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再至高府

2025-08-19 1785字 5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李玄昭穿过庭院,回到自己暂居的房舍。

亲兵无声地替他推开房门,随即退下,守在外面。

屋内,只有案头一盏油灯散发着昏黄的光晕,映照着略显空旷的房间,以及他臂下夹着的那个沉甸甸的青布包裹。

水榭的暖香、丝竹、文士们的谈笑,仿佛己是另一个世界。

李玄昭走到案前,将包裹放下。

解开那紧实的布结,里面并非他预想中什么奇珍异宝,而是一件折叠得整整齐齐的衣物。入手能感觉到一定的分量和厚度。

他将其抖开,一件宽大的玄黑色道袍展现在眼前。

样式是常见的形制,宽袍大袖,透着出尘之意。

只是,这件道袍有些不同寻常。

李玄昭凑近油灯细看,发现道袍的内衬上,密密麻麻、工工整整地写满了细小的墨字。

那字迹极小,却笔笔清晰,排列得一丝不苟,覆盖了整个内衬的布料。

他凝神辨认,正是道家经典《道德经》的全文。墨色深沉,透着一股沉静的力量。

李玄昭伸出手指,轻轻抚过那些细密的字迹。

指腹能感受到麻布本身的粗糙纹理,以及墨痕微微凸起的触感。

一件内衬写满了《道德经》的道袍?

他并非信道之人,对《道德经》的玄妙也所知有限。

自己这是也能学一学后世的那位万寿帝君了?

玉真长公主向来清静无为,行事超脱,或许这真的只是她身为修道之人,随手送出的一份带着她个人印记的寻常礼物。

代表着她的一点心意,希望这蕴含道家清静思想的文字,能伴随他远行,在苦寒边地带来一丝精神上的慰藉。

除此之外,他实在想不出更深的意思。也许是自己想复杂了。他摇摇头,不再深究,将道袍仔细地重新叠好,放在一旁。

眼下,有远比琢磨一件道袍含义更紧要、更实际的事情摆在面前。

他需要解决一个必然会到来的现实问题,监军。

节度使开府建牙,统领一方军政大权,朝廷为示监督,必遣心腹宦官随行监军,此乃铁打的惯例。

这位监军的人选、性情、与朝中哪位权宦亲近,首接关系到他在北庭能否顺利施政。

一个处处掣肘、心怀叵测的监军,足以让他寸步难行,甚至功败垂成。

他抬眼,目光投向门外侍立的身影,沉声唤道:“阿木。”

门应声被推开,阿木闪身进来,垂手肃立,像一尊沉默的石像。

李玄昭吩咐道:

“备一份厚礼。

从我们带来的西域之物里,挑选上好的貂皮十张,成色务必顶级。再选几件精巧的西域金器,不必过于花哨,重在工艺与分量。

另外,去长安市面上采买些时下最受推崇的蜀锦苏缎,颜色要沉稳大气。再备上几匣御茶园的上品贡茶。”

他略作停顿,补充道:“礼单要规整,装礼的箱子也要讲究些。”

“是,大帅!属下明白!”阿木没有任何多余的询问,干脆利落地抱拳领命,转身便大步流星地出去操办。

对于李玄昭的命令,他向来执行得一丝不苟。

翌日清晨,李玄昭换上一身更为庄重的深青色常服,带着阿木和西名抬着沉重礼箱的亲兵,再次来到了高力士那处看似低调、实则门禁森严的府邸。

通报姓名后,在门房处略等了片刻,管事快步迎出,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恭敬笑容,引着他们穿过几重幽静的回廊。

廊下栽种着名贵的花木,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草木清气,环境极为雅致。

高力士正坐在临窗的紫檀木书案后,手中把玩着一方温润的玉镇纸。

见李玄昭进来,他脸上立刻堆起那标志性的、和煦如春风般的笑容,放下镇纸,起身相迎。

“河东郡公,稀客啊,稀客。郡公今日又至,可是有什么要紧事,需要老夫效劳?”他语气热络亲切,目光却极其自然地扫过李玄昭身后亲兵们抬着的、分量明显不轻的礼箱,眼底深处掠过一丝了然。

“高将军折煞玄昭了。之前蒙将军不吝赐教,指点迷津,玄昭如拨云见日,受益良多,心中感激不尽。今日冒昧再次登门叨扰,实因北庭开府在即,千头万绪,玄昭心中尚有一事悬而未决,思来想去,唯有向将军请教,方能心安”

李玄昭拱手,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姿态恭敬而真诚。他语气诚恳,态度放得很低。

“哦?郡公但说无妨,老夫洗耳恭听。”高力士笑容可掬,示意李玄昭在客位坐下,自己也重新落座,摆出一副倾听的姿态。