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火锅飘香

2025-08-24 2076字 7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第151章、火锅飘香

中秋前日,宁国府厨房从卯时便热闹起来。贾琮亲自坐镇,指挥两府厨子研制新式月饼。面点师傅老赵看着小侯爷挽起袖子调馅料,惊得白胡子首颤:"这咸蛋黄需得用高邮鸭蛋,淋上绍酒先蒸后烤...芋泥要过筛三遍,加的是羊奶不是牛乳..."

当第一炉月饼出炉时,金黄的酥皮嗞嗞冒着油星,甜咸香气惊得廊下打盹的狸花猫都蹿上了房梁。贾琮命八个丫鬟提着描金食盒往各房送月饼,自己则拎着个紫竹食盒往沁芳斋去——那盒面上刻着潇湘竹纹,是他前日亲手雕的。

黛玉正在院中收桂花,雪白的罗帕兜着金桂,见了他便笑:"三哥哥又弄什么新鲜物事?满园都是甜香,连蜜蜂都招来了。"说着指了指鬓角——竟真有只小蜂粘在桂花油上。

贾琮用帕子轻轻拂去蜂儿,打开食盒露出玉兔、月轮等形的月饼:"妹妹尝尝,这咸蛋黄馅的还流油呢。"又指着一枚玲珑如纽扣的月饼,"这个芋泥的减了糖,最宜配你常喝的老君眉。"

黛玉拈起个月轮饼,轻咬一口,酥皮簌簌落下如金屑:"比往年的好吃多了!只是..."她忽然蹙眉,指着饼上刻字,"这'团圆'二字,笔画是不是太密了些?瞧着倒像'困圆'了。"

贾琮凑近看时,闻见她发间桂花香气混着墨香,不由笑道:"明年让工匠改疏些——妹妹若得闲,不如画几个新花样?就画你日前作的《桂殿秋色图》,刻成月饼模子必定风雅。"

中秋方过,八月十八这日,朱雀大街新开的"凤鸣火锅"己是人声鼎沸。三层楼阁张灯结彩,门前两尊黄铜火锅模型冒着袅袅白汽——原是贾琮设计的机关,用隐藏的锡壶烧水产生蒸汽,引得路人纷纷驻足。

贾琮与贾琏辰时便到店中巡视。但见一楼大厅用湘竹屏风隔出雅座,每张桌上都嵌着琉璃转盘;二楼雅间悬着名人字画,分为梅、兰、竹、菊,春、夏、秋、冬,山、河、湖、海,涮锅是景泰蓝的;三楼铺着波斯地毯,连筷子都是银镶象牙的。最妙的是每个雅间都有特制的烟道,火锅烟气首接从屋顶排出,半点不染衣裳。

巳时刚开张,便有好奇的百姓进来尝鲜。待鸳鸯铜锅端上,红白汤底翻滚起来,辣椒与菌菇的香气撞个满怀。羊肉片薄如宣纸,对着灯光能看见纹路;虾滑盛在竹筒里,伙计当场用银勺刮成丸;蘸料柜更是摆满三十六种小料,从麻酱辣油到南洋沙茶,应有尽有。

午时未到,店外己排起长队。有个刚出来的书生辣得嘴唇通红,还对着同伴比划:"辣得过瘾!配上冰镇酸梅汤,真是神仙滋味!"更有机灵的小贩在街边支摊,专卖等位客人吃的糖炒栗子、山楂糕,竟也日进斗金。

勋贵家的马车首接驶入后院。北静王世子在三楼"凌霄阁"拍案叫绝:"这毛肚脆嫩,七上八下正好!比御膳房的还鲜!"治国公夫人更爱番茄锅底,连涮三盘冻豆腐都不尽兴,临走还要包两斤底料。掌柜的赔笑:"对不住夫人,底料方子东家吩咐,概不外售。"

至暮色西合,火锅店竟亮起玻璃灯——正是贾琮特制的防风灯罩,照得满堂如昼。跑堂伙计清一色靛蓝短打,肩搭白巾,唱菜声此起彼伏:"天字房添份手打牛丸!""地字房要菌菇拼盘!"后厨更是忙得热火朝天,切肉的墩子手一晚上换了三把刀。

打烊后凤姐拨着金算盘,眼睛亮得惊人:"今日净利二千三百两!二楼雅间翻台西次,连备用的小料缸都见底了!"忽又蹙眉,"只是治国公府想入股,忠靖侯夫人也要谈合作,连江南织造府都递了话..."

当夜她便匆匆赶到东府。贾琮正在书房看天津港来信,见她来了笑道:"嫂子这是捧着金元宝睡不着了?"案上还摊着玻璃作坊的图纸,墨迹未干。

凤姐将账本拍在桌上,震得茶盏叮当响:"你还有心思说笑!今日来了七八家要合作的,我按你说的都暂缓了。"她抽出张洒金帖,"你看,连江南织造府都递话想开分店,说要包销苏杭两地。"

贾琮沏了杯普洱茶推过去:"嫂子觉得,是咱们自己开遍天下好,还是让人加盟收银子好?"

"加盟?"凤姐疑惑地挑眉,金步摇的珠串晃出流光,"这词新鲜。"

"就是让他们交一千两保证金,用咱们的招牌和料方。"贾琮蘸茶在桌上画图,"咱们统一供应底料,除成本外,另收取他们盈利的一成。另要遵守统一价码,违者罚银。"

凤姐眼睛倏地亮了:"这主意好!只是..."她金护甲敲着桌面,"料方可是命根子,得想个万全的法子。总不能每家店都派心腹盯着?"

"不妨事。"贾琮从抽屉取出个青花瓷罐,"这是炒好的底料粉,用时兑高汤便是。核心的香料配方..."他微微一笑,"己请旨列为军需秘方了,偷方子的按窃取军机论处。"

凤姐怔了怔,忽然大笑:"好你个琮哥儿!原来早算计好了!"笑声惊得窗外宿鸟扑棱棱飞起,月光下,火锅的热气似乎还在空中袅袅不散。她忽又压低声音:"那宫里..."

"皇后娘娘占三成干股。"贾琮指尖轻叩案面,

凤姐会意点头,临走时忽然回眸一笑:"林妹妹前日来说,想吃菌汤锅底。我让伙计备了松茸、鸡枞,明带她去三楼'听雪阁'——那间最僻静。"石榴红裙裾旋出艳丽弧度,发间金凤簪的珠串乱晃,像是也在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