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十三年六月十七日凌晨,重庆白市驿机场笼罩在瓢泼大雨中。于学忠被军用吉普车的颠簸惊醒时,发现挡风玻璃上的雨刷已经跟不上暴雨的节奏。副官李振唐递来湿漉漉的电报:“军委会急令,事关美方转运物资。“
车灯照亮机场外围的铁丝网,哨兵钢盔上的青天白日徽记在雨幕中泛着冷光。于学忠摸了摸腰间——虽然调任军事参议院已两年,他仍保持着佩枪习惯,那把勃朗宁手枪的握把上刻着“台儿庄“三个小字。
“不对劲。“李振唐突然压低声音。航站楼阴影里闪过几道手电光,隐约可见穿着美式雨衣的身影在跑道上移动。于学忠眯起眼睛,在雷电交加的瞬间看清了跑道尽头那架c-47运输机——机翼下方本该涂着美军星徽的位置,此刻却是刺眼的膏药旗。
机场临时指挥所里,美国陆军航空队的罗伯特少校正用沾满机油的手帕擦拭眼镜。“将军,我们遇到些文化差异问题。“他指着桌上被拆解的电台零件,“本该送往昆明的密码机,现在可能在日本人的飞机上。“
雨水顺着于学忠的军装下摆滴落,在地板上积成小小的水洼。他拾起半张烧焦的日文文件,残存的“山东特高课“字样墨迹未干。窗外突然传来引擎轰鸣,那架可疑运输机正在跑道上滑行。
“拦住它!“罗伯特抓起电话,却被于学忠按住手腕。老将军的目光落在墙上的机场平面图上——三号备用跑道旁标注着“危险未清理“的红色记号。
“李副官,“于学忠解开领口的铜纽扣,“去告诉塔台,按b方案发信号。“当李振唐跑出门时,他补充道:“顺便查查今晚谁值勤三号跑道。“
探照灯突然全部熄灭的瞬间,c-47的引擎声出现了明显顿挫。于学忠借着一闪而过的雷电,看见十几个穿蓑衣的身影正从机库方向奔向跑道。他们肩上扛着的不是武器,而是成捆的竹竿——山东沂蒙山区特有的毛竹,每根顶端都绑着浸透煤油的棉絮。
“沂蒙火把“于学忠喃喃自语。这是三年前他留在山东的敌后游击队发明的信号系统。此刻竹竿被依次点燃,在跑道上排列出诡异的箭头形状,正好指向三号备用跑道。
运输机驾驶员显然上当了。当这架沉重的钢铁巨鸟转向伪装的“主跑道“时,起落架突然陷入松软的泥地。机头栽进伪装成平地的弹坑瞬间,于学忠听见了熟悉的山东口音呐喊——那些“蓑衣人“扔下竹竿,亮出藏在怀里的冲锋枪。
罗伯特少校的眼镜又滑到了鼻尖:“上帝啊,这些是“
“我的老部下。“于学忠掏出勃朗宁,枪口却指向指挥所角落的档案柜,“钱特派员,戏看够了就出来吧。“
军统特派员钱耀祖从档案柜后转出时,手里把玩的正是那台失踪的密码机核心部件。“于参议好眼力。“他转动着镀金打火机,“可惜您那些山东兄弟,马上就要变成政治牺牲品。“
窗外传来交火声。于学忠注意到钱耀祖的皮鞋上有新鲜的红泥——这种土质只存在于机场西侧正在施工的排水沟。“李副官,“他突然提高声调,“三号跑道弹坑里是不是发现了电缆?“
钱耀祖的脸色变了。几乎同时,指挥所的电话炸响,李振唐的声音伴随着枪声传来:“挖到了录音设备!日本人早知道飞机会被截!“
“调虎离山。“于学忠的枪口纹丝不动,“钱特派员故意暴露这架飞机,好让真正的物资从西侧排水沟运出去。“他踢开钱耀祖的公文包,滚出的微型胶卷上赫然印着“山东沿海要塞图“。
黎明前的雨势渐弱,于学忠站在机库屋檐下,看着美军宪兵押走钱耀祖。罗伯特少校捧着找回的密码部件,却愁眉不展:“将军,胶卷是复制品。真货恐怕已经“
“在去武汉的船上。“于学忠递过张潮湿的船票存根,是从钱耀祖衬衣口袋里摸到的,“今晚民生公司的‘巴东号‘。“他望着东方的鱼肚白,突然问道:“少校知道为什么日本人非要山东布防图?“
罗伯特摇头。于学忠从怀中取出本《水浒传》,翻到“三打祝家庄“那页:“当年梁山好汉吃了地形不熟的亏。“书页间滑出半张照片,是年轻时的于学忠站在黄河铁桥上的合影,桥墩位置用红笔圈了个小圆圈。
“我的老部下们“于学忠望向正在被美军宪兵带走的“蓑衣人“,“他们故意让日本人拿到假情报。真的要塞,在这儿。“手指重重戳在照片上的红圈处。
当天下午的军事参议院紧急会议上,何应钦的嫡系参谋长正在咆哮:“擅自调动敌后武装!破坏盟军合作!“唾沫星子溅到于学忠面前的茶杯里。
于学忠转动着青瓷杯盖,等咆哮声停下才开口:“根据民国三十一年《特别战区条例》第七条,退役将领有权联络旧部获取情报。“他从公文包取出文件夹,“这是昨晚的行动核准令,签字的是陈部长。“
满座哗然。被点名的军令部次长脸色铁青——文件上确实是他的笔迹,但日期明显被化学药剂修改过。于学忠平静地补充:“当然,也可能是有人模仿了陈次长签字。就像“他忽然转向窗外,“有人模仿日本密码专家笔迹,在钱耀祖的指令书上留了破绽。“
一只信鸽恰在此时落在窗台,腿上的竹筒里装着译好的电文。于学忠当众展开:“今晨六时,巴东号在宜昌遭游击队拦截,胶卷已销毁。“落款是“沂蒙山张“,画着个小小的火把图案。
薄暮时分,于学忠独自登上南山。在观景亭的石凳下,他摸到个油纸包——里面是把崭新的柯尔特手枪,枪柄刻着“济南1937“,还有张字条:“老长官,兄弟们继续守着铁桥。“
山脚下,重庆的万家灯火次第亮起。于学忠想起三年前离开山东时,那个叫张铁山的游击队长说的话:“总司令放心,咱们山东人记仇,更记恩。“此刻那架被泥浆吞没的c-47,恐怕已经成了白市驿机场最新的“未清理危险品“。
背后传来枯枝断裂的声响。于学忠没有回头,只是将油纸包塞进怀中:“肖先生,替我给延安带句话——黄河铁桥的炸药还在,但引爆器需要美国人造的电池。“
暮色中,穿长衫的男子将礼帽压低:“于将军,您这是把三方都算计进去了。“
“不。“于学忠望向北方,“是四方。别忘了,日本人现在比谁都着急知道铁桥的秘密。“他最后看了眼山城灯火,转身没入雾中,“告诉张铁山,下次用松明火把,煤油味太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