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经济部的黑名单

2025-08-24 1555字 1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1944年的重庆雨季来得格外早。于学忠撑着油纸伞穿过国府路时,积水已经漫过皮鞋。军事参议院灰扑扑的三层小楼在雨幕中显得更加颓败,门口卫兵缩着脖子打盹,枪托上凝结的水珠不断滴落在磨得发亮的水门汀地面上。

“副院长,您要的物资调拨单抄本。“秘书小吴从怀中掏出个牛皮纸袋,袖口还沾着印刷厂的油墨,“经济部那个刘科长说说这是要掉脑袋的“

于学忠用裁纸刀挑开火漆,泛黄的报表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像无数蠕动的蛆虫。三百吨汽油凭空蒸发,五千套冬装变成仓库里的烂棉絮,最刺眼的是那批标注“特供鲁苏战区“的盘尼西林,竟出现在昆明黑市的价目表上。

“备车。“他突然将报表拍在桌上,惊飞了窗外一群避雨的麻雀,“去上清寺。“

防空洞改装的茶馆里,袍哥龙五爷的铜烟锅在黑暗中明明灭灭。“于将军请看。“他推来半张《中央日报》,经济部表彰晚宴的新闻照片上,西装革履的官员们举着高脚杯,背景里几个模糊的货箱印着美军援助标志。

“上周三,这批药品在朝天门码头被调包。“龙五爷的义女——那个总穿阴丹士林布旗袍的女学生,突然从阴影中现身,将微型相机放在桌上,“这是货运清单原件。“

于学忠的指尖在照片边缘。他认得那个正在碰杯的秃顶男人,经济部物资司司长郑达明,三个月前还信誓旦旦说前线药品短缺是“运输困难“。镜头角落,一个戴金丝眼镜的年轻面孔让他瞳孔骤缩——军统局总务处副处长钱耀祖。

“名单上这些人“女学生翻开记事本,清秀的字迹记录着二十七个名字,每个后面都标注着分赃比例,“他们管这个叫‘抗战特别费‘。“

深夜的曾家岩官邸,于学忠被电话铃惊醒。听筒里传来刻意压低的嗓音:“副院长,您书房左手第三个抽屉“

他猛地拉开抽屉,本该锁在保险柜的作战地图竟出现在这里,上面多了一行红铅笔字:“五月十四日,肖华与李振唐在磁器口碰头“。地图边缘还粘着半片枯叶——正是他今天在袍哥茶馆窗外见过的黄桷树叶。

窗外突然亮起车灯,黑色别克轿车的轮廓在雨帘中若隐若现。于学忠缓缓放下窗帘,发现玻璃上不知何时多了个弹孔,裂纹如蛛网般扩散,一粒黄铜弹壳静静躺在窗台积水中。

次日的紧急会议上,何应钦正在宣读《关于整肃战时经济的决议》。于学忠突然起身走向发言台,军靴在地板上踏出沉闷的回响。

“这是经济部核准的物资调拨令。“他将文件副本摔在桌上,“同一天,同一批物资的放行单却写着不同编号。“满座哗然中,他忽然转向角落,“钱处长,您分管运输稽查,能否解释?“

钱耀祖的金丝眼镜闪过冷光:“于副院长近日频繁接触《新华日报》记者,莫非是“

“砰!“于学忠的配枪突然拍在桌面,震翻了墨水瓶。黑色液体如毒蛇般在决议文件上蔓延,正好淹没了那个标注“通共嫌疑人员“的附件。

农历七月十五的暴雨夜,于学忠的轿车在歌乐山盘山道上急驰。后座躺着奄奄一息的军需官周世昌,他手里紧攥着经济部地下钱庄的账本。

“快到了!“司机老陈猛打方向盘,前方突然亮起刺眼的探照灯。卡车轰鸣着横在路中央,几个黑影举起了冲锋枪。

于学忠踹开车门滚入山沟的刹那,听见周世昌最后的嘶喊:“名单在在慈云寺“子弹打在岩石上的火花中,他看清领头者腕间的瑞士表——正是钱耀祖生日时郑达明送的欧米茄。

三天后在慈云寺藏经阁,于学忠从《金刚经》扉页取出半张焦黄的纸。残存的字迹显示:“黑名单于学忠龙五移交特别法庭“。住持低声说昨夜有香客在佛前焚毁大批文件,这是小沙弥从香炉抢出的。

窗外传来集合号声,美国军事代表团的车队正驶过寺前。于学忠将纸片吞入口中,苦涩的灰烬味道让他想起山东战场啃过的树皮。暮色中,十八罗汉的铜像在香火映照下仿佛都在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