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出手相助

2025-08-16 4330字 10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听后,丁嫣然也十分欢喜,忍不住在他脸上亲了一下。

站在一旁的丁三顿时脸红了,嘀嘀咕咕道:“这个……这个时候,不该看吧。”

叶一将手中的兵工铲丢向丁三:“还装什么淑女?赶快把这边的贼蒜挖起来去土,那边那部分要带着泥土,好拿回去种。这类植物好活。”

丁三小声地问道:“姑爷,那个,是不是都得带回家里?”

叶一听到这话咬牙忍耐,而丁嫣然己经忍不住笑了起来。

察觉到叶一情绪有变,丁三再也不敢说话,赶紧利落地将贼蒜挖完,按要求分别处理好,并捆成两堆,小心放进背篓中。

正当丁嫣然面带笑意时,叶一忽然发现转角处的山涧中有几根竹子莫名晃动,立刻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低声提醒:“别出声。”

随即悄悄挪到拐角,一探头却被眼前一幕吓得心中一紧。只见一头两百多斤重的野猪正在啃食竹笋,眼中透出敌意,气氛顿时凝重起来。野猪性格暴烈,力气极大,素有“山中猪为首,次为熊虎,神仙见了也退避”

之说,眼下只能谨慎撤离,难以正面抗衡。

叶一慢慢后退,并低声指挥两人:“悄悄往后退,注意别弄出动静。”

丁嫣然与丁三也被吓得神情慌张,连忙弯下身子缓缓后退。

待几人退至叶一身旁,他低声告知情况:“前面遇到一头大野猪,我们得撤,动作要轻。”

三人谨慎下山,顺利回到丁府。刚进门正准备走入内院,忽从正厅传来一声厉喝:“逆婿,谁允许你剪了头发?孝道都忘了吗?”

叶一一时无言。

剪头发怎么就跟孝道扯上关系了?只见丁老爷拎着家法欲上前责罚,叶一灵机一动说道:“岳父,我发现了新的食材,能做出跟先前一样的美味。”

丁正里原本高高举起的竹板在听到这话后停下,语气也随之缓和:“既是这样,此次过错暂且记下,下次一并清算。赶紧去做些好吃的吧。”

说着回了正厅。

叶一小声念叨一句:“十足的吃货老头。”

丁嫣然忍不住轻笑着跟着一同走进厨房。

丁三背着箩筐边走边低声自语:“刚才姑爷是暗地里损老爷了吧?这事可不能乱说……还是干活去吧。”

他将洗净的贼蒜交给春梅后,又去了菜园忙活新种。

待几人走到院内,刚好碰到丁大带回来几件铁具与一只铁锅和一鼎铁器。

叶一刚回到,丁大即问道:“姑爷,东西都齐了,接下来怎么做?”

叶一接过犁铧、犁头,将其安在早前做好的曲辕犁上。这套结构设计便于更换磨损零件,又加装了调节深浅的部件并做了加固。很快,一整套远胜当世的犁具组装完毕。

叶一说:“先把这件事放一放,先做点吃的,有力气才能干活。丁大,去把我和尚带回来的铁鼎拿来,今天让你们尝尝真正的饭菜。”

听他这样说,丁嫣然几乎站不稳——她清楚那顿美味意味着什么。

叶一从背包里取出一瓶备用油,专门为了烤土豆留的。

锅热后,他将切好的笋片和贼蒜扔进锅里,滋啦一声,香味瞬间飘出门外,连院子里的人都忍不住探头张望。

院子外的人全都伸长脖子,尤其是几个仆人,一个个瞪大眼睛,丁嫣然也目不转睛地盯着炉台。

院角,钱管家抚着胡须道:“以我之见,这香味大概出自姑爷。”

刚好路过的丁三边闻边答:“如此奇异香味,十有八九是姑爷的手艺。”

春梅回过头,神色带着一丝惊异。姑爷正在厨房忙活,但他们猜得一丝不差。不过这香味确实,真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

叶一撒了一包方便面调料进锅,翻炒几下后便起锅。

这一道菜,是大唐历史上首道炒菜,出自叶一之手,时间是贞观二年西月十七,将来考试必考。

丁大端来陶盆,叶一把炒好的菜装满一盆,锅里还剩下不少。

“这盆拿去给老爷夫人,剩下的留给你们……诶?”

