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太子之事如同一场八级地震,在长安城的朝堂之上掀起惊涛骇浪。但对于长安的百姓来说,这不过是又一桩可以在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皇家秘闻,他们的生活依旧在继续。
三日后,夜。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冠军侯府后花园,顾长安独自静坐在石凳上,望着池塘中那轮皎洁的圆月倒影怔怔出神。
三峡之行虽有惊无险,甚至因祸得福提前扫清了一个巨大的政治障碍,但那种将所有人性命系于一身的巨大压力、亲手将一位帝国储君拉下马的复杂心情,以及在尸山血海中搏杀后的精神疲惫,都让一向坚韧如铁的他感到了深深的倦意。
他需要独处,需要安静。
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从身后传来,顾长安没有回头——通过“心眼”,他早己知道来人是谁。
“这么晚了,公主殿下怎么还不歇息?”他的声音有些沙哑。
“你又何尝不是呢?”
李丽质的声音在身后轻轻响起。她今日未穿雍容华贵的宫装,而是换上一身素雅的白色长裙,未施粉黛却更显清丽脱俗,宛如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月下仙子。
她缓缓走到顾长安身旁,学着他的样子看向池中的月亮。两人都没有说话,一时间气氛有些沉默,只有晚风轻拂,带来一丝花草的芬芳。
许久之后,还是李丽质先打破了这份宁静:“谢谢你。”
“嗯?”顾长安有些不解地侧过头。
“谢谢你在峡谷里救了我们所有人,”李丽质的目光依旧望着水中月影,仿佛在自言自语,“也谢谢你回来之后,没有将我偷偷跟去的事情告诉父皇。”
“举手之劳罢了,”顾长安淡淡地说,“殿下金枝玉叶,以后还是莫要再行此等冒险之事了。”
“你是在关心我吗?”李丽质忽然转过头,那双比池中月色还要明亮的眸子一眨不眨地看着顾长安。
顾长安一时语塞,发现自己竟无法首视那双清澈而炙热的眼睛,只能狼狈地移开目光看向别处。
看着他这难得一见的“窘迫”模样,李丽质的嘴角忽然勾起一抹动人的浅笑。那笑容驱散了她这几日来所有的阴霾与悲伤,也驱散了顾长安心中最后一丝疲惫。
她深吸一口气,仿佛做出了一个极其重大的决定,再次开口时,声音虽轻却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
“顾长安。”
“我……我心悦你。”
“轰——!”
这简简单单的五个字,竟比内燃机的第一次爆鸣还要让顾长安感到震撼!他的大脑瞬间一片空白——设想过无数种今夜可能发生的对话,却唯独没料到这一种。
他看着眼前这位大唐帝国最高贵也最受宠爱的公主,那张因紧张与羞涩而微微泛红的脸颊,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应。
而李丽质在说出那句话后,仿佛用尽了一生中所有的勇气,但她没有退缩,依旧勇敢地迎着顾长安的目光,用近乎剖白的语气继续说道:
“与你的身份、功绩无关。”
“与你是冠军侯还是太子太傅也无关。”
“我只知道……”
她的声音微微颤抖,眼中泛起一层晶亮的水雾:
“只因那日在峡谷之中,当你用并不算魁梧的背影将所有风雨都挡在我身前时……我便知道,此生我李丽质的心里,再也容不下第二个男人了。”
“我也知道你身边早有李灵殊那样的奇女子,也有郁丹那样的异域佳人。我更知道以你的身份、以父皇的心思,你我之间或许并无可能。”
“所以……”
她忽然又笑了,那笑容带着一丝解脱、一丝释然,也带着属于大唐公主深入骨髓的骄傲:
“所以你什么都不必说,也什么都不必为我做。我今日来,只是想将自己的心意告诉你。如此,便够了。”
说罢,她对着依旧处在巨大震惊中的顾长安盈盈一拜,转身带着如水般的月色和一丝若有若无的幽香悄然离去,只留下顾长安一个人呆呆地坐在那里,心中早己波澜万丈,再也无法平静。
李承乾被废,对整个大唐的政治格局造成了剧烈冲击。
储位悬空,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聚焦在那位在“三峡平叛”中立下大功、声望如日中天的魏王李泰身上——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位聪慧过人又深得圣心的皇子将毫无悬念地成为新的帝国储君,连李泰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
他开始频繁宴请朝臣,高调出入格物院,原本略有收敛的野心开始毫不掩饰地膨胀。
然而,所有人都猜错了,他们低估了那位高坐龙椅之上的千古一帝的心思与手腕。
七日后,太极殿。
李世民在经过数日的深思熟虑和与几位核心重臣的彻夜长谈后,终于颁布了一道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魏王李泰性情骄纵,德不配储,着降其亲王爵位,迁其藩地于濮州,非诏不得入京!”
