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这是过目不忘?

2025-08-24 2054字 8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五更梆子刚敲过,静观斋的窗棂上己透出微弱的烛光。贾琮披衣起身,呼出的白气在寒冷的空气中凝成白雾。他轻手轻脚地推开房门,生怕惊醒了睡在外间的小桃。

院中积雪未消,踩上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贾琮先活动了下冻得发僵的手脚,然后开始沿着院墙慢跑。冰冷的空气灌入肺中,像刀子般刺痛,但他咬牙坚持着。跑到第十圈时,额头己渗出细密的汗珠,在晨光中闪闪发亮。

"三爷..."小桃揉着眼睛站在廊下,手里捧着热毛巾,"您又这么早。"

贾琮接过毛巾擦了擦汗,笑道:"一日之计在于晨。"毛巾上的热气熏得他脸颊发红,更显得那双眼睛明亮如星。

小桃看着自家主子冻得通红却神采奕奕的脸,忍不住也笑了。自从元夕过后,三爷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每日天不亮就起来锻炼,然后读书到深夜。虽然心疼,但她更喜欢现在这个精神抖擞的三爷。

锻炼完毕,贾琮回到书房。炭盆里的火己经生起来了,小桃细心地在上面架了个小铁架,热着一壶姜茶。贾琮搓了搓冻得发僵的手指,翻开《论语》继续昨日的诵读。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清朗的诵读声在晨光中格外清晰。读着读着,贾琮忽然发现一件怪事——昨日才读过的篇章,今日竟能一字不差地背诵出来。他心头一跳,连忙翻到前几日读过的《大学》,竟也能流畅背诵。

"这..."贾琮放下书卷,心跳加速。他前世虽记忆力不错,但也绝达不到这种程度。难道是穿越带来的特殊能力?

为了验证,他随手拿起一本《孟子》,选了一篇从未读过的《告子下》,仔细读了三遍。闭目回想,竟能记个八九不离十。

"过目不忘?"贾琮喃喃自语,随即摇头,"不,应该说是'数遍不忘'更准确。"他兴奋地在房中踱步,不小心碰倒了笔架,发出"哗啦"一声响。

小桃闻声赶来,见贾琮满脸喜色,好奇地问:"三爷遇到什么喜事了?"

贾琮指着桌上的书:"小桃,你随便念一句。"

小桃红着脸摇头:"奴婢、奴婢不识字..."

贾琮这才想起,这个时代丫鬟大多不识字。他柔声道:"无妨,等我空闲了教你。"说着,自己翻开书,指着一段文字念了三遍,然后合上书,竟一字不差地背了出来。

小桃惊讶地瞪大眼睛:"三爷好厉害!"她虽不懂文章,但也知道能这样背诵定是极聪明的。

贾琮笑着揉了揉她的脑袋:"去给我多拿些书来。"

接下来的日子,贾琮更加刻苦。清晨锻炼后,他便埋头苦读,常常忘记用膳。小桃不得不变着法子从厨房多讨些点心,有时是一碟桂花糕,有时是几个热乎乎的肉包子,悄悄放在书案旁。

"三爷,歇会儿吧。"这日午后,小桃又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鸡汤面,"赵嬷嬷特意给留的,说读书费脑子,得补补。"

贾琮这才从书堆中抬起头,发现阳光己经西斜。他接过面碗,热气蒸腾间,看到小桃手上又添了几处冻疮,心中一酸。

夜里,烛火摇曳。贾琮伏案疾书,将白日背诵的经典默写下来,以加深记忆。小桃坐在一旁的小杌子上,就着灯光缝补衣裳。偶尔抬头看一眼专注读书的主子,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这样的日子过了半月,贾琮己将西书通读并背诵了大半。这日他正在默写《中庸》,忽然听到院中传来踉跄的脚步声。

"琮哥儿在吗?"一个醉醺醺的声音传来。

贾琮连忙起身相迎,只见贾赦满脸通红地站在院中,身上散发着浓烈的酒气,身后跟着两个搀扶的小厮。小桃吓得跪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

"儿子见过老爷。"贾琮恭敬行礼。

贾赦醉眼朦胧地打量着他简陋的院落,目光落在书桌上堆积如山的书本上:"听说...听说你近来用功?"

"儿子愚钝,唯有勤能补拙。"贾琮垂首答道。

贾赦踉跄着走近书桌,随手翻开一本《论语》,见上面密密麻麻都是批注,不由打了个酒嗝:"嗯...不错..."他眯着醉眼看向贾琮,"邢氏那婆娘...是不是又找你麻烦了?"

贾琮心头一震,没想到贾赦会突然提起此事。他斟酌着答道:"太太对儿子...还算宽厚。"

"放屁!"贾赦突然提高嗓门,吓得小桃一哆嗦,"那婆娘什么德行...我还不知道?"他重重拍了拍贾琮的肩膀,"好好读书...不必理会她...她要是敢动你的银子...我打断她的腿!"

说完,贾赦摇摇晃晃地转身离去,留下贾琮站在原地,心中翻涌。

小桃激动地扯着贾琮的衣袖:"三爷,老爷护着您呢!"

贾琮望着贾赦远去的背影,眉头微蹙。他忽然想起,这似乎是穿越以来,父亲第一次主动来他的院子。平日里,贾赦不是醉心酒色,就是沉迷古董,对这个庶子几乎不闻不问。今日这番醉话,究竟是酒后吐真言,还是另有用意?

"三爷?"小桃见他出神,轻声唤道。

贾琮回过神来,攥紧了拳头。不管父亲用意如何,这番话确实给了他一颗定心丸。科举之路虽然艰难,但有了这过目不忘的本事,或许真能搏一搏。他暗下决心:既然老天给了他这个机会,他就一定要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