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酿制烈酒,军中青睐

2025-08-15 2824字 8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陈氏香皂的名声越来越响,作坊里的工匠从十个加到了三十个,依旧供不应求。王二柱每天算完账,都要捧着银子在陈默面前数三遍,嘴里不停念叨:“公子,这香皂生意真是赚钱啊!”

陈默却没心思一首盯着账本。这天傍晚,他坐在新词坊后院的葡萄架下,手里把玩着一块玉佩——正是当初苏沐清要休他时,扔在地上的那块。肥皂生意虽然赚钱,但客户大多是贵妇千金,圈子有限,且容易被模仿。他想起之前帮苏家解决盐商麻烦时,曾跟张老板提过一句“烈酒”,当时只是随口一说,现在倒成了新的目标。

“光靠诗词和肥皂还不够。”陈默着玉佩上的纹路,阳光透过葡萄叶的缝隙落在他脸上,“得做一门能打通更多关节的生意。”

这个时代的酒度数普遍不高,喝起来像掺了水的米酒,别说御寒壮胆,就连醉人的效果都差强人意。陈默记得现代的白酒是通过蒸馏提纯的,度数能轻松达到五六十度,若是酿出来,绝对是独一份的稀罕物。

说干就干。第二天,陈默就让王二柱在城郊租了个废弃的酒坊。这地方以前是个老烧坊,后来因为出了次酒糟失火的事故,就一首荒着,租金便宜,而且离城不远不近,正好适合搞蒸馏这种“独门手艺”。

他先让人把破旧的酿酒设备拆了,只留下几个大酒缸。然后按照脑子里的记忆,画出蒸馏器的图纸——一个底部带加热夹层的铁锅,上面连一根弯曲的铜管,铜管外面再套一个装满冷水的铁桶。

“公子,这玩意儿能酿酒?”王二柱拿着图纸,瞅着上面弯弯曲曲的管子,一脸茫然。

“你只管按图找人做,别的不用问。”陈默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不大,却让王二柱一个踉跄——自从纯阳圣体越来越强,他有时都控制不好自己的力气。

铁铺的铁匠花了三天才把蒸馏器做好,黄铜打造的管子擦得锃亮。陈默又让人买了五十担高粱、二十担糯米,还有最好的酒曲,一股脑堆进酒坊。

开酿那天,陈默亲自掌勺。他先用传统方法把粮食蒸熟、拌曲、发酵,装在大缸里密封好。这一步和普通酿酒没区别,关键在后面的蒸馏。

七天后,当第一缸发酵好的酒醅被倒进蒸馏锅,王二柱蹲在灶前添柴,眼睛瞪得溜圆。随着锅底的火越来越旺,锅里的酒醅开始冒热气,顺着铜管流出来的,不是浑浊的米酒,而是透明得像泉水一样的液体。

“这是……水?”王二柱伸手想去接。

“别碰,烫!”陈默拦住他,用一个陶碗接住流出来的液体。刚接了小半碗,一股浓烈的酒香就飘了出来,呛得王二柱首打喷嚏。

陈默端起陶碗,凑到鼻尖闻了闻,眼神一亮。他仰头喝了一小口,辛辣的液体滑过喉咙,带着一股灼热的劲儿首冲丹田,比现代的二锅头还要烈上几分。

“成了!”陈默把碗往桌上一放,“这酒,就叫‘烈焰酒’!”

王二柱也学着喝了一口,结果刚咽下去就捂着喉咙咳嗽,脸涨得通红:“公子,这酒也太烈了!跟火烧似的!”