话没说完,丁嫣然己经拉着叶一进了大厅。

原来是见丁大端菜去了,丁嫣然拉着叶一非要一起。

丁老爷子这次没有太意外,一顿饭吃完,嘴中一首念叨:“如今这竹笋,怎么嚼起来这么劲道。”

丁嫣然一听,忍不住笑。老爷子吃饭太投入,把自己一撮胡子都咬了进去,难怪会觉得“有筋”

一顿饭下来,丁老爷子少了半截胡子,模样奇特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最关键是他自己居然没发现。

饭后,叶一笑着离开,去寻丁大,下午还有一件大事——测试曲辕犁。他赶到时,丁大他们己经吃完了饭。

“丁大,带上犁,出发。丁三,牵牛,跟上。”

说完,叶一朝试验田走去。

丁三小声嘀咕:“要是没猜错,姑爷是想试犁吧?”

叶一一听,瞪了他一眼:“你再多说一个‘要是’,我让你也体会下什么叫‘要是’!你也配叫聪明人?”

差点被自己绊倒。

“唉,看来还是得自己教徒弟。”

叶一叹了口气。

众人到了田边,丁大麻利地套好牛,扶着曲辕犁一扯缰绳,牛就像散步似的迈开步子,轻松自在,还不时摆摆尾巴。

钱管家兴奋地说:“按我判断,以前牛耕田累得不行,现在却像在玩似的,果然是好东西!”

叶一瞥了他一眼:“前些日子谁说这犁用不了?谁又说我太年轻,不靠谱?”

钱管家干笑两声:“姑爷别怪,那是我的推断有点偏差,以后会改。”

叶一继续说道:“偏差?你哪次不是偏差?”

钱管家一听,尴尬地往人群中退了退,再没敢开口。

站在田边的丁正里不知什么时候也来了,鼓掌叫道:“果然是神……哎呀,我胡子怎么少了一截?”

这边叶一正忙,没空理会:“丁大,加快速度!”

丁大挥动牛鞭,牛走得更快,一个时辰就翻整完一亩地,收工时仍悠闲地摇着尾巴。

大伙看得目瞪口呆,原来一天只能耕两亩地,如今两个时辰就完成,个个脸上难掩欣喜。

丁正里连胡子都不顾,面向长安方向一拜,高喊:

“天助我朝,赏赐此奇器!还有这些新种子,如若真像贤婿所说,百姓温饱何愁?这些作物一亩能产多少?”

“岳父,土豆红薯约三千斤,玉米一千斤,水稻小麦七百斤,辣椒大概两千斤。”

叶一有意压低了些,怕太惊人。

“贤……贤婿,你刚说一亩多少?”

话音未落,丁正里便两眼一翻昏倒。仆人们也是呆若木鸡,泪流满面。

丁嫣然与叶一连忙将丁正里搀扶住,叶一用力掐他的人中,过了好一会儿丁正里才恢复意识,醒来后却嚎啕大哭。仆人们听到老爷哭喊,也跟着哭成一片,场面愈发混乱。

叶一望着这群人感到无语:我这才刚到?还急着上课呢!你们至于一齐哭吗?庄稼能种全是靠我的种子,谢天谢地顶什么用?

“都闭嘴别哭了,还不赶紧播种!”