“晋王李治宅心仁厚,恭顺友爱,性情像朕,深得朕心。兹册封其为皇太子,即日入主东宫,以安国本!”
“另,冠军侯顾长安文武兼备,功勋卓著,特加封其为太子太傅,兼詹事府詹事,以辅佐新君,教导国事!”
“钦此!”
圣旨一出,满朝哗然!谁也没想到笑到最后的竟是那个一向在朝堂上毫无存在感、性格甚至有些仁弱恭顺的第九子晋王李治!
更没人想到皇帝竟会做出如此雷霆万钧的安排——一边将风头最盛、最可能威胁未来皇权的李泰毫不留情地踢出权力中心,另一边又将整个大唐最锋利也最令人忌惮的“利刃”顾长安首接插到为新太子准备的刀鞘之中。
打压、扶持、制衡,这手炉火纯青的帝王权术让在场所有老臣都叹为观止,心生敬畏。
而魏王李泰在听到圣旨的那一刻彻底懵了,他想不通自己明明是最大的功臣,为何等来的却是最无情的打压?想不通父皇宁愿选择各方面都远不如自己的九弟,也不愿将那个位置交给自己!
巨大的从天堂跌落地狱的落差让他当场失声痛哭,丑态尽出。
顾长安在听到自己的新任命时,心中忍不住苦笑——太子太傅、帝师,听起来是无上荣耀,但他清楚从这一刻起,自己己与未来的大唐皇权彻底捆绑,再也无法像以前那般超然物外只专注于科研,将不可避免地卷入更深更复杂的政治漩涡。这或许就是李世民真正想要的结果。
就在朝堂上众人心思各异、气氛微妙之时,一名鸿胪寺官员手捧一封用火漆密封的国书匆匆跑进大殿:“启禀陛下!八百里加急!来自遥远西极‘拂菻’国(拜占庭帝国)的国书!”
“拂菻?”李世民眉头一挑——他自然知道这个与大食帝国常年征战的西方大国,只是双方一向并无往来,为何突然送来国书?
内侍接过国书呈上,李世民拆开一看,原本因处理了储君问题而略显舒展的眉头瞬间拧成疙瘩!他脸上先是浮现出极致的错愕,紧接着错愕便化作冲天怒火:“好!好一个不知死活的拂菻国!”
他猛地将手中国书狠狠摔在地上,怒极反笑:“房玄龄!你来给众爱卿念念!看看这来自西方的‘文明之国’都给我们提了些什么‘有趣’的要求!”
房玄龄连忙捡起国书高声念起——国书先用极其华丽傲慢的辞藻吹嘘了拜占庭帝国继承自“罗马”的光辉历史与强大国力,接着话锋一转提到与“异教徒”大食帝国不可调和的矛盾,最后表示愿意接受大唐的“友谊”、共同组建“反崔元皓”联盟,但前提条件是:要求大唐立刻停止所有对“天空”的亵渎性探索,并将所有己制造出的“飞艇”无条件移交给伟大的拜占庭帝国,作为加入联盟的“投名状”!
国书念完,整个太极殿先是陷入一片诡异的死寂,所有大臣面面相觑,仿佛在怀疑自己的耳朵。紧接着,死一般的寂静便被一阵冲天的哄堂大笑和抑制不住的怒火彻底取代!
“哈哈哈哈!我没听错吧?他们是疯了吗?”
“一群连世界有多大都不知道的井底之蛙!也敢对我天朝提条件?!”
“投名状?我看是想让我们自断臂膀吧!”
程处默更是首接跳出来破口大骂:“陛下!还跟他们废什么话!给臣一艘飞艇!不!半艘就够了!臣现在就飞过去,将他们那个什么狗屁的‘君士坦丁堡’炸成一片白地!”
整个太极殿群情激奋,战意高昂!
看着下方前所未有团结一心的文武百官,李世民脸上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他知道顾长安带来的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一种源于绝对实力自信的民族自豪感!
他缓缓抬手压下所有喧嚣,目光投向那个从始至终只是安静听着、嘴角还带着淡淡嘲讽笑意的年轻人:
“顾爱卿。”
“看来我们这位来自西方的‘新朋友’很不喜欢我们在天上飞啊。”
“你觉得,我们该如何回复他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