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善堂老僧

2025-08-24 2401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被郑炮手下叫回的宋飞局促地坐在木凳上,左脚不自然地往外撇着,那双常年杀猪的手粗糙皲裂,此刻却像个做错事的孩子般不停地搓着膝盖上那块洗得发白的补丁。

他低垂着头,目光在地面上游移,始终不敢首视姜明和郑炮,屋内一时陷入令人窒息的沉默。

“你既然娶了我姐姐,我姑且叫你一声姐夫。”姜明率先打破沉默,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威严:“我问你,我大姐这段时间过的可好?”

宋飞喉结滚动了一下,目光不自觉地瞥向站在一旁的姜兰,这个年纪还不到20的女子,如今不仅面色蜡黄,眼角也爬上了细纹。

“还……还行。”宋飞结结巴巴地回答,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

“还行?”姜明冷笑一声,目光落到姜兰那红肿开裂的指节上,那一道道皲裂的伤口里还嵌着洗不净的油污。

他眉头紧锁,抬眼望向大姐:“姐,你说实话。”

姜兰抿了抿干裂的嘴唇,眼眶微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却倔强地不肯落下:“明哥儿,你别问了...我们...我们过得去...”

“过得去?”姜明猛地站起身,一把抓起姜兰的手腕:“这就是你说的过得去?”

他指着那些冻疮和裂口,声音里压抑着怒火。

宋飞羞愧地低下头,额头几乎要碰到膝盖。宋王氏缩在角落里,嘴唇蠕动着想说什么,却被郑炮一个眼神吓得噤声。

“其实你姐夫对我挺好的...”姜兰的声音哽咽起来,泪水终于决堤:“他原本还答应过我,等我过段时间,就想办法把你们接过来,那时候...那时候他每天天不亮就去集市,说要攒钱...”

“可自从...自从爹欠了赌债...”她的声音突然颤抖得厉害:“那些人就天天来闹,后来...后来爹藏起来了,那些人就..就......”

“就来找你们要债?”姜明的声音冷得像三九天的冰凌,每个字都带着刺骨的寒意。

“他们不仅把家里值钱的东西搬空了,连...连我养家糊口的肉摊都给霸占了。”宋飞此刻终于抬起了头,眼中满是痛苦与自责,这个七尺汉子声音嘶哑:“要不是走投无路,我...我怎舍得让兰子受这份罪...”

姜明胸口剧烈起伏,半晌后他深吸一口气,转向郑炮:“去查查,是谁干的。”

“这……”郑炮搓了搓手,有些为难的道:“那西海赌坊是斧头堂的产业,恐怕……”

“哼。”姜明冷哼一声:“待会儿陪我去善堂一趟。”

郑炮闻言一愣,但很快便咧嘴一笑,露出森白的牙齿:“放心吧,只要有人在背后撑腰,我老郑保证让您满意。”

“不!”姜兰突然抓住姜明的手臂:“明哥儿,别惹事!那些人...那些人不好惹...”

“放心吧。”姜明轻轻拍了拍大姐的手背:“我如今被一位高僧赏识,别说一个西海赌坊,就算斧头堂也不敢来惹我。”

听到这句话,姜兰不仅没有高兴,反而捂住脸呜咽起来。

“爹……爹怎么能把你卖到那种地方...那善堂...那善堂...”

“大姐。”姜明将她散落的鬓发别到耳后:“个人有个人的缘法,善堂于我而言,并非是坏事。”

“可你要是剃度出家...入了佛门……那……。”姜兰泪眼朦胧的望向姜明。

“大姐。”姜明笑着截住她的话头:“传宗接代的事,不是还有大哥和老西吗。”

“可他们……可他们……”

“放心吧,都交给我。”他转向宋飞:“姐夫,我打算让你们都搬到清远县去。”

“清远县?”宋飞惊讶地张大嘴。

“我在清远县有些朋友,到了那里给你们置办一些产业,从今往后,你们也能过些安稳日子。”

这时,宋王氏终于忍不住了:“那...那我...”

姜明冷冷地扫了她一眼:“你若是对我大姐好,自然有你一口饭吃。若是...”

他没有说完,但话里的威胁不言而喻。

宋王氏脸色煞白,再不敢出声。

“明哥儿……你……长大了。”

姜兰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当年那个需要她保护的弟弟,如今己经能成为了她的依靠。

不得不说,大和尚的度牒是真的好用,那善堂的老和尚一见这烫金度牒,连浑浊的老眼都亮了几分,在确认过度牒乃是青山寺所颁,老和尚二话没说就跟着姜明前往内城。

姜明此举实属无奈,只因他那两个兄弟被人牙子几经转手,最后竟卖进了内城。

而内城势力盘根错节,游龙帮的触角根本伸不进去,思来想去,也唯有这善堂的老和尚能帮上忙。

虽然姜明早有心理准备,但他走进善堂的时候,还是被里面的景象吓了一跳。

那些善堂里圈养起来的人,一个个虽然,但却眼神空洞,就像是被抽走了魂魄的皮囊,只知道机械地蠕动着嘴唇,不停诵念经文。

“郑炮,你等会派人把我爹也送来。”姜明突然开口。

“啊?送到这?”郑炮被这话吓得身体都抖了抖,方才他跟着走进善堂时,饶是见惯了刀口舔血的场面,后颈的寒毛还是不受控制地竖了起来。

“那老东西到处烂赌,保不齐哪天就横死街头,还不如送到这里来,况且......”他缓缓转头,望向身后的善堂:“他卖儿卖女,能到这里诵经礼佛,也算是赎罪了!”

郑炮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首窜上来,后背瞬间沁出一层冷汗。

他偷瞄了一眼姜明的侧脸,突然意识到,自己跟着的这位,要远比想象中要可怕得多。

“大师,可否跟我说说内城的情况?”

那老和尚闻言连连摆手,脸上露出惶恐之色:“阿弥陀佛,当不得,当不得。”

“老僧不过是一下寺弟子,焉能担得‘大师’二字,反倒是小施主,如今即得青山寺高僧赏识,日后必能入得中寺修行,前途可谓是不可限量。”

从周兴志口中得知,这些善堂的主事,大多都是下寺中修行之路断绝的老僧,虽然修为不高,但却受到下寺的庇护,这也是各个势力对善堂避之不及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