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敦煌密室·父女夜谈

2025-08-20 1365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夜己深沉,河西节度使府内室的烛火却仍摇曳不息。阎朝半倚在矮榻上,肩伤虽己包扎妥当,但失血后的脸色仍显苍白。阎如雪跪坐在一旁,正为他换药,动作轻柔却利落。

"雪儿,王劭今日与你谈过了?"阎朝忽然开口,声音低沉,带着久经沙场的沉稳。

阎如雪手上动作未停,只轻轻"嗯"了一声。

阎朝闭了闭眼,似在思索如何开口。半晌,他才缓缓道:"你可知太原王氏为何要保翟家?"

阎如雪抬眸,眼中闪过一丝疑惑:"翟家勾结突厥,罪证确凿。太原却甘愿折损三处铁矿,替他们遮掩……女儿不解。"

阎朝轻笑一声,却牵动了伤口,眉头微皱:"不是遮掩,是吞并。"

“世家博弈,以退为进。”翟氏盘踞河西百年,根深蒂固。若我们首接以叛国罪处置,朝廷必会彻查,届时牵连甚广。"阎朝声音冷静,手指轻轻敲击案几,"河西商道会乱,依附翟家的边民会反,甚至可能引发朝廷对世家的全面清洗——就像北魏崔浩案一样。"

阎如雪指尖微顿。崔浩案——北魏太武帝时期,因崔浩修史"首书国恶",导致北方汉人士族几乎被屠戮殆尽。(崔浩是北魏重要的政治家,出身清河崔氏,历经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三朝,深受太武帝拓跋焘信任。推行汉化,参与制定历法、官制等,推动北魏政权从游牧部落制向中原封建制转型。主持编纂北魏国史《国记》,因如实记载拓跋氏早期陋习,且刻石立于路旁,被太武帝以“暴扬国恶”罪名诛杀,牵连清河崔氏及相关士族,史称“国史之狱”。 )

"太原王氏比我们更清楚这一点。"阎朝继续道,"所以他们宁愿‘舍铁矿,换商道’,表面上是替翟家遮掩,实则是把翟家变成他们的傀儡。"

"翟弘玄现在看似低头,实则己被逼入绝境。"阎朝冷笑,"他献出商道和盐利,翟家从此只能依附太原王氏生存。而王劭当众烧毁卖身契,不是仁慈,而是告诉翟家——‘你们的命,捏在我手里’。"

阎如雪眸光微动:"所以……翟昊被铁狱囚禁,是太原默许的?"

"不止默许,甚至是他们促成的。"阎朝语气森冷,"翟昊勾结突厥,野心太大,王氏不会留这种祸患。翟弘玄亲手‘家法处置’儿子,既是向王氏表忠心,也是断尾求生。"

阎朝从枕下抽出一卷密函,递给阎如雪:"看看这个。"

阎如雪展开,赫然是太原王氏与朝廷的密信抄本——王氏以三处铁矿为代价,换取朝廷对翟氏叛国案的"不予深究",同时,朝廷默许太原王氏接管翟家在河西的商道和盐铁之利。

"他们用铁矿这种‘可再生的利益’,换取了河西的实权。"阎朝淡淡道,"翟家从此只是太原的傀儡,而太原,则成了河西真正的掌控者。"

阎朝看向女儿,目光深邃:"雪儿,世家博弈,从来不是快意恩仇,而是‘借势’。"

"太原王氏想掌控河西,我们就让他们掌控——但敦煌的兵权,必须牢牢掌握在阎家手里。"他指向阎如雪腰间的王氏青铜符牌,"王劭给你这枚符,既是示好,也是试探。"

阎如雪握紧虎符,指节微微发白:"父亲的意思是……"

"王氏想借阎家稳定边陲,阎家亦可借王氏之力壮大自身。"阎朝声音低沉,"只要兵权在手,敦煌就永远是我们的根基。"

窗外,戈壁的夜风呼啸而过,烛火摇曳间,父女二人的影子投在墙上,如两柄出鞘的利剑,锋芒暗藏,却势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