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州冤句黄家,自从生下小公子黄巢之后,黄家上下,无不对这位相貌不俗的小公子喜爱有加。小黄巢从不会说话之时,就表现出与其他婴儿有极大的不同之处。两只与众不同的大眼睛,特别有神,透着一股聪明伶俐。
小黄巢刚满一岁咿牙学语,就喜欢翻弄书籍,再大点更是对书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黄太公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教他一些简单的读写,他竟然很快就学会。两三岁时,竟然学会了认识不少的字。
黄老太公于是西处寻访有学问的教书先生,来教黄巢图书识字。一来小黄巢确实聪慧伶俐,悟性也高,二来请来的先生也是学富五车,教学有方。黄巢在读书识字方面,小小年龄,却是进步很快。
黄家本来就是书香门第,可惜自黄太公时,就屡次应试不第,无奈只好经商。本来黄太公将读书致仕寄托在儿子黄宗旦身上。因为黄宗旦年轻之时,读书确实很好,黄太公甚至认为儿子的学问己经远超自己,再加上儿子的勤奋,考取功名,光耀门庭,应该大有希望。谁知结果却是让人失望,黄家依然只是一个商人家庭。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士农工商,经商的人处在最底层。虽然善于经营的人,可以衣食无忧,甚至使奴唤婢,但是依然在世俗的眼光中,自觉低人一等,唯有读书致仕,才是光耀门庭,万人仰慕的唯一途径。
如今看到小黄巢如此聪明伶俐,黄氏父子仿佛重新看到了希望,希望相貌不俗,天性聪慧的黄巢,能给黄家带来新的希望。
这一天恰逢九月九日重阳节,己经五岁的小黄巢,一早跟着父亲黄宗旦登高祈福,返回家之后,父子二人陪着黄太公在院子的凉亭里,饮酒赏菊。
黄太公一时高兴,多饮了几杯,看着院子里盛开的金黄色的菊花,不由才思汹涌,诗兴大发,满怀深情的吟诵道,“霜中挺立谁人识?一任寒香透晚篱。”。
黄宗旦听了,连赞,”妙啊,父亲,这两句,凸显隐逸之士的高洁和与众不同之处,好诗句啊,再有后面两句点睛,绝对不输传世名篇啊。”
黄太公听了,心里更加高兴,举杯思忖良久,却吟诵不出后面两句,看着儿子黄宗旦期待的眼神,不禁有些着急。但是,怎么绞尽脑汁,冥思苦想,也作不出后面两句来。
这时,却见小黄巢挣脱爷爷的怀抱,看着满院的菊花,有模有样的吟诵道,“堪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赭黄衣。”
黄色乃是皇家专用颜色,黄巢在诗中提到了赭黄衣,也就是龙袍,这是 要犯忌讳的。传扬出去,这可是忤逆杀头之罪,黄宗旦听了大怒,喝道,“大人说话,你小孩子乱插什么嘴,还说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诗句。”说罢举手要打黄巢。
黄太公宠溺孙子,赶紧拦住说道,“小孩子懂得什么,再说他这诗句倒是对仗工整,不失为佳句。你且饶他这回,再让他重做一首就是。”
说着,黄太公对小黄巢说道,“乖孙子,你能不能再以菊花为题,另作一首啊。”
小黄巢低头不语,极像那么回事的思索片刻,吟诵道: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宗旦听后更是恼怒,说道,”父亲您看看,这小孩子,出口就是如此狂放不羁,青帝乃是司春之神,五天帝之一,住在东方,主行春天时令。这孩子竟然说出我为青帝的如此狂妄之词,实在该打。”
黄老爷子见爱孙能出口成章,自然大为高兴,拦住儿子:“这小子才五岁就能作诗,说明他才思敏捷,己经不同寻常。开口便是扑面而来的帝王气象,做掌管西时节令的青帝,可见他志气恢弘,来日不可限量,这不是正印证了,我孙子出世即非凡俗之辈吗?“
黄太公又说道,“曹植七步成诗,骆宾王七岁就能吟诵出自己的名篇。我孙子今年才五岁,所作诗篇,己是在骆宾王之上,将来我孙子前途不可限量啊。”
黄宗旦说道,“父亲,您太宠溺他啦,会把他惯坏的,他只是信口胡言几句,满是狂放之言,哪比得上先贤的名篇之作?”
黄太公却说道,“菊花迎霜绽放,固然显出它的劲拔气节,但时值寒秋,在冷冷秋风中,菊花暗吐幽冷寒香,却引不来蝴蝶竞飞采撷,实在一大憾事。我孙儿的诗中,却赞赏菊花凌霜开放的坚韧,又深深为他们所遭受的命运而愤激不平,立志改天换地。这是何等的远大抱负,而且寓意鲜明,气度非凡,济世情怀和宏伟胸襟,更是令人叹服。”
黄宗旦却忧心忡忡的说道,“只怕不加约束,将来会招来许多祸患啊。”
黄太公说道,“非也,吉人自有天相,你要用心教导他才是。”
黄宗旦点头称是。
黄太公说道,“咱们黄家世代经商,尤其后来百业凋敝,我们只能以贩盐为生。各州府货物来往之间,难免与江湖人物,绿林豪强交往过密,恐怕后患无穷啊,你还是及早让他学些武艺,以作日后防身之用。”
黄宗旦说道,“是,父亲。这孩子倒是好动,每次我练武之时,他都在一旁比比划划,我给他早点打些根基,看看是不是可造之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