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一份大礼(7月8号已对第56-78章进行修改)

2025-08-21 2099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半月之后,长安。

顾长安的归来并未引起太大的波澜。

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里,长安城一如既往地繁华而又平静。皇家镜坊的生意依旧火爆,而玻璃窗也开始在一些达官显贵的府邸中悄然流行起来。

仿佛他这次的西南之行只是一次寻常的公务出差。

然而,所有人都不知道。

这位年轻的长安伯即将为这座古老的都城、为这个伟大的帝国带来一场何等猛烈的政治地震。

太极殿,早朝。

当例行的朝会流程走完之后。

顾长安出列,躬身。

“陛下,臣巡视西南归来,幸不辱命。特备薄礼三份,敬献陛下。”

“哦?”李世民闻言来了兴趣,笑道,“顾爱卿远行归来辛苦了。且呈上来,让朕与诸位爱卿一同看看。”

内侍立刻上前,从顾长安手中接过了三份用黄绫包裹的奏章,呈到了龙案之上。

李世民随手打开了第一份。

只看了一眼,他脸上的笑容便瞬间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阴沉。

那是一本账簿。

一本详细到令人发指的罪证账本!

上面清清楚楚地记录着蜀中盐政官员在任的五年间,如何与地方豪强相互勾结,侵吞盐税,压榨盐工,中饱私囊的每一笔肮脏的交易!

其涉案金额之大,手段之恶劣,看得李世民是指节发白,胸中的怒火几乎要喷薄而出!

“好!好一个国之蛀虫!”他将账簿狠狠地摔在龙案之上,发出一声巨响。

整个大殿瞬间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所有的官员都低着头,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他们知道,皇帝是真的动怒了。

一场席卷蜀中的官场大清洗己是在所难免!

李世民强压下怒火,又打开了第二份奏章。

这一次,他的眼中先是闪过一丝疑惑,随即又被巨大的震惊与狂喜所取代!

那是一份图。

一份用极其精准的测绘手法绘制出的“大唐西南矿产资源分布图”!

哪里有铁矿,哪里有铜矿,哪里有储量惊人的可燃黑石(煤矿)……

每一处都标注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而在图纸的旁边,还附有一套完整的关于“深井钻探”与“真空制盐”的技术图解。

根据图解的描述,若是采用此法,大唐的井盐产量至少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提升十倍!

十倍!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大唐将再无盐缺之患!

这意味着仅凭盐税一项,国库的收入就将翻上几番!

这份薄礼何止是重?

简首就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山!

李世民的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起来。

他看向顾长安的眼神充满了赞赏与欣慰。

他强忍着立刻将顾长安叫到身前好好询问一番的冲动,打开了最后一份奏章。

而这一份却让他刚刚才平复下去的心情再次提到了嗓子眼!

那是一份战略预警!

上面详细地分析了吐蕃近期的军事动向,并精准地预言——

吐蕃大相禄东赞狼子野心,己然集结重兵,不日必将入侵大唐松州!

奏章的最后,还附上了顾长安对于如何应对此次入侵的几条战略建议。

至此,三份大礼尽数揭晓。

一份是足以清洗一地官场的罪证!

一份是足以富国强兵的宝藏!

一份是足以挽救一场国战的警示!

三份大礼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将一个臣子的忠诚、智慧与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整个太极殿都为之失声。

所有的官员看着那个站在殿下神色平静的年轻人,眼神都变得无比复杂。

有敬畏,有钦佩,甚至还有一丝恐惧。

这个年轻人所拥有的能量己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许久。

李世民才从那巨大的震撼中回过神来。

他站起身,走下龙椅,亲自来到了顾长安的面前。

他扶起躬身行礼的顾长安,看着他眼中充满了一种君主对自己最信任的臣子才会有的欣赏与感慨。

“顾爱卿,朕得你实乃社稷之幸,苍生之福啊!”

他重重地拍了拍顾长安的肩膀。

“朕本以为你只是一个精于工巧的能臣。”

“却不想你竟还有经天纬地之才,安邦定国之能!”

他转过身,面对满朝文武,声音洪亮如钟。

“蜀中盐政即刻交由大理寺与御史台联合彻查!凡涉案者,无论官职高低一律严惩不贷!”

“兵部、户部即刻根据顾爱卿所献之图成立‘西南资源勘探司’!所需人手、钱粮,朕全力支持!”

“着英国公李绩、兵部尚书侯君集即刻入两仪殿商议应对吐蕃之策!”

一道道雷厉风行的旨意从他的口中发出。

最后。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了顾长安的身上,变得意味深长。

“顾爱卿,朕觉得那西南之地让你亲自去坐镇最为合适。”

他沉吟片刻,仿佛下定了决心。

“朕今日便封你为——”

“——西南经略使!”

“节制西南军政、民生、商贸一切事宜!”

“你可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