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第一块“基石”的奠基仪式

2025-08-21 1414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当来自遥远西方的“顶尖大脑”们在致命诱惑的“死光”与严苛束缚的“保密条例”间做出痛苦又狂热的选择,为皇家科学院“国际化”掀开崭新一页后。

顾长安终于可将全部精力投入那项他认为比“全球探索”“三峡大坝”“无畏舰”更重要、足以决定文明最终高度的终极工程之上!

……

贞观十五年,冬月初三。这是大唐史书上未留笔墨的普通日子,无天降祥瑞,无帝王出巡,长安城在初冬薄雾中如常苏醒喧嚣。

然而长安城外向南一百里的无名山谷中,正进行着一场让后世历史学家疯狂的“神圣”仪式。

这座山谷地势隐秘,三面环山,仅一条狭窄通道出入,如今己被整整一个卫的“玄甲军”精锐彻底封锁戒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冰冷钢甲与锋利陌刀组成的死亡防线,连未经许可的飞鸟都休想越过。

山谷最深处,被工程机械推平的开阔地上,巨大却充满未来科技感的“工程沙盘”静静伫立。

沙盘以精密比例模拟出周长三十里、如“衔尾巨龙”般的环形地下隧道模型——这便是顾长安耗尽心血,以三个神话“画饼”说服李世民的终极造物:“神龙一号”小型粒子对撞机设计模型!

此刻,沙盘前站着大唐帝国最位高权重的核心人物:天可汗李世民、新任太子李治,以及皇家科学院所有核心主管顾长安、李灵殊、李丽质、郁丹、玄月……再无外人。仪式低调肃穆,却透着开创历史的庄严。

李世民今日未穿龙袍,换上了科学院特制的洁白朴素长袍。他曾睥睨天下的威严眼眸中,此刻满是混杂“敬畏”“期待”与些许“不安”的复杂神色。

看着眼前超凡想象力的“环形隧道”模型,即便听过顾长安详解,他仍无法完全理解:埋藏地底的“跑道”如何实现“点石成金”?将物质加速到极致“撞击”探寻“世界本源”,会不会如三姐日记所记,触碰到“神魔”禁忌招来灾祸?他不知道,却选择相信这个一次次为大唐创造奇迹的年轻人。

“吉时己到!”钦天监官员敬畏唱喏,两名禁军武士合力抬上紫檀木托盘,托盘上躺着一柄造型特殊的“铁锹”——通体暗金色,锹身由缴获自崔元皓“利维 stran”机甲的“乌金合金钢”熔炼锻造,手柄为昆仑山千年“紫心楠木”打磨,这己非简单工具,而是象征大唐最高“武功”与“文治”的独一无二“礼器”!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郑重接过“奠基之锹”,在顾长安指引下走到规划好的奠基点——环形隧道的起点与终点。他双手紧握温润木柄,将暗金锹身狠狠刺入泥土芬芳的坚实大地,用尽全身力气掘起承载无尽希望的第一捧黄土。

无鞭炮齐鸣,无钟鼓喧天,只有冬日寒风呼啸,与在场人近乎停滞的心跳呼吸!

当第一捧象征“希望”与“开创”的土壤稳稳放置在奠基石上时,所有人心中都涌起见证历史的豪迈——从这一刻起,从这平凡一锹开始,真正伟大、足以改变人类文明进程的事情己悄然发生!

顾长安静立工程沙盘前,目光仿佛穿透厚重山岩泥土,看到未来某一天,周长三十里的环形地下隧道在此建成;看到无数肉眼不可见的“基本粒子”在超强电磁场中加速至近乎光速,进行亿万次激烈碰撞;看到每一次微小“碰撞”中迸发的关于“强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希格斯玻色子”……揭示“宇宙本源”奥秘的璀璨真理之光!

他知道,从今天起,他和他的大唐将真正踏上通往遥不可及“神级文明”的不可逆转超凡之路。

而今天这场简朴的仪式,便是这条伟大征途的第一块“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