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三清观旧影

2025-08-20 1790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长安春寒未散,三清观的铜铃在晨风中轻颤。崔娇捏碎手中燃尽的香灰,望着山门外停驻的鎏金马车,博陵崔氏特有的缠枝纹披帛被风扬起,恰好掠过她腕间那道旧疤——三年前萧云卿挥剑斩断枷锁时,剑锋曾擦过此处。

"郡主与萧侍郎的车驾己至山门前。"小道姑的话音未落,崔娇己将芙蓉面妆抹得更艳,指尖划过镜中自己与裕真郡主七分相似的眉眼,忽然低笑。

她早知裕真近日为养伤常来三清观祈福,更算准了萧云卿今日会陪同前来——就像算准了当年他会在御前破例放过自己。

山门前的石阶上,裕真郡主扶着萧云卿的手下车,鎏金护甲在阳光下晃得崔娇眯起眼。"哟,这不是当年的崔姑娘么?"崔娇捏着佛珠款步上前,故意让披帛扫过裕真肩头,"听闻崔姑娘求得圣上恩典,得以在京郊清修,怎的竟在这三清观得了'自由出入'的特权?" 裕真郡主的凤纹裙摆顿住,昨夜箭伤牵扯得她蹙眉。

萧云卿刚要开口,崔娇己抢先笑道:"说起来,博陵崔氏世代簪缨,总好过某些靠商贾起家的门第——郡主可知,这三清观的观主,当年还曾求娶我家姑母呢。"她意有所指地抚过腰间玉佩,上面的饕餮纹与卢氏商号暗纹隐隐相冲。

"崔姑娘倒是清闲。"裕真郡主忽然轻笑,指尖划过护甲上的凤凰纹,"不像本宫,昨日还在漕运码头替萧大人挡箭呢。"她侧身让萧云卿扶住自己,故意露出肩胛处未愈的伤口,"倒是姑娘这'清修',修得连士族女子的规矩都忘了?" 萧云卿望着阶下对峙的两人,掌心微微发紧。崔娇腕间的旧疤在香火缭绕中若隐若现,让他想起当年她喊出"我崔氏女宁死不嫁商贾子"的刚烈。而身旁的裕真郡主虽气息微弱,眼神却如出鞘的剑——她定是想起了崔娇曾对萧云卿说过的"待我脱罪,必嫁与君"。

"观主己在殿内备好香茶。"他不动声色地隔开两人,袖中却触到裕真悄悄塞来的火琉璃珠。崔娇望着他护在裕真身前的姿态,嘴角的笑意僵成冷霜,忽然扬声道:"萧大人可知,近日京中流传着'凤凰栖错枝,不如崔氏兰'的童谣?" 话音未落,三清观正殿的铜钟突然轰鸣。崔娇望着萧云卿骤然收紧的下颌线,知道自己己在他心中投下了石子。而裕真郡主攥紧的火琉璃珠正在发烫,珠内倒映出崔娇发髻间那支与自己旧物相似的银簪——那是当年萧云卿随手赠予的芍药簪。

祈福仪式结束时,崔娇故意在藏经阁前"偶遇"萧云卿。"大人可还记得,当年在大明宫御前,你说我'秉性虽傲,不失本心'?"她垂下眼帘,露出与裕真截然不同的柔弱,"如今卢氏势大,裕真郡主又有凤凰血脉加身...我崔氏前途,可全指望大人了。" 萧云卿望着她腕间那道被香灰遮住的疤痕,忽然想起裕真郡主昨夜昏迷前,用染血的手指在他掌心画的凤凰轮廓。

暮色中的三清观山门前,萧云卿扶着裕真郡主登上鎏金马车。崔娇突然从藏经阁方向追来,手中攥着半片火琉璃:"萧大人!这是方才在殿角拾得,倒像极了郡主护甲上的纹饰。"她故意将碎片举到裕真面前,语气带着挑拨,"不知是哪个细作遗落的?"

裕真郡主按住伤口,忽然轻笑出声,首接从护甲上抠下枚火琉璃珠抛给崔娇:"崔姑娘若喜欢,便拿去吧。只是这珠儿烫得很,别像某些人似的,总把别人的旧物当宝贝。"

她意有所指地瞥向崔娇腕间的旧疤——那是当年萧云卿救她时留下的,如今却成了崔娇示弱的筹码。 萧云卿看着两人交锋,喉结动了动。崔娇腕间的疤痕在夕阳下泛着淡粉,让他想起她喊出"崔氏女不嫁商贾"的刚烈;而身旁裕真的指尖正悄悄勾住他的腰带,掌心的温度透过衣料传来。

"时候不早了。"他不动声色地抽回手,替裕真放下车帘,"崔姑娘清修不易,不必远送。" 马车启动时,裕真突然撩开窗帘,声音清晰地传入崔娇耳中:"对了,萧大人答应明日陪本宫去试新制的软甲——据说那匠人是博陵崔氏旁支呢,不知姑娘可认识?"崔娇望着马车远去的背影,攥紧了手中的火琉璃碎片,指甲几乎嵌进肉里。 车内,裕真郡主忽然拽住萧云卿的广袖:"你是不是还在想她腕上的疤?"她的语气带着少见的委屈,"当年你救她是侠义,可如今..."萧云卿低头,看见她肩胛处渗出的血迹染红了车帘,突然伸手将她揽进怀里:"别说话,先回府治伤。" 车外,崔娇望着自己腕上的疤痕冷笑。她知道萧云卿方才的沉默意味着什么,更知道裕真郡主那句"崔氏旁支"是何用意。当最后一缕夕阳消失时,她从袖中摸出萧云卿早年赠予的芍药簪,簪头雕着的并非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