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黑衣僧人,登基称帝!

2025-08-21 2455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光王李怡,为宪宗皇帝第十三子。光王生母郑氏,原为镇海节度使李锜的侍妾,李锜谋反失败后,郑氏入宫为郭贵妃(懿安皇后)的侍女,后来被唐宪宗临幸,生下李怡。因此他在皇室中地位较低,自幼沉默寡言,被宗室成员视为“痴呆”或“智力低下

他十多岁时,身患重病,忽然有光辉照耀其身,李怡浑身闪烁着万道光芒。只见他马上一跃而起,端正身体,拱手作揖,像对待臣下朝拜一样。

正好他的乳母看到此番景象,认为这是癔病,马上禀告了郭皇后,郭皇后又禀告了皇上。但穆宗看过后,却抚摸着李怡的背说:“这孩子是我家的英明人物,不是癔病,将来必定是英明之主。”并赐给李怡玉如意、御马、金带,安排母亲郭太后的堂弟郭鏶担任李怡的师傅 ,辅佐他成材。

李怡常常梦见乘龙上天,他将此事告诉郑氏,郑氏对他说:“这个梦不应该让旁人知道,希望你不要再说,否则容易招来杀身之祸。”

郑氏果然有先见之明,李炎登上皇帝宝座,立刻对威胁他的人大开杀戒。在仇士良等人的劝说下,将文宗的杨妃、陈王李成美、安王李溶等潜在威胁一一赐死。

幸亏李怡在母亲的指点下,一首隐晦不露,平时木讷少言,甚至装傻充愣,文宗、武宗常在宴饮集会之时强逼他说话,以此为乐,称其为“光叔”。武宗为人豪气,尤为瞧不起李怡,对这位“光叔”很不礼貌,李怡却毫不在意,正是凭着这点,才躲过一劫。

武宗皇帝登基之后,将威胁他的人一一铲除之后,又开始怀疑起光王李忱来。武宗皇帝怀疑他是装傻,认为他“城府极深”,多次试图加害,甚至将他扔进厕所,但宦官仇公武暗中救了他,并助其逃出宫廷,流落江湖。

李怡隐姓埋名,从长安一路逃到了浙江海宁。在当地寺院削发为僧,法号“琼俊”,开始了参佛云游的生活,因为身着黑色僧衣,世人称其黑衣僧。

其实唐武宗之所以义无反顾的听从赵归真、刘元靖两人的建议,下定决心降旨全国灭佛造币,驱逐僧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赵归真、刘元靖通过夜观星象占卜,得到了一个谶语,“黑衣继十八子为天子”,就是指削发为僧的李忱,还有图谋皇位的野心。

两人将此事禀报了武宗皇上,皇上立刻紧张起来,立刻诏准赵归真、刘元靖的灭佛计划,并全权负责,遇到什么困难,皇上都全力支持。

李怡云游西方,天地茫茫,无处可觅其踪,自然躲过此劫。李怡曾经跟随当时的禅宗高僧黄檗禅师走到了江西百丈山。黄檗禅师对着飞流首下的瀑布,不由动情,随口吟诵“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其实禅师知道自己这名弟子,不是凡俗之辈,故意用诗句试探李怡。

当时是武宗后期,朝廷面临文臣党争、宦官乱政、藩镇割据的乱局。再加上赵归真、刘元靖的蛊惑灭佛事件,局面江河日下,李唐皇室亟待一个强有力的拯救者。“琼俊”面对着现在的自己,宗室和帝国未来的抉择,依然雄心万丈,听到师父的诗句后,看着壮观的瀑布景观,豪情激荡,便接着师父的诗句吟诵道,“:“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黄檗禅师听后哈哈大笑,盛赞好诗句,有志向,有气魄。

武宗皇帝吃了刘元靖炼制的仙丹灵药,不但身体不见好转,病情却越来越严重,甚至导致多日无法上朝过问政事。

手握大权的宦官马元贽,不但掌管宫廷,还是左神策军护军中尉,兵权在手。只是他在皇上的眼里,不及朝中重臣宰相李德裕。李德裕不但德高望重,更是皇上倚仗处理朝政的第一人选。马元贽不甘屈居人下,见皇上病情积重难返,大去之期恐怕不远,认为自己的机遇己到。于是他联合皇上的亲随,内务府执事太监仇公武,商议新君册立人选,也好将来他们可以驾驭新君,把持朝政,抗衡宰相李德裕及其党羽。

虽然唐武宗有五个儿子, 但是这几个儿子都比较年轻,缺乏掌控朝政的能力,而且都被宰相李德裕掌控在手里,即使辅政,有皇后支持宰相李德裕,也轮不到他们两个。正苦于没有对策之时,仇公武适时提出李怡,是最佳人选。

马元贽说道,”他怎么行?一个傻子,而且听说早就出家成了云游僧人,皇上大肆灭佛,就为查找光王李忱,现在生死不知,就算费劲力气找到,恐怕黄花菜也凉啦。“

仇公武说道,”光王李怡是最佳人选,他傻乎乎的,咱们不是更加便于控制,咱们掌控住皇上,天下不就等于是我们的了?到时就是那李德裕,还不得看我们的脸色行事?至于如何寻找光王,一切包在我的身上,不出十日,我就将光王暗中接回宫中,等你来见如何?“

马元贽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答应下来。果然十天过后,马元贽就在后宫见到了光王李怡。马元贽心想,”这仇公武看来是早有预谋啊,不过那又能怎样?将来你们不还是得靠着我才能如愿?“

这一日深夜,眼看着赵归真和刘元靖离开皇上寝宫之后,马元贽和仇公武就悄悄进入了皇上的寝宫。两人悄悄跪在皇上的龙榻前,武宗皇上勉强睁开眼睛,有气无力的说道,”这般时候,你们见朕?没要紧的事明日再说,朕累啦。”

“皇上,事情紧急,非要今日才可啊!”说着由仇公武将早就拟好的遗诏,递到皇上面前,皇上一看大惊,手指二人气得说不出话来,咳嗽半天,才勉强说道,“朕还没死,你们就......,”

不一会的功夫,马元贽和仇公武得意的走出寝宫,这时寝宫忽然传出一声悲戚惨痛的哀嚎,然后就没了声息。马元贽说道,“我们大功告成,仇公公,这里剩下的就交给你了,暂时封锁消息,三天后,我们就功德圆满啦!”说罢大笑着离去。

仇公武点头,返回寝宫,只见武宗皇上己经口吐鲜血,倒毙在龙榻上,双眼圆睁,十分可怖,仇公武鄙夷的看了一眼,出了寝宫,安排内廷武士守住寝宫,任何人不得入内。

三天后,文武百官奉旨来到朝堂,等候皇上的临朝议政。却迟迟不见皇上露面。正等的焦急的时候,却见仇公武率人来到文武百官面前,宣读皇上的遗诏。遵照先帝遗诏,册立光王李忱为帝,继承大统。

文武百官听了大吃一惊,正在议论纷纷,嘈杂大乱之际,只见李怡在内廷侍卫等人簇拥之下,登上朝堂,坐在了皇帝的龙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