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返乡途中,路遇强人!

2025-08-21 2427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黄太公虽然一生苦读,也未能博取到功名,但是却是非常有学识。再加上阅历丰富,看事情也颇有先见之明。

他让儿子黄宗旦,早些教给小黄巢武艺,也好危急时刻,用来防身。黄宗旦便在小黄巢不到六岁的时候,就开始传授小黄巢武艺。虽然只是一些打根基的基础功夫,小黄巢却乐此不疲,学的十分认真刻苦。

也正是由于黄太公的先见之明,让黄巢躲过了人生第一次的杀身之祸。

黄宗旦作为一名成功的盐商,在长芦和两淮两,都有自己的盐场。每年都有源源不断的盐,运往各地销售。

由于唐室皇帝宠信宦官,宦官利用皇上的信任,和朝中重臣内外勾结,营私舞弊,卖官鬻爵,再加上各朝臣结党内斗,对地方上的统治力越来越弱,各路诸侯,也凭借自己手中的权力,扩张自己的势力,渐渐将朝廷不放在眼里。地方官也是极力搜刮百姓,老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于是大多地方就开始盗匪横行。

黄宗旦为了自己的货物能够安全到达目的地,自然少不了和黑白两道,绿林豪强打些交道,因为有时候厚此薄彼,总有人怀恨在心。而且树大招风,有些同行,自然也心生忌恨,图谋报复。

在濮州境内,就还有一家姓王的盐商,知道黄宗旦这两年贩运私盐,做的风生水起,积聚了大量的财富,对黄宗旦颇为嫉恨,认为是黄宗旦抢走了自己大部分生意。才让自己现在生意很是不顺。

王仙芝本是农户出身,生的粗犷健壮,孔武有力。作为佃户,为富户人家种地,受尽盘剥,所剩无几,自然没有出路。王仙芝看到当时盐业官营,私盐利润确实极高,但风险极大。于是王仙芝西处拜师习武,终于练就一身好本事,开始贩盐为生。

王仙芝虽然没有多少经营之术,但是却性情豪爽,为人仗义。贩运私盐,钱没赚到太多,却结交了尚君长、毕师铎、曹师雄、柳彦璋、刘汉宏、李重霸、柴存等绿林朋友,号称贩运私盐的瓢把子。

人手一多,自然性格不同,秉性各异。有的安守本分,有的则巧取豪夺,所以他们聚在一起,名声并不太好,甚至有人将他们称之为“濮州名贼”。他们打探到黄宗旦做的生意出奇的好之后,就想打击一下黄宗旦,趁机捞上一笔。

王仙芝久闻黄宗旦富甲一方,耐不住手下弟兄们的怂恿,也想见识一下黄宗旦是何许人也,就答应了兄弟们的请求,派出手下人打探盯梢黄宗旦。寻找机会准备下手。

这一日,恰好黄宗旦做完一笔生意,返乡途中,路经濮州。同行的还有两个家人黄立和黄行。黄立、黄行兄弟两个前面领行,黄宗旦断后,中间一架马车里,坐着的,却是黄家小少爷黄巢。

此时的黄巢,己经十一二岁,知道父亲又要出门做生意,非要跟着父亲同行。黄宗旦怕耽误儿子读书,说什么也不答应。

黄巢就跑到爷爷那里求爷爷帮忙。黄太公疼惜孙子,于是就让黄宗旦带儿子同行,并说,“古语有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孩子十一二岁,也该出去见些世面了,”没办法,黄宗旦只好答应。

所幸这趟生意十分顺利,十天半月,就顺利完成,一行人便踏上返乡行程。眼看前面就是濮州城,再有个百十里路就到家了,众人都感觉轻松起来。

眼看天色将晚,黄宗旦嘱咐前面俩兄弟,抓紧赶路,早点进城,在濮州歇息一晚,明日到家即可。

两兄弟答应一声,加快了赶路的速度。再拐过一个山口,走出那片树林,就能看到濮州城了。

一行人在走到那片树林之时,忽然前面路上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十来匹快马,如风一般疾驰而来。道路有些狭窄,黄氏兄弟他们赶紧避让。可是不小心马车还是和对面的一匹快马几乎相撞,幸亏赶车的马夫机灵,才没有让马车在躲避之时侧翻,但是马夫却从马车上跌落下来,不小心还把手擦伤了,一时鲜血首流。

但是,也许是骑马之人马术不精,竟然一头从马上摔了下来,滚落在草丛之中。其他马上乘客,赶紧下马将那人扶起来查看,却见那人紧闭双眼,一动不动。立刻就有一人走向黄宗旦,当面质问,“你们怎么走路的?不长眼吗?把我们的人伤成这个样子。”

黄氏兄弟很不服气,是他们纵马狂奔,我们躲避不及,致使我们的马夫受伤,他们却找我们的麻烦。正要怒气冲冲的找他们理论,黄宗旦却制止了他们两人。

黄宗旦冲对面质问的人深施一礼,说道,“实在抱歉,都是我们的不对。那位兄台伤势如何?要不要紧?”

那人怒气冲冲的用手一指,说道,“你看,昏迷不醒,还不知道后果有多严重呢,你总得赔我们一些医治费用吧?”

黄立兄弟围拢过来,黄行说道,“我们的马夫手都伤成那样,你们也该负责吧?”

那人却怒喝道,”皮肉之伤算不得什么,我们的人可是昏迷不醒呢。你们该先负责我们的人吧?“

黄宗旦说道,“那是自然,只要人没事就好。”

那人一脸横肉,怒气未消的说道,“只要钱一到位,其他的我们不与你计较。”

黄宗旦看了一眼黄立,黄立不情愿的拿出一锭银子,递向那人,谁知那人看了一眼,不屑说道,“怎么?视我们的人如草芥吗?”

黄宗旦客气说道,“那就请这位朋友说个数,我们照做就是。”

那人不屑的瞥了黄立一眼,说道,“本来无所谓的事情,既然你们刚才如此看不起我们的人,那就不同啦,你们给一千两吧。少一两我们也不答应。”

黄立顿时压不住火,顿时怒道,“一千两?太多了吧?你们这是在抢。”

忽听马车里的黄巢说道,“不多,不多。”说着,掀开车帘,从马车上跳下来,笑着说道,“一千两实在不多,我们可以给你们,只是,你们得答应我们一个条件。”

那人没想到一个少年竟然下车,说出这话,于是说道,“你做的了主?什么条件?”

黄宗旦赶紧说道,“举天,不许无礼。”

黄巢说道,“父亲稍安勿躁,孩儿绝不胡来就是。”又对那人说道,“我去看一眼受伤的人,然后就给你们一千两,可好?”

那人手指众人说道,”你们可别后悔,小子,你随我来。”黄巢跟着那人就向受伤的那人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