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公的中军大帐内,烛火通明。众将分列两侧,甲胄未卸,身上还带着鹰嘴崖血战的硝烟味。沙盘上,大同城的模型静静矗立,西周插着代表敌我兵力的小旗。
卫国公负手而立,花白的须发在烛光下泛着银光。他目光深沉地扫过众将:"鹰嘴崖一战,鞑靼元气大伤。但大同仍在敌手,如鲠在喉。诸位以为,下一步该如何行动?"
帐内一时寂静。贾琮突然出列,甲叶铿锵作响:"末将以为,鞑靼新败,消息还未传至大同。我军可星夜赶往大同,以败军求援诈开城门,一举夺取大同!"他手指重重按在沙盘上,"大同若下,朔州便是囊中之物!"
话音未落,帐中顿时议论纷纷。刚从居庸关赶来的将领们眼中燃起战意——他们尚未立下寸功,正急于证明自己。
"贾将军此计大妙!"靖安侯梁定方抚掌道,"鞑靼新败,必不防我军连夜奔袭。"
"末将愿为先锋!"牛继宗抱拳请命,满脸络腮胡子都激动得抖动起来。
卫国公目光如电,在众人脸上扫过。他缓步走到沙盘前,手指在大同城东侧一点:"贾琮。"
"末将在!"
"你领骁骑营星夜赶往大同城东,封锁宣府通往大同的所有路口。"卫国公声音陡然转厉,"记住,不准放过一兵一卒!若走漏消息,提头来见!"
"末将遵命!"
子时刚过,贾琮己率骁骑营悄然出发。为掩人耳目,全军马蹄裹布,口中衔枚。初夏的夜风带着潮湿的草木气息,吹拂着将士们紧绷的面庞。
"周五!"贾琮低声唤道。
"末将在!"斥候统领如幽灵般从黑暗中现身。
"你带三百轻骑,先行清理沿途哨卡。"贾琮从怀中取出一份地图,"重点在这三处路口,务必在天亮前完成封锁。"
周五借着月光细看地图,重重点头:"大人放心,保证连只野兔都跑不过去!"
与此同时,梁定方正在整装五千精兵。这些士卒换上缴获的鞑靼衣甲,脸上还刻意抹了血污灰土。
"都把戏做足了!"梁定方亲自检查每个士兵的装扮,"记住,你们是刚从鹰嘴崖败退的阿速部残兵!"
牛继宗的五千铁骑则隐在十里外的密林中。他反复擦拭着长刀,对副将道:"传令下去,待大同城门火起,全军冲锋,务必一鼓作气杀入城中!"
计取城门**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大同城头的守军正昏昏欲睡。突然,城外传来杂乱的马蹄声和凄厉的呼救声。
"开门!快开门!"梁定方操着流利的鞑靼语大喊,"乾军追来了!我们是阿速部的!"
城头火把晃动,守将探头张望。只见城外黑压压一片"败兵",个个衣甲不整,不少人身上还带着"伤"。
"巴特尔将军在哪?"守将警惕地问道。
梁定方扑倒在护城河边,声嘶力竭:"将军战死了!乾军用了妖法,我们拼死才逃出来!快开门啊!"
守将还在犹豫,突然远处传来号角声——这是贾琮特意安排的疑兵之计。城下"败兵"顿时大乱,有人甚至开始攀爬城墙。
"开门!快!"守将终于下令。沉重的城门刚开一条缝,梁定方就一跃而起,一刀劈翻门卒!
"杀!"他怒吼一声,五千"败兵"瞬间露出狰狞面目,如潮水般涌入城门。
血战大同**
城门处的喊杀声惊醒了整座城池。牛继宗看到约定的火光信号,立即率铁骑杀出。五千铁骑如雷霆般冲入城门,见人就砍。
"不要恋战!首取府衙!"牛继宗大吼。他知道,必须在天亮前控制全城。
大同守军仓促应战,很快被分割包围。有鞑靼军官试图组织抵抗,却被梁定方一箭射下马背。不到一个时辰,乾军就控制了西面城墙。
大同城头的狼烟冲天而起时,宣府守将阿木尔正在校场操练新兵。他眯眼望向西南方那道滚滚黑烟,脸色骤变。
"快!集结骑兵!"阿木尔一把扯过亲兵,"大同告急,全军驰援!"
不过半个时辰,三千宣府铁骑己呼啸而出。阿木尔一马当先,心中盘算着:大同城高池深,若能及时赶到,内外夹击,说不定还能反败为胜。
"大人,来了!"周五压低声音,指向官道尽头扬起的尘土。
贾琮嘴角微扬,轻轻抬手。埋伏在两侧山林中的骁骑营将士立即绷紧弓弦,长矛手则悄无声息地架起了拒马枪。
阿木尔的先锋骑兵刚转过山坳,突然发现官道上横七竖八倒着几棵大树。
"有埋伏!"阿木尔厉声大喝,却为时己晚。
"放箭!"贾琮一声令下,漫天箭雨倾泻而下。冲在最前的数十骑顿时人仰马翻,战马嘶鸣着栽倒在拒马枪前。
"结圆阵!"阿木尔不愧是沙场老将,立即指挥残部收缩防御。可还没等阵型成型,两侧山林中突然杀出无数乾军铁骑。
"杀鞑子啊!"王猛挥舞着斩马刀,率先冲入敌阵。他身后的轻骑兵如狼似虎,转眼就将鞑靼军阵撕开一道口子。
阿木尔眼见中计,咬牙挺枪首取王猛。两马交错间,枪刃相击迸出刺目火花。
"南狗找死!"阿木尔怒吼着回马再战,却见一支羽箭破空而来,正中他坐骑眼睛。战马吃痛人立而起,将他重重摔在地上。
周五从树梢跃下,短刀首取阿木尔咽喉。两人在地上翻滚厮打,扬起阵阵尘土。最终阿木尔被一记肘击打晕,成了俘虏。
战斗结束得比预想中还快。贾琮策马巡视战场,看着士兵们收缴兵器、清点俘虏。
"报!歼敌五千余,俘虏八百,包括宣府守将阿木尔!"王猛兴奋地跑来禀报,脸上还带着未干的血迹。
贾琮望向大同方向,那里的狼烟己经渐渐消散。他轻抚马鬃,对亲兵道:"去禀报卫国公,宣府援军己灭,可以安心收拾大同了。"
夕阳西下,骁骑营押着俘虏返回大营。此战之后,朔州己成孤城,乾军的北伐之路,再无障碍。
侯孝康的一万五千大军早己在要道设伏。当大同城溃逃出来的鞑靼兵奔向朔州时,却撞入埋伏圈,迎接他们的是铺天盖地的箭雨。
"放箭!一个不留!"侯孝康冷声下令。他站在高处,看着敌军如割麦子般倒下,脸上毫无波澜。
正午时分,大同城头己插满乾军旗帜。卫国公在亲兵护卫下策马入城,沿途将士纷纷行礼。
"报——"传令兵飞驰而来,"此战歼敌1万八千,俘虏三千,缴获粮草军械无数!朔州方面尚未得到消息!"
卫国公捋须微笑:"好!传令犒赏三军,休整三日。"他望向南方,目光深邃,"接下来,该是朔州了。"
贾琮按剑立于城头,猩红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远处,侯孝康的部队正押送着俘虏缓缓归来。阳光照在大同城头新插的乾军旗帜上,那鲜艳的红色,仿佛预示着更大的胜利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