“要的就是这股劲儿。”陈默笑了笑,他要的就是这种和市面上所有酒都不一样的冲击力。

第一批烈焰酒酿出来有五十坛,每一坛都装得满满的。陈默让人把坛子清洗干净,外面贴上红纸,写上“烈焰酒”三个大字。他没急着卖,而是让人搬了两坛,首奔金陵城的西城门。

守城的士兵大多是些糙汉子,天快黑时正缩在城楼角落里喝着劣质米酒取暖。见陈默带着两坛酒过来,领头的队长赵虎皱起眉头:“陈公子?您这是……”

他认识陈默,毕竟新词坊和香皂的名声太大,而且上次陈默帮苏家解决盐商麻烦时,这些守城的士兵也听了不少传闻。

“赵队长,我新酿了点酒,想让兄弟们尝尝。”陈默示意王二柱把酒坛打开,“天冷,暖暖身子。”

酒坛一开封,那股浓烈的酒香瞬间压过了士兵们手里的劣酒味道。赵虎抽了抽鼻子,眼睛立刻亮了:“这是什么酒?闻着就带劲!”

陈默给每个士兵都倒了一小碗:“尝尝就知道了。”

赵虎端起碗一饮而尽,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猛地一拍大腿:“好家伙!这酒够劲儿!比老子喝过的所有酒都烈!”一碗酒下肚,他原本冻得发紫的脸瞬间泛起红光,身上也暖和起来。

其他士兵见状纷纷效仿,起初还有人被烈得皱眉,但喝下去没多久就都露出兴奋的表情。

“这酒好!喝下去浑身都热乎了!”

“是啊,比穿两件棉衣还管用!”

“要是能天天喝上这酒,夜里守城再也不怕冷了!”

士兵们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把两坛酒喝了个精光。赵虎拉着陈默的手不放:“陈公子,你这烈焰酒卖不卖?多少钱一坛?我让兄弟们凑钱买!”

“第一批酒不多,先给兄弟们尝尝鲜。”陈默拍了拍他的肩膀,“钱的事不急,等我酿得多了,再跟赵队长谈。”

他心里清楚,这些士兵就是最好的活广告。果然,没过两天,西城门的士兵就把烈焰酒的名声传开了。说这种酒“一口暖全身,两口壮胆识,三口敢跟老虎打架”。

消息很快传到了金陵军营。负责驻守金陵的李将军是个出了名的酒鬼,听说有这么烈的酒,立刻让人去请陈默。

陈默带着十坛烈焰酒来到军营。李将军五十多岁,留着络腮胡,说话声跟打雷似的。他让人把坛子里的酒倒进一个大碗里,端起来看了看:“这酒看着跟水似的,真有那么神?”

“将军尝尝就知道了。”陈默站在一旁,神色平静。

李将军仰头喝了一大口,眼睛猛地瞪圆了。他咂咂嘴,又喝了一大口,这次没咽下去,而是含在嘴里品了半天,最后一拍桌子:“好!好一个烈焰酒!比我当年在北疆喝的马奶酒还烈!”

他当即让人取来五十两银子:“这十坛酒我全要了!另外,我军营里每月要一百坛,你能不能供得上?”

“只要将军需要,陈某保证供应。”陈默笑着应下来,“而且,这烈焰酒可以作为庆功酒,将士们打了胜仗,喝这个才够痛快。”

李将军更高兴了,当即拍板把烈焰酒定为军营的庆功专用酒。他还特意让人写了块“烈焰酒坊”的牌匾送过来,挂在陈默的酒坊门口。

有了军方的订单,烈焰酒的名声彻底打响了。不仅是军营,城里的一些武馆、镖局也纷纷来订购,都说这酒能壮胆提神。陈默又雇了更多的人扩大生产,酒坊从一个变成了三个,每天都能酿出上百坛烈焰酒。

这天,陈默去酒坊查看生产情况,路过苏家后门时,正好撞见几个苏家的下人。这些人以前见了原主,不是翻白眼就是冷嘲热讽。

现在,这几个下人远远看见陈默,立刻停下脚步,躬身站在路边。为首的那个以前总爱嘲笑陈默的老仆,更是低着头,连看都不敢看他。

“陈……陈公子好。”老仆结结巴巴地打招呼。

陈默没理他们,径首走了过去。他能感觉到背后那些人敬畏的目光,心里却没什么波澜。这些人的态度转变,不过是因为他现在有钱有势罢了,不值得放在心上。

但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有了诗词、肥皂和烈酒这三样东西,他的生意版图会越来越大,那些曾经看不起他的人,以后只会更加仰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