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丫鬟改名,清荷晴雯

2025-08-24 2111字 8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午后阳光透过新移栽的翠竹,在砺锋院的书案上投下斑驳光影。贾琮手执一卷《周元公集》,正读到"爱莲说"一节,忽被一阵银铃般的笑声打断。

"三爷您看,"小桃蹦跳着凑上前,指着书页上"出淤泥而不染"一句,"这说的不就是咱们院里的荷花吗?"她眼睛亮晶晶的,活像只发现新奇事物的小雀儿。

贾琮合上书卷,若有所思地望着眼前的小丫头。三年前那个在雨中瑟瑟发抖的小丫鬟,如今己出落得亭亭玉立。他忽然想起昨日在东府见到的秦可卿,那个曾经与他有过约定的女子,如今己是他人妇。

"小桃这名儿太俗,"贾琮轻声道,"往后叫你清荷可好?取自'清水出芙蓉'之意。"

小丫头霎时瞪圆了眼睛,手里的绣绷"啪嗒"一声掉在地上。她结结巴巴地重复着:"清...清荷?"忽然提起裙角就往外跑,"我去告诉喜鹊姐姐!"

此时喜鹊正在耳房整理衣物,见清荷(原小桃)兴冲冲地跑来,手里还攥着本《周元公集》。"三爷给我改名啦!"清荷迫不及待地翻开书页,指着"爱莲说"给喜鹊看。

喜鹊眼中闪过一丝羡慕,却仍笑着祝贺:"这名儿真好,比小桃雅致多了。"她低头继续叠衣服,手指却不自觉地绞紧了衣角。

贾琮在书房听见轻轻的脚步声,抬头见喜鹊站在门口,眼圈微红却倔强地抿着唇。"怎么?"他放下毛笔,"我们喜鹊姑娘也想要新名字?"

喜鹊绞着衣角点点头。贾琮望向窗外,雨后初晴的天空格外澄澈。"《说文》有云:'雨止无云曰晴,云成章曰雯'。"他提笔在花笺上写下"晴雯"二字,"你可愿叫晴雯?愿你能如这雨过天晴的云彩,明媚照人。"

晴雯(原喜鹊)捧着花笺,眼泪终于落了下来。她想起三年前那个雨夜,三爷从街上把浑身湿透的她带回府里。如今她不仅有了新名字,更有了新的人生。

消息很快传开:

- 黛玉让紫鹃送来一匣"清荷晴雯"笺,笺上绘着并蒂莲与彩云

- 探春送来两方绣帕,分别绣着"清荷出水"和"晴云映日"

- 连贾母都赏了两支簪子,一支莲纹碧玉簪,一支云纹银簪

次日清晨,贾琮在练武场看见清荷——她己把往日桃红色的头绳全换成了青碧色,发间那支碧玉莲簪在晨光中莹莹生辉。更难得的是,她连走路的姿态都变了,莲步轻移,颇有几分大家闺秀的风范。

"三爷瞧!"她献宝似的捧出个锦囊,里头装着晒干的莲瓣,"奴婢昨儿特意去园子里采的,跟周嬷嬷学了制香。"微风拂过,果然有清冽荷香扑面而来。

晴雯则换上了新做的云纹裙,发髻也梳成了流云髻。她正在院中指挥小丫头们打扫,声音清脆如黄鹂:"把那盆兰花搬到廊下,对,就是三爷最喜欢的那盆..."

贾琮望着她们忙碌的身影,忽然想起《诗经》中的句子:"有美一人,清扬婉兮。"这两个名字,就像他埋下的种子,终将在贾府这片沃土上,长出不一样的枝叶来。

暮色渐浓时,贾琮在练武场拭枪。忽听墙根下传来清荷的声音:"...我们爷说,要像荷花一样清清白白做人..."接着是晴雯的轻笑:"你那支簪子,分明是照着三爷画的图样打的..."

枪尖映出贾琮微扬的唇角。他知道,从今往后,清荷和晴雯将不再只是普通的丫鬟,而是他在内宅最可靠的眼线和助力。这两个名字,承载着他对她们的美好期许,也暗含着他要改变贾府命运的决心。

远处,周瑞家的躲在假山后,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她匆匆往荣禧堂方向走去,却没注意到自己身后,一个穿着青碧色衣裙的身影悄然跟随...

周瑞家的快步穿过长廊,心中反复思索着刚才在砺锋院的所见。贾琮对丫鬟的更名之举,在她看来,似乎隐藏着更深的意义。她明白,在这座府邸中,任何小事都可能成为大事的导火索。

王夫人坐在荣禧堂的内室中,手中握着一串佛珠,眉宇间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周瑞家的轻手轻脚地走近,将她在砺锋院的所见所闻低声禀报。王夫人听后,眼皮微抬,将佛珠轻轻放下。

"琮哥儿的这一举动,究竟有何深意?"她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周瑞家的谨慎地回答:"奴婢不敢妄加揣测,但看三爷对这两名丫鬟的重视,似乎预示着她们将来会扮演重要的角色。"

王夫人沉思了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你下去安排人手,务必将这两名丫鬟的来历查个清楚。同时,留心琮哥儿的动向,看看他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周瑞家的领命退出,心中暗自思量:在这座府邸中,每个人都可能是他人的棋子,但若能利用这次机会为自己谋得更多利益,那也未尝不可。

随着夜幕的降临,贾府的喧嚣逐渐归于平静。清荷和晴雯在砺锋院内忙碌着,对她们己经成为他人关注焦点一事浑然不觉。而贾琮则在书房中,借着烛光仔细阅读着从边关传来的密信,眉宇间透露出深深的思虑。

他清楚,府中的宁静只是表面,暗流涌动之下,不知隐藏着多少未知的秘密。他必须小心翼翼,才能在这错综复杂的局势中保护自己,实现自己的抱负。

窗外,月亮高悬,银色的月光洒满大地。在贾府的每个角落,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未来精心策划着,而这些密谋,最终将在不久的将来,汇聚成一场翻天覆地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