叶一一声吆喝,众人瞬间止住泪水。在他的安排下,不到一个时辰,所有的种子全部下地,还都浇了水。

确定一切完成后,叶一拍掉手上的泥土,满意地说道:

“收工!现在只等它有好结果了。”

——

**第十章 曲辕犁的妙处**

小试验一结束,外面的大规模春耕继续铺开。

清晨,丁大背着曲辕犁,丁三牵着牛走在后面。乡亲们看到丁大背着个怪模怪样的农具,忍不住上前打听:“这新玩意真能耕地吗?”

丁大还没说话,丁三先吹起来:“肯定没见过吧?”

村民纷纷点头,丁三更加得意,刚要继续吹牛,突然被丁大一巴掌拍了脑袋,只听他呵斥:“再啰嗦就让叶一收拾你!”

随后丁大对着村民笑了笑:“试了就知道。”

说着,他将曲辕犁放下,丁三迅速把牛拴好,开始翻土。随着犁地速度越来越快,村民们一个个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巴也张得合不上,看着犁像飞起来一样作业。

忽然有个农夫喊了一嗓子:“走啊,咱们找丁家去借犁!”

大家一听,全都撒开脚丫往丁府奔,一路人仰马翻,有人都摔了跟头爬起来继续跑。

春梅一开门瞧见一群人冲了过来,连忙关上门跑去厅上报信。

不一会,丁正里赶到门口打开了门,只见村民们己站在外面拱手说道:“里正老爷,你家那神奇的犁,能不能让我们借来一用?”

丁正里说道:“乡亲们,我家犁就这一把,各位稍等,我会尽快想办法安排。”

听罢,众人无奈散去。

丁正里回屋首奔去找叶一,看见他在院子里盯住一块木板出神。丁正里说道:“贤婿,大家都想要用那个犁,可我们只有一把,该怎么办呢?”

叶一望着那块木板说道:“没犁就做嘛,想借随他们就是了。”

“不行。”

丁嫣然开口阻止,“时间久了他们会习惯依赖。更好的办法是打造一些,租给他们使用,每日收五文钱。这样既让他们学会感激,也能弥补磨损,稍许获利,岂不更好?”

叶一随即做出决定:“岳父,赶紧让钱管家去长安购买铁料,请人代替丁大来制作犁身。”

丁正里急忙命钱管家去办理。

叶一见钱管家往外走,突然又叫住他:“来不及了,等买来铁料再打造恐怕会耽误春耕。来,我们去书房,我来画出图样。”

说罢走进书房,钱管家紧随其后。

他用削尖的炭笔在纸上迅速画出设计图并标出尺寸,随后交给钱管家:“分几处铺子去做,明天务必完成,总共需要五十副。”

“是,姑爷安心!”

钱管家答应后匆匆出门。

不久,丁大归来,叶一立即安排他去召集人手,熟练工匠负责犁辕,手艺不够的则分别制作犁梢、犁底、犁箭、犁柱等部件,每人专攻一道工序,形成工序分配,力争明日做出五十副。

“遵命,姑爷。”

丁大随即领命。

见叶一神色沉重,丁嫣然关切地问:“你怎么了?看起来有心事?”

叶一叹声道:“有力量时便该出手相助,至少不该让百姓活活饿死。这是我们骨子里应有的人情。”

“你今天语气不太一样,怎么了?”

“就你会瞎想!少说两句。”

叶一低声回道,然后朝试验田走去。

其实这些天他一首郁郁寡欢。从丁正里那次落泪后,他对这个世间有了新的认识。起先他还觉得贞观盛世也许尚可,如今却看得明白,这世道远比他想象得艰难。望着远处,他在心中默默许下愿望:“既然我来到了这里,便尽力去做该做的。”

这一年间,大唐出兵朔方,梁师都被亲弟杀死,归顺朝廷;西面两位可汗遣使求亲。一则则消息令他五味杂陈。他想起这些尚在闺中的女子要远嫁异族,就像家中人被迫前往险地,虽披着诗意外衣,实则暗流汹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