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府试

2025-08-24 1427字 9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西月十六,天刚蒙蒙亮,小桃便己在厨房忙碌起来。她将昨夜蒸好的馒头切成薄片,放在炭火上慢慢烤至金黄酥脆。又取出腌制多日的腊肉,切成细条,用油纸仔细包裹。

"三爷最爱吃这个,"小桃轻声自语,从瓷罐中取出几块桂花糖,"含一块能提神醒脑。"她将烤馒头片、腊肉条、桂花糖、煮鸡蛋和一壶清茶仔细装入竹篓,每样都用油纸包好,摆放得整整齐齐。

贾琮推门进来时,小桃正在往竹篓里放一块干净的汗巾。

"三爷,都备好了。"小桃递过竹篓,"馒头片酥脆,腊肉咸淡正好,茶水装在牛皮囊里。"

贾琮接过竹篓,闻到淡淡的食物香气。他拍了拍小桃的肩膀:"辛苦你了。"

晨光微熹,贾琮踏着晨露来到考场外。今日碧空如洗,白云悠然。考场门口人头攒动,虽比县试时少些,仍有数百之众。有的考生紧张翻书,有的闭目养神,还有的三五成群窃窃私语。

贾琮在人群中看见张廷玉和张旭。张廷玉依旧一身素净布衣,背着旧书箱;张旭穿着湖蓝色长衫,精神抖擞。三人相互见礼,寒暄几句,便一同排队候场。

"贾兄气色甚佳,想必准备充分。"张旭笑道。

贾琮谦逊道:"尽力而为。张世兄神采奕奕,定能高中。"

考场大门缓缓开启,考生们依次入场。贾琮深吸一口气,迈过高高的门槛。场内数百张桌椅整齐排列,每张桌上笔墨纸砚俱全。阳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光影。

贾琮找到座位,将竹篓放在脚边。他取出笔墨摆好,又检查了一遍干粮,这才定下心来。

"铛——"锣声响起,考官开始发放试卷。第一场考经帖,题目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贾琮嘴角微扬,这正是他反复研习的篇章。他提笔蘸墨,略作沉思,便开始在试卷上挥洒自如。笔走龙蛇间,一个个工整的小楷如行云流水。他时而停笔思考,时而奋笔疾书,完全沉浸在经义之中。

午时,考场内响起轻微的咀嚼声。贾琮取出烤馒头片和腊肉,细嚼慢咽。馒头片酥脆,腊肉咸香,佐以清茶,正好补充体力。含一块桂花糖,更觉神清气爽。

下午继续作答,贾琮将多年所学倾注笔端。日影西斜时,"铛——"的锣声宣告考试结束。贾琮搁笔活动手腕,满意地看着试卷上工整的字迹和严密的论述。

走出考场,夕阳余晖暖洋洋地洒在脸上。贾琮深吸一口气,顿觉浑身轻松。回到住处,小桃己备好热腾腾的鸡汤面和几样清爽小菜。香气扑鼻,令饥肠辘辘的贾琮胃口大开。

"三爷考得如何?"小桃边盛面边问。

贾琮微笑:"还算顺手。"他狼吞虎咽地吃完,略看了会书便早早歇息,为明日考试养精蓄锐。

第二场考杂文,包括论、表等文体。题目是《论君子慎独》。贾琮略一沉思,提笔写道:"君子慎其独也,非畏人知,乃畏己知..."文思泉涌,将多年对儒家经典的理解融入文章。写到精彩处,竟忘了用饭,首到腹中作响才取出干粮。

第三场考策论,题目关乎漕运改革。这正是贾琮精心准备过的题材。他结合在贾府看到的账册资料,分析漕运利弊,提出"疏通河道、严查贪腐、改良漕船"三条建议,论述鞭辟入里,数据详实。

三场考试结束,贾琮回到住处时己是步履蹒跚。连续三日的殚精竭虑耗尽了他的精力。他勉强吃了些饭菜,便和衣倒在床上,瞬间沉入梦乡。小桃轻手轻脚地替他盖好被子,吹灭了油灯。

月光如水,静静流淌在贾琮疲惫而安详的面容上。这三日的拼搏,无论结果如何,都己成为他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