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星阵真相

2025-08-20 1246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元和元年(806)夏,长安的暑气中弥漫着硫磺味。阎如雪将火琉璃对准宗正寺暗格的羊皮卷,红光骤然暴涨,在地面投射出立体的北斗星图。星图中央,“天枢”位置竟浮现出裴延龄府邸的轮廓,而环绕西周的星轨,恰好串联起长安十二座储粮的太仓。 “原来‘天枢星阵’不是单纯的毁灭机关。”

王禹指着星图上的标记,声音发颤,“焚天油引爆的不仅是皇城,更是整个长安的命脉。一旦太仓起火,粮食尽毁,百姓必乱,吐蕃便可趁虚而入……”话音未落,萧云卿突然挥剑斩断窗边袭来的毒箭,箭尾绑着的布条上用血写着:“三日后子时,太极宫天枢位。”

(视角切换:裴府秘窟)深夜,三人潜入裴延龄旧宅。地窖深处传来诡异的 诵经声,石壁上刻满吐蕃经文与大唐星象图的混合图腾。阎如雪用火琉璃照亮墙面,惊见壁画描绘着吐蕃赞普与某位唐臣共执星盘的场景——那唐臣虽戴着面具,腰间玉佩却与唐宪宗赏赐给裴延龄的如出一辙。

“等等!”王禹突然扯开壁画,露出背后密室。密室中央摆放着巨大的浑天仪,指针正缓慢转动,指向“天枢”方位。更令人心惊的是,墙角堆积着数以百计的市花玉扣——与敦煌之战时唐军暗桩所用的一模一样。“这些玉扣……能控制被蚀骨砂改造的人。”

萧云卿捡起一枚,发现玉扣内侧刻着小字,“是裴延龄的笔迹,他竟私造了一支听命于自己的‘影卫’!”

(视角切换:太极宫惊变) 三日后子时,太极宫天枢位(玄武门)。唐宪宗在神策军簇拥下亲临现场,手中握着阎朝的佩刀。俱文珍的残余党羽果然现身,他们高举刻有星阵图的盾牌,口中高呼:“焚天灭唐,以祭吐蕃战神!”就在双方对峙时,神策军统领突然抽出佩剑刺向宪宗——他胸口赫然浮现出逆旋的莲纹烙印。 “陛下小心!”阎如雪掷出火琉璃,碎片在空中重组为锁链,缠住统领手腕。王禹趁机吹响骨笛,声波震碎叛军的盾牌,却见盾牌内侧露出另一幅星图——与他们在裴府所见完全相反。“这是调虎离山之计!”

萧云卿突然醒悟,“真正的天枢位不是玄武门,而是……太仓!”

终局:生死时速,当三人策马狂奔至太仓时,粮仓己燃起熊熊烈火。裴延龄的死士正将最后一桶焚天油倒入沟渠,火势顺着油迹向西周蔓延。阎如雪急中生智,将火琉璃嵌入太仓中央的镇仓鼎,红光与火焰碰撞,竟形成一道防护罩。王禹与萧云卿则冲入火场,用龙渊剑与骨笛斩断火琉璃与星阵的共鸣。 千钧一发之际,唐宪宗率援军赶到。他挥起阎朝的佩刀劈开最后一处火源,刀刃上突然浮现出敦煌祭坛的纹路——原来这把刀才是关闭星阵的真正钥匙。

当最后一丝火苗熄灭,众人在灰烬中发现半卷残页,上面写着:“借革新之乱,引唐室自毁,吐蕃坐收渔利……”而落款处的印鉴,竟与唐宪宗的随身私印如出一辙。 夜色中,戴着黄金面具的人望着长安上空未散的浓烟,冷笑一声将手中密信投入火中。信纸上的字迹逐渐显现:“天枢星阵失败,启动‘金蝉脱壳’计划——令郎己在吐蕃为质,勿念。”面具人摘下伪装,露出与裴延龄有七分相似的面容,正是传闻中早己死去的裴家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