊着陈默昨晚教他们的诗句:“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这股气势如虹的冲锋,彻底击垮了联军的心理防线。本来就因为国师被杀、寒阴珠碎裂而陷入恐慌的联军士兵,此刻更是溃不成军。

突厥的骑兵试图组织反击,但他们的战马似乎也被楚军的气势吓住了,不停地刨着蹄子,不肯前进。几个突厥百夫长挥舞着弯刀砍倒了几个逃兵,试图稳住阵型,却被冲上来的楚军士兵乱刀砍死。

吐蕃的步兵更是不堪,他们本来就不擅长平原作战,此刻见势不妙,纷纷扔掉手里的长矛,转身就跑。有的甚至慌不择路,朝着自己人的阵营冲去,把原本就混乱的阵型搅得更加乱七八糟。

陈默站在战车上,手里拿着千里镜,观察着战局。赵虎站在他身边,手里拿着一面令旗,不时下达指令,调动预备队支援前线。

“左边,敌军有一小股骑兵想绕后。”赵虎指着左侧的一处高地。

陈默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几百名突厥骑兵正偷偷摸摸地沿着山脊移动。他笑了笑:“楚将军早就想到了,你看那边。”

赵虎转头看去,只见楚红袖的副将正带着一支骑兵队,悄悄地绕到了那股突厥骑兵的后方,形成了包围之势。

“还是楚将军厉害。”赵虎由衷地赞叹道。

“是将士们勇猛。”陈默放下千里镜,“不过,也该给他们加点料了。”

他清了清嗓子,对着身边的传令兵说:“把扩音筒拿来。”

很快,几个士兵抬着一个巨大的铜制扩音筒跑了过来。这是陈默根据后世的喇叭原理,让欧冶子后人打造的,专门用来在战场上传递命令。

陈默把扩音筒对准战场,深吸一口气,运起真气,朗声道:“犯我大楚者,虽远必诛!”

这八个字通过扩音筒放大,如同滚滚惊雷,传遍了整个战场。

正在浴血奋战的楚军将士们听到这话,顿时士气大振,战斗力暴涨。

“犯我大楚者,虽远必诛!”他们齐声高喊,声音震得天空都仿佛在颤抖。

而联军士兵听到这话,更是吓得魂飞魄散。他们仿佛看到了死神在向自己招手,逃跑的速度更快了。

战场上的形势彻底一边倒。楚军如同砍瓜切菜般收割着敌军的生命,联军则像丧家之犬一样西处逃窜。

有的敌军士兵为了活命,甚至跪地求饶,哭喊着说自己是被逼迫来的。楚红袖按照陈默的吩咐,对那些放下武器的俘虏不予追杀,只追击负隅顽抗者。

这一招更是瓦解了联军的抵抗意志,越来越多的士兵选择投降。

战斗持续了不到两个时辰,就基本结束了。

突厥和吐蕃的联军被斩杀三万余人,俘虏五万余人,剩下的残兵败将狼狈地朝着北方逃窜。楚军大获全胜,只付出了不到五千人的伤亡代价。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战场上,给遍地的尸体和血迹染上了一层诡异的色彩。

楚军将士们欢呼着,互相拥抱庆祝胜利。有的士兵累得首接瘫倒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有的则在清理战场,收集战利品;还有的在掩埋牺牲战友的尸体,脸上带着悲伤。

楚红袖骑在马上,巡视着战场。她身上的铠甲沾满了血迹,脸上也溅了不少血点,但眼神却异常明亮。看到这来之不易的胜利,她的嘴角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陈默的战车缓缓驶到她身边。

“辛苦了,红袖。”陈默递给她一壶水。

楚红袖接过水壶,仰头喝了一大口,抹了抹嘴角的水渍:“这都是将士们的功劳。”她顿了顿,看向陈默,眼神里充满了敬佩,“不过,还是多亏了你,公子。没有你的《正气歌》,没有你破了那妖物的寒阴珠,我们不可能赢这么轻松。”

陈默笑了笑:“我们是相辅相成。我负责破掉他们的依仗,你负责把他们打垮。”

就在这时,赵虎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份战报:“陈公,楚将军,清点完毕。共斩杀突厥王子一人,吐蕃贵族三人,俘虏敌军将领十七人,缴获战马三万余匹,牛羊十万余头,粮草无数。”

“好!”楚红袖兴奋地一挥拳头,“这些战利品足够我们补充军需了!”

陈默点了点头:“把俘虏分开看管,突厥人和吐蕃人要分开,防止他们串通。愿意归顺的,可以编入辅军,不愿意的,就押回后方做苦役。”

“是!”赵虎领命而去。

陈默抬头看向北方,夕阳的余晖把天边染成了一片血红。他知道,这场胜利不仅仅是结束,更是一个新的开始。

“接下来,我们要乘胜追击吗?”楚红袖问道。

陈默摇了摇头:“不用。穷寇莫追,而且我们的目的己经达到了。”他顿了顿,解释道,“突厥和吐蕃经此一战,元气大伤,短时间内不可能再对我们造成威胁。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巩固防线,安抚边境百姓,让他们能安心生产生活。”

楚红袖点了点头,她明白陈默的意思。战争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和平,而不是无休止的杀戮。

“那我派人快马把胜利的消息传回金陵?”

“嗯,让陛下和百姓们都早点安心。”陈默说,“另外,把那些俘虏里的贵族单独看押,以后可以用来和突厥、吐蕃交换我们的俘虏,或者作为谈判的筹码。”

“你想得真周到。”楚红袖笑道。

接下来的几天,楚军在雁门关外扎下大营,开始清理战场,整顿军队。

陈默则忙着处理战利品的分配,安抚投降的俘虏,还要和当地的官员商议战后重建的事宜。虽然事情繁多,但他却处理得井井有条,让所有人都佩服不己。

一周后,从金陵传来了皇帝的嘉奖令。皇帝不仅赏赐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和绸缎布匹,还下旨增陈默食邑万户,楚红袖也被封为“镇北将军”,赏赐无数。

消息传来,全军上下一片欢腾。

而更让大家高兴的是,从北方传来消息,突厥和吐蕃因为这次大败,国内爆发了内乱,自顾不暇,根本无力再南侵。边境终于迎来了真正的和平。

陈默站在雁门关的城楼上,看着远处平静的草原,心中感慨万千。

“在想什么?”楚红袖走到他身边,递给她一件披风。

陈默接过披风披上,感受着身上的温暖:“在想,什么时候能真正放下这一切,带着你们找个地方,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楚红袖笑了:“快了。等边境彻底稳定下来,我们就向陛下请辞。”

陈默转头看向她,眼中闪过一丝期待:“好,到时候我们一起去江南,那里有看不完的美景,还有喝不完的好酒。”

“嗯。”楚红袖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向往的神情,靠在了陈默的肩头。

夕阳下,两人的身影被拉得很长很长,映在古老的城墙上,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雁门关外,胡尘不起,和平的曙光终于照亮了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