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月下惊鸿

2025-08-24 1613字 8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宴席散尽,己是亥时三刻,荣国府中灯火渐熄,唯有几盏琉璃宫灯在回廊下摇曳,将青石小径照得影影绰绰。贾琮执意要送凤姐回院,二人并肩而行,身后远远跟着提着灯笼的平儿和小桃。

夜风拂过,带来荷塘淡淡的清香。凤姐手中的泥金团扇轻摇,扇面上绣着的牡丹在月光下若隐若现。"三弟那些方子真是帮了大忙。"她压低声音,朱唇微启,"无烟炉卖到了西域三十六国,冰糖进了御膳房,染坊出的布匹连宫里的娘娘都赞不绝口。"

贾琮微微颔首,月光在他棱角分明的侧脸上投下浅浅的阴影:"二嫂子打理偌大府邸,着实辛苦。"

"说起来,"凤姐忽然停下脚步,团扇半掩朱唇,"按你说的,那些印子钱早就不放了,府里下人的官司也再没插手过。"她眼波流转,"如今府里上下都说三爷仁义,连老太太都夸你懂事。"

正说着,凤姐绣鞋突然踩到一颗圆润的鹅卵石,整个人向前倾去。"呀!"她惊呼一声,手中团扇脱手飞出。

电光火石间,贾琮猿臂一展。右手稳稳托住凤姐后颈,左手却意外按在了那软烟罗裁就的裙裾上。隔着薄如蝉翼的夏衣,掌心传来惊人的绵软触感。一缕幽兰混着酒香的温热气息扑面而来,让他鬼使神差地低喃出声:"好,#软..."

这话一出口,两人俱是一怔。凤姐耳尖瞬间红得滴血,慌忙挣开时,金凤钗的流苏扫过贾琮手背,带来一阵酥麻。树影婆娑间,后面的平儿只瞧见主子突然加快脚步,钗环叮咚乱响,却不知发生何事。

"就、就送到这儿吧。"凤姐在院门前猛地转身,团扇将芙蓉面掩去大半,只露出一双水光潋滟的杏眼。贾琮拱手行礼时,分明瞥见她捏着扇骨的指尖微微发颤,染着丹蔻的指甲在月光下格外鲜艳。

回程路上,小桃见主子不住左手,奇道:"三爷手上沾了什么?要奴婢打水来洗吗?"

贾琮这才回过神来,摇头笑道:"无妨。"月光却泄露了他耳际未褪的红晕。他下意识捻了捻手指,那柔软的触感似乎还留在掌心。

那边凤姐一进内室便扑到妆台前,铜镜中映出一张霞飞双颊的芙蓉面。平儿端着醒酒汤进来,见她连雪白的后颈都泛着粉色,讶然道:"奶奶可是吃多了酒?要不要奴婢去取些冰镇的酸梅汤来?"

"不、不必..."凤姐抓过冰帕子按在脸上,声音闷闷的,"就是暑气未消..."

平儿狐疑地看了眼窗外——夜风习习,哪里还有半分暑气?正要再问,忽听"叮"的一声脆响。那支素来簪得稳当的金凤钗竟滑落在地,珍珠滚过青砖地面,发出清脆的声响。

凤姐望着镜中的自己,忽然想起方才月光下那声低语。她不由自主地抚上后颈,那里似乎还残留着青年将军掌心的温度。惊觉自己失态,她急忙将手浸入铜盆。水波荡漾间,仿佛又看见贾琮站在月下的身影——玄色锦袍上的银线刺绣泛着冷光,轮廓分明的侧脸比三年前更添坚毅,眉宇间的英气让人不敢首视。

"这帕子..."平儿弯腰拾起地上的绣帕,却见主子突然伸手抢过,慌慌张张塞进袖中。那帕角分明绣着……“宁安”,针脚细密整齐,是白日里新绣的。

凤姐心跳如鼓,连平儿何时退下的都未察觉。她轻轻展开绣帕,指尖抚过那两个小字,眼前又浮现出贾琮在宴席上吟诗的模样。那首《玉门雪》中的"将军原是读书生",让她想起三年前那个寻求自己庇护的少年,现在己经是伯爷了。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凤姐忽然觉得脸上一阵发烫,忙用冰帕子捂住。她想起白日里听小丫头们嚼舌根,说三爷在边关时,常有将领想将女儿许配给他...

"我在胡思乱想些什么!"凤姐猛地摇头,金簪上的珍珠跟着晃动。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却听见心中有个声音在问:若是当年...若是当年先遇见的是他...

这个念头刚起,凤姐就惊得站起身来。铜镜中,她看见自己眼中闪烁的光芒,那是连新婚时都不曾有过的神采。她急忙解开外裳,想要就寝,却发现袖中的绣帕不知何时又到了手中。

这一夜,荣国府东西两院的灯,都亮到了很晚很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