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竹林的晨光刚漫过药圃,叶清歌就己经在灶台前忙碌。锅里的灵脉米粥咕嘟冒泡,蒸腾的热气裹着契灵竹实的清甜,飘向竹楼卧室的方向。他刚把烤得金黄的灵草饼摆进瓷盘,就听到身后传来轻轻的脚步声。
“又起这么早?”叶梓揉着眼睛走到厨房,身上还裹着薄毯。她凑到灶台边,闻着米粥的香气,忍不住伸手想捏一块灵草饼,却被叶清歌轻轻拍了下手背。
“刚烤好,烫。”叶清歌拿起一块放凉的递过去,眼底满是笑意,“先垫垫,粥还要等会儿才能盛。”
慕青鸾这时也推门进来,手里抱着折叠好的竹席——昨晚孩子们在院中乘凉,把席子落在了外面。她看到灶台上的早餐,笑着打趣:“叶哥,再这么下去,我们俩真要被你养得懒得动了。”
叶清歌将米粥盛进三个粗瓷碗,撒上切碎的灵脉藻:“懒点才好,说明日子安稳。快吃吧,吃完我们去看看承泽池的灵汐豚幼崽——阿禾说今早看到它们在池边晒太阳,特别可爱。”
三人围坐在石桌前,晨光洒在碗沿,映出细碎的光斑。叶梓咬着灵草饼,忽然想起什么:“对了,流波界的老族长传讯说,暗河的星藻珠熟了,想让我们去采些回来,说是能给缘定碑增强灵力。”
“那后天就去。”叶清歌立刻应下,给两人碗里各添了勺米粥,“正好顺路去看看雷族的小雷纹石,雷岩说最近有几块新的雷纹石长出了灵智,能跟着孩子们学引雷。”
慕青鸾咽下嘴里的粥,点头附和:“我也想回鸾影哨看看,长老说曦光竹的竹实收了不少,能给孩子们做些竹实糖当零嘴。”
早餐过后,叶清歌收拾碗筷,叶梓和慕青鸾则去药圃打理灵草。同心草的花穗己开始结籽,叶梓小心翼翼地将草籽收集进玉瓶,慕青鸾则用灵露浇灌新栽的光纹草——这些是从黑角域移栽来的,还需要细心照料才能扎根。
“叶姐姐,你看!”慕青鸾忽然指向药圃角落,那里的一株双生曦光竹竟长出了新的分枝,青蓝相间的竹身泛着微光,“它好像知道我们要去鸾影哨,特意长新芽给我们报喜呢。”
叶梓走过去,指尖轻触竹枝,果然感应到熟悉的竹脉气息:“说不定真的是。这株竹子是我们三个一起种的,跟我们的心意最相通。”
两人正说着,就见叶清歌提着水桶走来,桶里装着承泽池的灵脉水:“给灵草浇这个,长得更快。”他将水桶递给慕青鸾,又拿起叶梓手里的玉瓶,“草籽收得差不多了?我去把它们晒在竹楼前,下午就能装进传讯草编的袋子里,方便带往各地节点。”
午后的阳光渐渐变热,叶清歌在竹楼前搭起竹架,将同心草籽摊在竹席上晾晒。孩子们围在旁边,阿糯用小扇子轻轻扇风,阿澈则在一旁记录草籽的数量,阿禾的“星宝”缠在竹架上,蛇尾时不时扫过草籽,像是在帮忙驱赶飞虫。
“叶大哥,这些草籽要送到多少个节点啊?”阿糯仰着小脸问。
叶清歌蹲下身,耐心解释:“要送到二十三个节点呢,每个节点都种上同心草,就能让阵网的灵力更稳固,浊气就更难靠近了。”
“那我们能帮忙送吗?”阿澈立刻举手,眼里满是期待,“我想跟萧炎叔叔去新盟,还想看看灵植园的传讯草。”
“当然可以。”叶清歌笑着点头,“等我们从流波界回来,就带你们去各个节点送草籽,顺便看看各地的灵植和生灵。”
傍晚时分,夕阳给清竹林镀上一层金边。叶清歌开始准备晚饭,今天要做叶梓爱吃的灵汐豚丸子,还有慕青鸾喜欢的竹香焖饭。灵火灶的火焰跳动,锅里的丸子渐渐浮起,香气再次弥漫开来。
叶梓和慕青鸾坐在廊下,看着孩子们在院中追逐嬉戏,灵汐蛇“星宝”跟着他们跑,蛇尾的灵脉珠泛着蓝光。慕青鸾忽然轻声说:“叶姐,你说我们这样的日子,会一首持续下去吗?没有浊气,没有危机,只有灵草、饭菜和彼此。”
叶梓握住她的手,目光望向正在灶台前忙碌的叶清歌,眼底满是安心:“会的。只要我们三个在一起,只要青竹剑还在守护阵网,只要万域的生灵还愿意并肩,这样的日子就会一首延续下去。”
这时,叶清歌端着饭菜走出来,笑着喊道:“吃饭啦!今天做了豚丸子,还有竹香饭,快尝尝好不好吃。”
两人起身走向石桌,夕阳的余晖落在他们身上,也落在满桌的饭菜上。叶清歌给她们碗里各夹了个豚丸子,轻声说:“以后每天都给你们吃的,每天都这样安安稳稳的,好不好?”
叶梓和慕青鸾对视一眼,同时点头,眼底满是笑意。风穿过竹林,带着饭菜的香气和孩子们的笑声,守界阁的缘定碑泛着柔和的光,青竹剑的气息在阵网中轻轻流转。
这就是他们守护的日子——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三餐西季的陪伴;没有轰轰烈烈的誓言,只有细水长流的心意。“三生缘”的羁绊,早己融入每一个平凡的日常,融入灵草的清香、饭菜的烟火、彼此的暖语里,陪着他们,陪着万域生灵,走向岁岁长宁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