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薛宝钗的心事
一更的梆子刚敲过,梨香院的烛火在秋风中摇曳。薛宝钗独坐菱花镜前,铜镜里映出她略显苍白的容颜。手指无意识地抚过发间那支素银簪子,指尖传来的冰凉触感让她微微一颤。
"都是客居荣国府..."她朱唇轻启,声音轻得连自己都几乎听不见,"为何偏她就能..."话未说完便咬住了下唇,留下一排浅浅的齿印。
镜中人儿杏眼桃腮,本该是明媚的模样,此刻却笼着一层化不开的愁雾。昨日在贾母房里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林黛玉不过轻咳两声,满屋子人都慌了神。贾母急得首拍炕桌,鸳鸯忙不迭地去请王太医,连邢夫人都亲自端了冰糖燕窝来。而她上个月头疼得整夜未眠,除了莺儿和母亲,又有谁来过问?
"啪"的一声,手中的犀角梳断了一齿。宝钗怔怔地看着断梳,忽然觉得胸口堵得厉害。窗外秋虫唧唧,衬得屋里愈发寂静。她起身走向书案,账册翻开到昨日未看完的那页,墨迹还新鲜着。
"姑娘,该歇了。"莺儿捧着安神茶进来,见她还在看账,忍不住劝道。
宝钗摆摆手:"你先去睡吧。"待莺儿退下,她强迫自己盯着那些数字,可眼前浮现的却是今早黛玉身上那件缕金百蝶穿花云缎裙。那是江南新贡的料子,整个贾府就得了两匹,一匹给了黛玉,另一匹...
"我的身子比她康健,处事比她稳重..."她突然自言自语,声音里带着前所未有的尖锐,"待人接物比她周全十倍!"最后一个字几乎是咬着牙挤出来的。
前日去东府的情形又浮现在眼前。她在垂花门外等了足足半个时辰,才等到探春回来陪她进去。刚走到回廊,就看见黛玉从贾琮的书房出来,怀里抱着个剔红漆盒,想是又得了什么新鲜玩意儿。那丫头见了她,不过微微颔首,连句客套话都懒得说。
"不就是仗着来得早么?"宝钗冷笑,手中的毛笔"咔嚓"一声折断,墨汁溅在雪白的宣纸上,像一团化不开的怨气。
妆台上的鎏金首饰盒里,静静躺着一支金凤衔珠步摇。这是母亲昨日给她的,说是预备着将来...想到这里,她眼前又浮现王夫人那意味深长的笑容,和那句"宝丫头最是懂事"。
"宝玉..."她轻唤这个名字,忽然觉得喉头发紧。她知道母亲和王夫人背地里的交易,二十万两银子换一个宝二奶奶的位置。指尖抚过步摇上冰凉的珍珠,一颗泪毫无征兆地砸在手背上。
"可我薛宝钗..."她猛地抬头,镜中的自己眼神凌厉得陌生,"岂是任人摆布的货物?"
步摇被狠狠插进发髻,珠串剧烈晃动,在烛光下划出刺目的金光。既然老天不公,那她就自己争。黛玉有老太太宠爱又如何?贾琮对她另眼相待又如何?她薛宝钗偏不信这个邪!
"来日方长。"这西个字从牙缝里挤出来,带着玉石俱焚的决绝。
账册被翻得哗哗作响。既然诗词歌赋比不过,那她就比理家之才;既然容貌性情争不赢,那她就争人脉经营。薛家的生意这些年每况愈下,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她一笔一划核对账目,忽然在某一页停住——江南的丝绸生意,上月竟有三千两的亏空。
"果然..."她眯起眼睛。这些掌柜的,真当薛家没人了么?取过新的毛笔,蘸饱朱砂,在有问题的地方一一圈画。烛光将她的侧影投在墙上,那挺首的脊背像一柄出鞘的剑。
窗外秋风渐紧,一片枯叶啪地打在窗棂上。宝钗起身关窗,忽然听见远处传来悠扬的笛声。这个时辰...必是黛玉又在潇湘馆弄笛了。她握窗框的手紧了紧,指甲几乎要掐进木头里。
"总有一日..."她回到案前,朱笔狠狠划下一道,像一把刀将纸张劈成两半,"我要你们都知道,我薛宝钗..."
话音未落,一阵穿堂风扑灭烛火。黑暗中,只有她腕上的翡翠镯子泛着幽幽冷光,像极了她此刻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